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抚养权的人不想要孩子是否违法?

有抚养权的人不想要孩子是否违法?

来源:测品娱乐

享有抚养权却拒绝履行义务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包括民事和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仍需承担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拒绝履行直接抚养义务可能导致变更抚养权,并涉嫌触犯遗弃罪。

法律分析

有抚养权却不想要孩子,如果只是心理上不想要的话,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行动上已经做出了虐待或者遗弃孩子的行为,这时候行为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法律责任,既包括了民事上的责任,又包括了刑事上的责任。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84条的规定,离婚之后,父母仍然需要承担对子女抚养、教育以及保护的义务。换句话说,享有直接抚养权的一方,应当承担直接抚养孩子的义务。拒绝履行直接抚养义务的行为人,可能会被变更抚养权。情节严重的话,甚至涉嫌触犯我国刑法规定的遗弃罪。

拓展延伸

抚养权与孩子是否要求法律规定?

抚养权与孩子的关系在法律上是需要明确规定的。抚养权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监护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孩子的权益,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关爱。因此,法律通常规定了抚养权的归属原则、申请程序和相关的权益保障措施。这些规定有助于解决抚养权纠纷,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法律也明确了对于抚养权的滥用或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因此,确立法律规定是维护孩子权益的重要手段。

结语

抚养权是保护未成年子女权益的重要法律概念,行使抚养权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心理上不想要孩子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行动上虐待或遗弃孩子,则需要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离婚后父母仍需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享有直接抚养权的一方应承担直接抚养义务。拒绝履行该义务可能导致变更抚养权,甚至触犯遗弃罪。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孩子权益,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照顾和关爱。确立法律规定是维护孩子权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