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解读市县 开化县旅游产业发展瑰状及发展前景 口应长汉常茂林 开化县地处钱塘江源头,生态优势是该县的最大优 势。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开化大力发展 旅游业,全县的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近,我们 通过对该县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各项生态特征的研究,认 为开化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现状 2000年,开化县在制定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 略时,就充分认识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 生态旅游业,是该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并 把发展生态旅游业纳入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五大构架之 一加以研究和部署。通过五年的努力,该县旅游业发 展较快。 1.景区开发建设成就显著。近几年来,在全球旅游 业快速发展和国内积极实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 的推动下,该县县委县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明 确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一系列,并多次深入旅业调查研究,召开旅游专 题会议,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全县上下逐步形成 了关心、重视、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共投入 5000多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相继开发了钱江 源、古田山、南华山、根雕博览园、圣潭沟等景区(点),为 做大做强开化旅游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2.全县生态旅游业发展迅猛。与1999年相比,2004 年的旅游接待人次从9.8万增长到51万,旅游总收入从 0、49亿元增长到2.6亿元,分别增长了五倍多,_年均增长 39%以上,增长速度位居全市前列,比全县GDP同期增 幅高出约28个百分点。200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预 计达到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亿元。 3.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到2004年底,全县旅游 星级饭店7家,其中一星级3家,二星级3家,三星级1 家,旅行社3家;旅游景区(点)10处,其中AA级景区3 处,旅游推荐餐馆9家。旅游企业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景区沿线乡镇为重点的配套 齐全的旅游产业格局。 4.旅游开发与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1999年以来, 该县先后编制了《开化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钱江 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浙江古田山保护区总体规划》 和《钱江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成立了旅游业发展 领导小组,各风景旅游区(点)的保护、规划、开发和管理 工作得到了加强,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旅游品牌特色鲜明。自2000年以来,开化注重生 态旅游特色。并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开化龙 顶茶暨生态旅游推介会”等。同时推出了钱江探源旅游, 古田山森林科考游,南华山康体休闲游,芹江风情游,民 居古道游和龙顶品茗游六条旅游热线,打响了“钱江源 头、生态开化”品牌,同时,“钱江源十大特色名菜”吸引 着四方游客,丰富了开化的旅游产品。 二、发展前景 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是评估其旅游发展前景的重 要因素。开化县是浙西地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 根据对全县18个乡镇旅游资源的普查和评定,全县旅游 资源单体共有273个,确定等级的单体有214个,占全市 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570个)的17.32%。同时,开化县 旅游资源不仅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而且五级(极品级) 旅游资源数量多,极具开发价值。同时,旅游资源在区域 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区域特色明显,成为 开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区域看,全县旅游资源 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西部和中南部。其中: 北部:拥有钱江源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钱江 源大峡谷)、霞山古民居、何田福岭山红色旅游景区等旅 游区(点)。 西部:拥有古田山、南华山、圣潭沟、库坑等旅游区 (点)。 中南部:拥有根雕博览园、南湖岛、灵山禅寺、玉屏公 浙江统计/2006年8期5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解读市县 园、芹江风情、龙顶茶苑等景区。 在开化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除了门类多样,分布独 特外,地文景观是该县最大的优势。其中钱江源风景名 胜区是浙西地区森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胜 地。该景区距县城40公里,距黄山市60公里,距千岛湖 40公里,总面积7269公顷,205国道穿境而过,旅游车可 直达景区。这里是钱塘江的发源地,山青水秀,森林茂 密,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高达97%,全年出境水水质接 近I类水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具有“天然 氧吧”美誉。当今人们的旅游观念逐步从景观旅游逐渐 向生态旅游转变,该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该 县古田山景区、南华山景区、圣潭沟景区都具有异曲同工 之妙。这是大自然赋予开化的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有 待开化人民去保护,去开发,去利用。 开化在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的同时,对全县的常规旅 游线路、红色旅游线路、边际旅游线路分别作了详细规 划,并对旅游交通、旅游社、旅游住宿、餐饮业、旅游商品 及旅游娱乐业进行了谋划和设计,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分 析和研究。总之,我们认为开化县的旅游规划是超前的、 积极的、可行的,这都预示着开化旅游业已进入一个加速 发展期。 三、几点建议 开化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县经 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兴产业。为充分发挥该县丰富的旅游 资源优势,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我们 特提出如下建议: 1 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产业地位的认识。旅游业是 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要充分认识到抓旅游 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就是抓精神 文明建设,就是抓对外开放,也就是抓一个地方的发展环 境和知名度、美誉度。因此,必须跳出旅游业来抓旅游 业,不能单纯就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来算经济效益账,而要 考虑到旅游业的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特别是在高 投入低产出的起步阶段,景区景点开发的经济效益还不 明显,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还不能发挥作用时,这 只有形的手就要积极介入,实行保护与开发并举,在旅游 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营造 “合力兴旅”的浓厚氛围,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 2.进一步深化旅游机制改革。 54 IlliSl_t ̄'Eit/2006年8期 首先,要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就目前而言,制约开 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景区景点建设投入不足。因 此,如何更有效地整合、盘活国有资产,搭建投融资平台, 全方位筹措建设资金,满足旅游发展所需,已成为当前加 快发展开化旅游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我们建 议,可学习外县市经验,组建开化县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 司。旅游投资公司作为该县国资总公司的子公司,可根 据国资总公司的授权委托,统一经营所辖范围内的国有 资本。旅游投资公司在组建初期,县财政要注入一定的 资本金,并结合钱江源景区机制改革,对原分属县林 场等单位的旅游资源以租赁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充分激 发旅游企业的发展活力。同时,旅游投资公司要负责全 县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其次,要拓宽旅游融资渠道。为缓解“财政给多少 钱,搞多大项目;财政无钱,项目难建”的矛盾,可以将县 土地收储中心收储的景区景点以及附近扩征的土地过户 到旅游投资公司,赋予旅游投资公司足够的资本运作空 间,切实增强公司资本运作、自我造血的能力,以此来加 快旅游开发步伐。要以土地向银行融资,以旅游开发带 动周边土地的升值,以土地升值作为旅游开发和偿还贷 款的资金来源。 3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当前,制约开化县旅 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景区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这是不 争的事实,也是最大的工作难点之一。应当高度重 视,以抓工业的力度来抓旅游业,以抓经济开发区的理念 来抓钱江源开发,在积极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间 资本参与竞争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坚持“谁投资、谁 受益”的原则,建立“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 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机制,发挥投资的积极导向作 用,尽最大努力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旅游经济,从而不 断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总之,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化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变成一种后发优势和稀缺资源,成为 推动区域经济特别是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该 县应当遵循旅游业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向休闲度假游的 高级阶段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区位优 势,实现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的转变,推进生 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开化县统计局・邮编:3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