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农民主要有以下权利:
(一)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
(二)预征知情权: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应将预征收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
(三)参与报批权: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为各级在征地报批时的必备材料;
(四)批复结果知情权:土地征收批复文件下达后10日内,应将批复结果公告给被征收土地的农民;
(五)土地补偿知情权:土地补偿征收公告后45日内,由国土资源局对土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公告;
(六)补偿方案听证权: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征地拆迁纠纷解决办法有哪些?
征地拆迁纠纷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征地拆迁案中,信息公开包括哪些?
征收土地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四)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土地征收公告的程序如下:
(1)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应当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该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2)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
征地拆迁可由开发商完成吗?
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的单位,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法律行为。征地拆迁是由市、县级负责的,但市、县级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开发商实施征收工作,所以征地拆迁可以由开发商完成。
征地拆迁纠纷处理方式有什么?
征地拆迁纠纷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城市建设规划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性,所以对的城市建设规划不服,只能通过参加听证、信访等途径发表意见。
第二、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拆迁许可不服,可以申请听证、提起复议或诉讼。
第三、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应当申请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如果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但是,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行为。拆迁户如果在本区的申请得不到,可直接到市起诉,也可向市提出申请,将此案移交其他异地审理。
确认违法拆迁征地有什么标准?
征地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若其中一项不符合法律规定,损害被拆迁人的利益,属于违法拆迁,经审理确认后行政行为违法后,将会给与被侵权人赔偿。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都属于违法拆迁,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5%以上20%以下罚金。 该内容由 柴云海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