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以下条件的案件,会起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人民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一、审查起诉和不予起诉有哪些区别
审查起诉不予起诉的区别是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人民审查起诉案件,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提起公诉。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二、移送审查起诉时间节点一般是需要多久
移送审查起诉时间节点一般是需要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对于刑事案件的审查。
三、公诉阶段能否取保
公诉阶段能取保。提起公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
2、证据真实、充分;
3、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必须同时满足一个条件。在办理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中,发现遗漏,应当依法移送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的,建议机关补充移送审查起诉;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也可以直接起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审查决定。
第一百一十四条
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起诉。人民应当依法受理。
第一百七十条
人民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