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__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并成为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20__年修订的《民法典》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表明“素质教育”成为国家意志。
2.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
3.素质教育的途径:1)育德为先,五育并举。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中学“新课程”。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中学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4.素质教育方法:1)中学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能够主动学习,有个性的发展)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目的,而不是把评价作为一种“甄别和选拔”的方式。)
5.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主体需求和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
6.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1)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不同方向的平均发展(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同可能性)2)人得全面发展不是所有的人按平均水平发展(承认不同人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还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7.以人为本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完全一致的3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2)作为学生观的以人为本:(1.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2教育活动中,坚持一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3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8.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1)入学机会均等2)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身心发展水平)
9.教师专业观: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师。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是因为具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当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中获得的,当然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的专业训练不能很好的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10.教师专业素质要求:1)专业基础(通识素养。学科知识)2)专业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道德)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4)中学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
11.教师职前专业发展阶段:1)专业基础教育(对教师职前专业发展者进行奠定教师专业基础素养的教育)。2)专业教育(培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特别的专业素养的教育)3)专业实现(发展学习真专业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活动
12.教师入职专业发展结算:1)岗位专业学习与接受专业指导2)教师团队专业活动3)岗位专业经验积累
13.教师职后专业发展阶段:1)专业基础继续发展2)教师专业品质的继续发展3)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继续发展4)在发展专业中获得专业发展
14.专业发展途径:1)正规的专业教育2)校本专业发展
15.专业发展方法:1)专业知识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
16中学教师职业价值:1)塑造中学生人生,挖掘中学生的发展潜能2)培养一代社会新人,推动社会进步。
17.中学教师职业责任:1)促进中学生人生发展的责任(中学生的全面发展)2)促进社会进步责任(面向教育对象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