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18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
A.寒暄(xuān) 间(jiān)或 胡诌(zhōu) 少不更(gēng)事 咄咄(duō)逼人
B.形骸(hái) 讪笑(shàn) 咀(jǔ)嚼 国子监(jiān) 呱呱(guā)坠地 C.讥诮(qiào) 歆(xīn)享 莞(wǎn)尔 惴惴(zhuì)不安 如法炮(páo)制 D.拓(tà)片 撮(cuō)合 凫(fú)水 翘(qiào)首以待 按捺(nà)不住
2.在下列各组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领衔 怔怔 船帮 沸反盈天 B.悚然 悲悯 褥暑 金榜提名 C.辖制 噩梦 烟霭 以逸代劳 D.踌躇 怨府 诡密 天方夜谭 3、下列组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选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 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②因为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得这样快, 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采取及时的对策。 ③看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 十分可疑,很可能就通缉的犯罪嫌疑人。 A、审定 以至 行迹 B、审定 以至 形迹
C、审订 以致 形迹 D、审订 以致 行迹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
事, 看来跟他毫不相干, 惹得他闷闷不
乐。 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 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 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A.总是 虽然 但是 要是 或者 还是 B 凡是 虽然 却 要是 或者 总是
C.要是 虽然 却 凡是 或者 总是 D 凡是 然而 却 如果 那 还是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B、老张做事一贯拖泥带水,时时处处总能看出藕断丝连的痕迹。 C、二战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艺术创作炙水可热的题材。
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像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匪夷所思。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后来,四婶之所以还提起祥林嫂,是因为雇佣的女工,大抵非馋即懒,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的缘故。
B、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杂乱的乡生意人的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悲哀。
C、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D、如果别里科夫的思想有问题,那么相貌即使很不错,也不会有人同他谈恋爱。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7-10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该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的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情当。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 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则害了。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a的大敌,是b的大敌,是c的大敌,是d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7、文中“这两种人”指的是( )
A、对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缺乏研究的人和不注意研究客观情况的人。 B、具有主观主义态度和把感情当的人。
C、做研究工作但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无兴趣的人和做实际工作但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的人。
D、做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人。
8、“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意思是说( ) A、讲演的内容条理性强,但繁冗、拖沓。 B、讲演只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 C、讲演内容丰富全面,但条理欠妥当。 D、讲演内容芜杂,条理也欠妥当。
9、原文有abcd四处空缺,依次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 民族 党 工人阶级 B、人民 党 工人阶级 民族
C、党 民族 人民 工人阶级 D、党 工人阶级 人民 民族
10、对本段文字的段意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剖析主观主义的表现特征和危害性,并指出其实质 B、揭露主观主义作风的危害及其本质
C、论证了主观主义是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D、阐明了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必要 三、完成下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唐太宗纳谏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用力。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
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①,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唐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臣又闻古语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注释】①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是为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征雅有经国之才 雅:平素,向来
B、性又抗直 抗直:急躁,暴躁 C、非卿忠诚奉国 奉:献身
D、多所弘益 弘益:补益,增益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唐太宗胸襟宽广的一组是( ) ①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
