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毒是违法行为,第二次被抓会行政拘留,不判刑。
2、吸毒成瘾者有特定情况会被强制隔离戒毒。
3、通过社区戒毒后仍难戒除毒瘾,可被强制隔离戒毒。
4、吸毒被抓后通常会拘留一段时间,教育后放出来;贩毒者会判刑。
5、《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法律依据。
6、非法持有少量毒品、提供毒品、吸食注射毒品、胁迫医务人员开具药品等行为会受到处罚。
7、情节严重的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
法律分析
1、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第二次吸毒被抓,对吸毒人员会进行行政拘留,但不会进行刑事处罚。吸毒成瘾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将对其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在社区戒毒的这段时间内吸食、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了社区戒毒协议的;经过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之后,又一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通过社区戒毒之后,还是很难戒除毒瘾的人员,可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经同意,可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行戒毒。因此,吸毒被抓通常会拘留一段时间,然后对吸毒人员进行教育后就会放出来,要是贩毒的,就会判刑。
2、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品、精神药品的。情节严重可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
拓展延伸
处理吸毒再次被捕的关键步骤和法律程序
处理吸毒再次被捕的关键步骤和法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警方将在逮捕后对嫌疑人进行调查和审讯,以收集证据。其次,检察官将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决定是否起诉嫌疑人。如果起诉,嫌疑人将接受审判,并有权聘请辩护律师进行辩护。在审判过程中,法庭将依法评估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最后,如果嫌疑人被判有罪,法庭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刑罚,可能包括拘留、缓刑、罚款或社区服务等。在处理吸毒再次被捕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嫌疑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并寻求合适的法律援助以确保公正的审判。
结语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对于第二次吸毒被抓的人员,通常会进行行政拘留而非刑事处罚。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如果出现特定情况,如拒绝社区戒毒、在戒毒期间继续吸毒等,可能会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戒毒过程中,仍然很难戒除毒瘾的人员可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吸毒行为会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等处罚。处理吸毒再次被捕的过程需要遵守法律程序,保护嫌疑人的权益,并寻求适当的法律援助以确保公正的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