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纳税人是根据法律、行规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以及个人,纳税人需要按照相关所得向国家缴纳税费,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
纳税人享有的基本权利:
一、知情权
纳税人有权向税务局知晓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二、保密权
纳税人有权要求税务局对纳税人的情况不透露。税务局依法为纳税人的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严格保密。税务局不得对外部门、社会公众和其他个人泄露纳税人所有的信息。但税收违法行为信息则不在保密范围内。
三、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
纳税人可以直接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数据电文、邮寄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但采取邮寄或数据电文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的,需经纳税人的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四、税收监督权
纳税人对税务人员违反税收法律、行规的行为可以进行监督、举报。同时,纳税人对其他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也有权进行检举。
五、申请延期申报权
纳税人如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局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核准,可在核准的期限内办理。经核准延期办理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局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
六、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
如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比如说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重大损失的,或者当期货币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