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辩证法

辩证法

来源:测品娱乐
整理 仅供参考

辩证法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重大成果及其意义)。答:(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以古希腊自然哲

学为代表,从整体上考察自然界,具有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特点。认识是笼统、模糊的。(2)近代前期:形而上学自然观:16~18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处在分门别类收集材料的阶段,以分析方法为主,发展了实验科学,对自然界的局部和细节进行了初步考察,力学成为带头学科,使自然观带有唯物主义和机械论、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特点。 (3)近代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与成熟,进入理论综合阶段。大规模地揭示了自然界事物普遍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性质,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石。(4)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新的表现形式: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2. 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异同。答:(1)“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体、主

宰者;自然界物质的价值表现在对于人类的价值;道德关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类的自身利益。(2) 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 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普通成员;把伦理原则扩展到人之外的其它存在物上,认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是所有存在物;一切存在物均有其自身的价值。争论焦点: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自的概念框架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争论其实是在同一个前提下进行的,这个前提就是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用伦理道德的尺度对待地球、对待自然,在这个前提下二者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与自然:主宰还是普通成员)、伦理关系(伦理原则是否适用于非人类)、价值关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价值标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后人类中心主义)在这场争论中,“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通过接受“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原有观点进行调整,接受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些合理主张,承认自然系统内在平衡的必要性,扩展了自己的伦理范围,克服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形成了与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兼容。随着讨论的深入,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即包含着保护环境意识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结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从只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传统的发展观)。为保护环境而发展(技术悲观论、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现代重新审定的医学目的要点,以及如何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方面的强化。答:①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把医学发展的优先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体现人文关怀-对人的保护)②解除由疾病引发疼痛和疾苦 。这是对传统医学目的的保留,是医学存在的基本价值。 现实意义是对伴随疾患而来的心理上的疾苦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注意。 (体现人文关怀)③照料和治愈有病者,照料那些不能治愈者。将治疗(cure)与照料(care)放在同等地位,是对传统医学目的的发展。 人类消灭疾病的能力是有限的,许多疾病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及人类进化的产物。有些病无法达到治愈,可以带病延年;加强照料以提高生活质量。 (体现人文关怀)④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追求安详死亡,这是对传统医学目的的重大突破。 人可益寿延年但不可能不死。生存年限要与生存质量结合。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给予临终关怀,促使安详死亡。 临终关怀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人文关怀)

4.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答:需要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所选出来的课题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如某些转

基因粮食作物)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已有科学技术新的现象和规律)的需要。如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2、科学性原则:以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客观事实最重要。3、可行性原则:科学问题是客观的,但是研究科学是有主观意识的人,而且是生存生活在特定环境(历史和地理)的人,所以一切科学工作和作出的成果都受做研究的人以及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4、合理性和效益性原则: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合理应用。效益性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有注意生态效益,不能破坏环境)

5. 医学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答:第一,合理地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利、

弊交织(“双刃剑” )。应兼顾人类实践活动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新技术),才能深入认识自然规律,提高预测性,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例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第二,推动社会进步 辩证地认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自然因素受社会因素制约。

6. 现代护理学的起源。(选择题) 7. 妇产科的主要原因( 选择题)

8. 第一个系统阐述人体试验伦理要求的国际性文献的主要内容。答:纽伦堡法典:①绝对需要受试者的自愿同意。 ②研究

必须是为了社会利益。③研究应该建立在动物试验和之前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 ④研究过程必须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并包括为避免伤害和死亡风险而作的相应规定。 ⑤风险的程度不能够超过要解决问题的重要性。⑥要有适当的设备和和合格的研究者。⑦受试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意退出研究。⑧在存在伤害、致残和死亡风险的情况下,研究者必须做好停止研究的准备。

9. (贝尔蒙特报告)提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的主要原则。答:原则一:尊重人,1、个人的自主性应该得到尊重——知情

