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礼貌》第一课时教案

《谈礼貌》第一课时教案

来源:测品娱乐

  《谈礼貌》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4、理解文中的古训、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尝试自己写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理解古训明观点

  1、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

  2、谁来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古训的意思。

  3、(古训,就是要求我们讲礼貌。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板书: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二 精读故事,领悟礼貌待人的好处

  1、浏览课文2-4小节,看看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谈礼貌的?

  2、交流。    问路  踩裙  刮脸  板书

  (历史故事)(身边的事)(名人故事)

  故事一

  (1)课文用3个小故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a、默读,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b、讨论、交流

  c、小结:两个人,两种态度,两种不同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照刚才的故事,你知道俗话说的:“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吗?

  (简要说说语意。)

  d、小结,课文的说理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理。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

  e、过渡:第一个事例是讲古人的,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给人深刻启迪,说明了讲礼貌的重要性。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的英雄岳飞待人和气有礼貌,今天的人们呢,读第二、三两个故事。

  3、举一反三,自读自悟故事二、三

  (1)快速浏览课文的3、4小节,看看它们的写法是不是和第一个故事一样?

  (2自读故事二、三

  a、选择一个故事和同桌谈论谈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文中人物讲礼貌的?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可以一个说故事,一个讲道理。

  (3)交流

  △故事二

  a、在这个故事中讲了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b、交流

  c、小结: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小学生不注意踩了一下,矛盾在“对不起”“没关系”中避免了,可见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与人之间架去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齐读。

  △    故事三

  a、谁来讲一讲下一个故事?(指名读)

  b、朱师傅为何深感不安?

  c、周总理如何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说理由。

  d、朱师傅从原来的身感不安到深受感动,你从这个故事中又明白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来讲吗?

  e、引读:可见……

  四、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1、三个小故事学完了,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同处:谈的都是礼貌待人。不同处;岳飞是古人,小学生是今人,周总理是伟人。,他们都具代表性。)

  2、想一想,这三个故事在安排上,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3、其实作者就是要我们做到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和谐,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4、总结写法,学完课文,整篇文章的写作方式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三个故事,先是讲故事,后说道理;整篇文章总说道理,故事举例,最后在强调讲礼貌的重要性,总分总的写法。)

  五、自创名言,升华主题

  1、除了书上这些古训、俗语外,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人对礼貌有着精典的谈论,他们的精妙的语言成了名言,相信大家收集了不少,谁来交流一下?

  2、谈论到现在,你肯定对礼貌有着很深的感悟,你心中肯定也有精妙的一句话,请你写出来,让它成为你的名言。

  3、写名言交流。

  六、作业

  在你身边肯定有不少讲礼貌的故事,希望你们能举行一个“讲礼貌好处多”的主题队会,在会上交流交流身边的讲礼貌故事,在班中形成一股讲礼貌的风气。

  板书:

  19  谈礼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貌待人     问路(古人)   和气

  踩裙(今人)   道歉    和谐、美好

  优良传统     刮脸(名人)   宽容

  总              分                   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