②太宗为之敛容,厚加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③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 ④深谋远虑,多所弘益
⑤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A、①⑤ B、②④ C、④⑤ D、②⑤ 1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魏征原是太子的谋臣,唐太宗诛了太子后,本要降罪于他,但魏征以理抗争,终于使唐太宗宽恕了他。
B、“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句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表示不可思议。
C、 魏征归附唐太宗后,觉得遇见了知己之主,因而对以前的所为感到惭愧难当,决心效忠唐太宗,竭尽其用。
D、 这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14、联系全文,对文末唐太宗与魏征的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与魏征都认识到民心的可畏,认识到谨慎地对待民众的重要性。
B、 魏征告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唐太宗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C、 唐太宗正是认识到人心的可贵,才把本来属于敌人营垒的魏征收来为己效用。 D、
载舟覆舟的比喻着眼点是稳定和巩固统治,并不在于百姓,但统治者有这样的认识,百姓也能从中受惠。
第Ⅱ卷(共108分)
四、(14分)
15、翻译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 ⑴、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译
文: ⑵、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
译
文: ⑶、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译
文:
16、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6 分,每句1分) ⑴、勿以恶小而为之, 。静以修身, 。
⑵、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
归! , 。
⑶、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 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各文段后的问题。(34分)
(一)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我家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么办?’‘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了。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17、划线句中“当前一切”指什么?整个句子如何理解?(4分)
18、翠翠为何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少了什么?(6分)
19、翠翠为什么想象离开爷爷?(6分)
(二)
老太太躺在急诊室床上,我才醒悟:上当了!我怎么会被那姑娘给骗了?雨中,她拦住我,苍白俊秀的小脸上,一双眼睛惊恐地张大着。长睫上挂着晶亮的东西——其实是雨滴!“你瞧,怎么办哪!”我这才发现,街上一动不动卧着位白发老人。“她是你的什么人?”“我也是过路的。”“车撞的?”“唉……”我毅然做老人和少女的保护神了,在马路拦汽车,一辆,又一辆,无情的司机只留给我满身满脸的泥水泥浆。她递给我一块雪白的手绢,我真为她的善良动心!又一辆吉普车驶来,停住,好心的,帮助我们把老太太抬上车……
好个调包计:准是她撞倒老人,却让我送医院。唉!傻小子!你怎么就不长个心眼?开车前一刹那,我问:“你不上车?”“挤不上了。再说,我的自行车……喏,雨衣给我。”得,裹在老人身上的雨衣也给了她。我只剩下那块手帕,是……紫罗兰香水味儿的。 “你妈妈醒了!”护士惊喜地把我推到老人跟前。谢天谢地,把我当成了她儿子!老人失血的嘴唇抖动着,好不容易才猜出她的话“我发烧,儿媳妇都不管我,我自个儿来医院,没想,半路上晕倒了……”
我的心在颤抖,尽着一个路旁捡来的“儿子”能尽的孝心。这时,送我们的返回了:“差点忙忘了,您上车时,姑娘留下个钱包。她是您什么人?女儿?” 老人眼角流出滚烫的泪。她多大福分,捡了个“儿子”,又捡了个“女儿”。我在医院又耽搁了一些时候,等到出院时,天已经亮了,雨还在下。我的心很沉重:因为世上有丑恶存在,就该怀疑美好的东西吗?我想起了那个姑娘,可惜不会再见到她了,见了也认不出那苍白的脸,挂着晶莹泪珠的长睫……
正想着,一抬头——天啊!雨中出现了个身影,车子骑得那样快,又咔嚓一声停在了我面前:“让您受累了,我赶着上了一个夜班,提前请假来了,那老太太……” 我毅然转回身,陪同她走进医院。
20、“我”认为“被姑娘骗了”的理由是什么?(6分)
21、为老人拦车时,一辆一辆的车不但不停,反而溅了“我”满身满脸的泥水。作者写这个细节的意图是什么?(6分)
22、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的“雨滴”和“泪珠”矛盾吗?为什么?(6分) 四、作文(60分)
23、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摩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感情真挚。(4)不得抄袭。
第一单元参:
一、1.C(A、jiàn;B、jiàn,gū;D、qiáo) 2.A(B,溽,题;C,待;D;秘) 3.B 4. B 5.D 6.C
二、 7、C 8、B 9、B 10、B
三、11、B(刚强正直) 12、D(①是说太宗兄弟相争,④是说魏征的才能)13、D(A魏征没有以理抗争,B是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肚量的赞赏,C魏征“对以前的所为感到惭愧难当”没有根据。)14、C(唐太宗任用魏征,是因为他直言敢谏)
四、15 ⑴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⑵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担任要职。 ⑶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也能够船。 16、⑴勿以善小而为之 俭以养德 ⑵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⑶、恨别鸟惊心 家书抵万金
五、17、(4分)“当前一切”指黄昏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 这句是用来解释翠翠为何面对黄昏景致而凄凉的原因是情因景生,其内心和外在境况常是孤独寂寞的,这也正是翠翠当前的境况。
18、(2分)答:情窦初开,希望被人爱,希望爱一个人,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依的心态。
19、(2分)答:在翠翠的生活中,爷爷是她的心灵支柱,要想象生活有变化最“放肆”大胆的是离开爷爷;也是她有所思有所待,希望生命中发生点什么打破眼前孤寂心灵的怀春思绪的自然流露。
20、(2分)答:送老人上车后,姑娘不上车,并把裹在老人身上的雨衣要走。 21、(3分)答:与后面的“因为世上有丑恶存在,就该怀疑美好的东西吗?”相照应;同时说明他后来对姑娘的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22、(3分)答:不矛盾。因为一开始“我”对姑娘有误解,所以不相信那是“泪珠”而误认为那是“雨滴”,后来,“我”看清了姑娘的善良与爱心,相信那一定是“泪珠”。
六、作文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