同意 必须为潜在的研究受试者提供他们作出是否参加研究的决定所必需的信息。不能强制他们参加,用充足的时间做出决定。对人的尊重要求参与研究的人是自愿的,并获得充足的信息2、自主性弱的人可能需要额外的保护在理解力严重受限或者受试者不能作出

整理 仅供参考

知情选择时(例如儿童或严重发育障碍的人或痴呆者),可能需要特殊规定。但是即使对这些人也应该给与他们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是否参加研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尊重3、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和秘密。原则二:有利/不伤害原则要求研究者使受试者可能的益处最大化,可能的伤害最小化。平衡风险/益处分析。原则三:公正、研究利益和负担的公平分配、公平选择受试者、受试者有权得到公平的回报。

10. 自然主义身体观的主要内容。答:把身体视为生物性的基础,主张人的身体差异规定着个体,生成了其在社会、政治与经济上的差异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理论基础。 11. 身体机械化的维度和结果。答:首先,机器作为客体,可以还原为组成部分,因此身体系统组成一个整体,这一整体不超过系统、

组织、器官的总和。第二,机器没有情感,使得身体能够作为易受观察和度量的客体。“机器可以完全从外部被理解,而不考虑内部状态。第三,机器是器械的、非目的的,不受价值引导。结果:支离破碎的身体——把身体的划分为单独的、孤立的部分标准化的身体——一种通用的身体。医生的任务是塑造或重塑病人的身体以顺应标准的身体透明的身体——医疗技术,特别是影像技术,使得医生可以深入病人的身体内部仔细窥察疏远的身体——病人的身体与自我,与生活的情境,与其他人相疏离(异化)。“当一个人成为病人时,医生接管了她的身体„在我身体里面的那个人被派遣到观众席,被动地观看”

12. 演化医学的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哲学反思。答:1、人是自然选择所推动的生命演化的历史产物,是一个精致与脆弱的结合体,

具有对疾病的易感性——重新思考:人的“完整性”2、衰老是青年期生命旺盛的代价(基因的多向性——引起衰老的基因在早期有益,自然选择在生殖年龄之后无反应)。——重新思考:衰老和死亡3、尝试首先从“适应”角度思考生命现象,疾病的很多表现其实是复杂的适应,具有选择优势——重新思考:“病”症和“坏”基因。4、很多疾病的高发与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密切相关。——重新思考:现代性、预防的新基础。5、人类与病原体处于进化的军备竞赛之中,胜负未卜——重新思考:人与微生物的关系

13. 自然选择机制的解释模型及其受到的约束。答:自然选择机制的解释模型:事实1:群体存在的指数增长 事实2:群体具有稳

定性 事实3:生存资源有限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4:个体具有独特性 事实5:许多个体变异是可遗传的 推论2:生存和繁殖差异,即自然选择 推论3:经过许多代,演化。受到的约束:缺乏合适的遗传变异,环境的随机变化,种系历史的,生殖年龄后无反应。

14. 如何区分国际卫生和全球卫生?答:国际卫生:国际卫生主要关注流行病的控制,涉及到国家与国家间的卫生合作与协商,

行为体是国家。全球卫生:关注整个地球上所有人的卫生需求,多行为体。 15. 全球卫生史是如何分期的?答:第一阶段:隔离检疫时期。 第二阶段:国际卫生会议与国际卫生公约。第三阶段:区域性的国

际卫生组织。第四阶段:后世界卫生组织时代。 16. 隔离检疫制度的起源与内容。答:起源:始于中世纪黑死病,隔离检疫与贸易,检疫船检疫站检疫证书。中世纪流行病的原因:

城市化,商业贸易,战争,流行病:马蜂、黑死病隔离检疫:四旬斋:40天 (意大利)检疫船、检疫站、检疫证书。麦克尼尔曾经写到:“当船只开始往返于各大洋之间时,他们既携带了商品,也携带了细菌。”引自{瘟疫与人}

