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按照管辖范围,进行立案侦查;
第二,刑事案件立案后,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证据有关的证据;
第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移送审查决定是否起诉;
第四,人民依法提起公诉;
第五,人民审理案件并判决。
一、刑事案件是否可以缺席判决
刑事案件可以缺席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时进行审判,经最高人民核准的严重危害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监察机关、机关移送起诉,人民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提起公诉。人民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二、经侦立案后怎么处理,都有哪些流程
经侦立案后的流程如下:
1、在侦查阶段,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2、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
3、对于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向提起公诉;
4、人民依法进行审判作出判决。
三、刑事案件到判刑是什么流程
刑事案件的整体处理流程是:
第一阶段:报案。刑事案件发生后,如果有被害人、第三人报案,一个刑事案件的程序前期就等于是启动了。
第二阶段:初查。机关受理报案之后,被害人和律师要配合机关展开初查工作,查明关键案件事实之后,确定本案存在基本犯罪事实,以决定是否立案。
第三阶段:立案,案件进入侦查阶段。在机关初查结束后,被害人和律师要根据初查结果,与机关侦查、法制等部门充分沟通,配合机关将案件正式立为刑事案件开展侦破工作。
第四阶段:侦查工作结束,机关提交《起诉意见书》,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第五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侦查阶段结束之后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机关经过侦查之后,将所有案件证据材料进行提取、固定、装卷,然后将案件卷宗移送到,由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需要向人民提起公诉。
第六阶段:审判阶段。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决定开庭审判。听取控辩双方意见,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被告人做出有罪或无罪判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机关或者人民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五条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