17. 请结合1-2个案例分析全球卫生史上政治、经济、外交和健康问题的关系。答:案例1:基本药物制度,BBC记录片:维

生素药物依赖,爱情灵药 反思:葛兰素史克事件。制药工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1、1994年,乌拉圭国际贸易会议采纳。2、药品在TRIPS保护之下:制药公司作为专利的所有人可以在一定3、期限内通过法律途径阻止他人制造、使用和销售新的发明。4、专利保护使得药品价格不断上涨,药物可及性降低5、南非的案例。案例2:控烟爱恨交织:合法,但戒除、控制。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世界烟草的使用量呈急剧下降,发展中国家吸食香烟数量增长。休-卡尔曼在向公司提交的报告中写到“自从1959年以来,PM公司已经在发展中国家构建了一个稳固的基础。我们以投入大于产出的规模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我们是在为未来进行投资”。“从人口学的意义上来讲,在很多的欠发达国家里出现的这种人口爆炸式增长,确保了烟草一个巨大的潜在性消费市场。从文化学的角度上来讲,持续不断的女性,以及在很多消费者头脑中将吸食人造的香烟和现代化、成熟、财富与成功联系起来——通过大浪的全球性的香烟广告,鼓励建立这种连接——对于香烟的需求将会得到增加。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香烟销量的增加,能够给带来益处,对于一个欠发达的国家的来说,很难能够抵抗这种诱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一片安溢中长大成人,忽然投身入这大千世界,无数波涛从四面向我们袭来,我们对一切都感兴趣,有些我们喜欢,有些我们厌烦,而且时时刻刻起伏着微微的不安,我们感受着,而我们感受到的,又被尘世的各种绕攘冲散----歌德。

18. 请结合临床体验述说医学比科学(追求有用、有效、有理)的价值半径大?答:手术机器人引入临床的思考,引发他对

人-机博弈的思考。1996年,瑞典兰德大学附属医院,负责心脏监护的资深专家沃林主任与电脑识别仪比赛,分头对2240份心电图资料(其中一半是问题心电图)进行分析识别,结果,沃林识别出620份,电脑识别出738份,电脑仪以20%的优势击败资深专家。在所有的竞赛中,电脑要么与人类战平,要么胜过人类。赛博医疗的前景:水火不容还是相辅相成?对立的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冰冷服务会消解医疗中的人性温度,使病人更加孤独。互洽的观点:医生摆脱事务性纷扰,专注于医疗人性关怀。案例2:基层医院外科门诊施行脑积水手术。 印度乡镇医院的外科门诊没有专职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没有成套的手术器械,包括在颅骨上打孔的电钻和配有单向导流管的分流器材(能够将颅脑中的液体导出经过皮下进入腹腔),外科门诊医生用普通消毒器为自制或改制的器械消毒,用止血钳顶磨颅顶,穿透颅骨,以普通导流管将脑积水引入腹腔,为一位1岁的婴儿成功地施行了高难度的导流手术。

整理 仅供参考

19. 如何解读医护作为“床边的陌生人”与“来自陌生人的照顾”的制度缺陷?答:医学是“来自陌生人的照顾”,也是与陌

生人的沟通,沟通起点低。凭着小小一张挂号单,医生成为病人个人生活的“闯入者”。为了医疗和保健的目的,患者要将个人的秘密告诉医生,让医生观看、触摸私密的部位,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迎击伤害性药物与手术的干预,而他们对医生的德行技艺却知之甚少。人们在健康时,生活在适意、恬静的家庭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着亲人的眷顾与温情;而一旦病魔缠身,躯体与心理遭受伤害时,却要暂别亲情的环绕,抛入“陌生”的环境,去向“陌生人”倾诉,并接受“陌生人”的救助与照顾。床边的陌生人:医患关系是陌生人之间的临时交集,利益共同体,道德异乡人作者:恩格尔哈特 医患关系的递进:利益共同体(博弈,搏杀)=》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道德、情感、价值断裂与夹生饭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