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分析与降损措施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分析与降损措施

来源:测品娱乐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分析与降损措施

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水电公司的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率偏高,影响电网经济运行。本文通过各方面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降损措施。

关键词: 线损率;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降损措施 一、线损产生的原因

电能损耗是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中的损耗,它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它损失三部分。

1、固定损失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与通过设备的功率或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也叫空载损失(铁损) 或基本损失。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电晕损失、电容器和电缆的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失等。 2、变动损失

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动而变化的,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也称可变损失或短路损失(铜损)。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输、配电线路和接户线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铜损。 3、其它损失

是指在电能的输、变、配、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明因素和在供用电过程中的偷、漏、丢、送等造成的损失,习惯称为不明损失或管理损失。主要包括变电所直流充电、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等设备消耗;电能表漏抄、电费误算等营业错误损失;电能表超差、错接线等计量损失;用户窃电损失的电量。 二、引起线损的原因分析 1、技术原因分析 (1)、线路损耗

(2)、变电主设备损耗 (3)、配网损耗

(4)、计量误差损耗 2、管理原因分析

(1)、电网运行设备检修质量对线损的影响。(2)、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 (3)、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

(4)、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 (5)、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 (6)、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三、降损措施

为了保护经营成果,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造成线损率高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实施降损措施。 (一)、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 1、加强电网改造

2、提高输电容量,优化利用发电资源

3、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

4、抓紧电网建设,更换高耗能设备

导线的电阻和电抗与其截面积成反比,因此,截面积小的线路电阻和电抗大,在输送相同容量负荷情况下,其有功和无功损耗大。目前,配电网,特别是农网中,部分线路线径截面小,负荷重,导致线损率偏高。此外,配电网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其空载损耗P、短路损耗P、空载电流百分值I%、短路电压百分比U%等参数偏大,根据这些情况,应抓紧现在的农网改造工程建设,强化电网结构,并按配电网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配电设施的技术改造,更换配电网中残旧线路、小截面线路以及高耗能变压器。 5、降低输送电流、合理配置变电器 6.降低导线阻抗

7、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1)、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4)、调整负荷曲线、平衡三项负荷 8、 提高计量准确性 (二)、管理措施

除了通过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外,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降损的重要措施。由管理因素和人的因素造成的线损称为管理线损。降低管理线损的措施有多种,定期展开线损分析对于确保取得最佳的降耗目标和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和实际统计线损比较。

线损理论计算和分析理论线损是线损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分析线损构成,制定技术降损措施的依据,也是衡量线损管理好坏的尺度,所以必须加强线损理论计算,并要认真分析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的差距。把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作认真地比较,若统计线损率过高,则说明管理线损过大,电力网漏电严重或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应从“偷、漏、差、误”现象和“抄、核、收”不到位现象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降低线损。其次理论线损率与最佳线损率比较,如果理论线损率过高就说明了电力网结构或布局不合理,电力网运行不经济,最后如果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对比,若固定损耗所占比例较大,就说明了线路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负荷率低或者电力网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总之展开定期线损分析工作不仅可找出当前线损工作中的不足,指明降损方向,还可以找出电力网络结构的薄弱环节,发现电力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查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确立今后降损的主攻方向,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2、加强计量管理

搞好计量管理工作,对线损管理很有意义。首先,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把好计量设备的采购、选配、校验、安装维护关,对不合格、不符合计量标准的计度设备不安装、不校验、不供电等措施,定期进行轮校轮换,规范了计量管理流程。合理设计计量设备容量,避免小负荷,大容量,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使计量误差增大。并充分发挥用电检查部门职能,大力开展营业普查,查处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针对重点用户可加装防窃电的电能表,可根据不同用户和不同用电性质的负荷采用高、低压计量箱,加强计量点的管理。其次,健全营销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收工作,抄表时间及抄表人公开公布,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严格防止“估、漏、送”现象,进一步加强营业管理,规范用电市场。

3、加强电网运行设备检修质量

提高设备检修质量,对线损管理大有益处。变电设备的高质量检修,可以保证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稳定运行,可以确保电流、电压端子可靠接触,对提高电能计量准确度大有帮助。在春、秋两季的输配线路检修,应认真组织及时清除线路通道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及时更换零值、破损的瓷瓶,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少事故跳闸次数,减少线路漏电。合理安排检修对线损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某一设备停下来检修时,可能由另一设备来代替,但是由于负荷的增加,损耗也增加了,因此应缩短检修时间,减少损耗的发生,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制订检修定额工时,采用承包责任制。 4、加强线损管理体系建设

供电企业应根据线损理论计算值、历年线损完成情况,稳步下降的原则,下达企业的年度综合线损指标,并且科学、合理地分解线损指标,及时按照月、季、年对线损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实行动态管理并严格考核。形成降损措施迅速落实,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保证了线损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三)、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的关系

对照线损产生的原因,降损的手段可分为管理降损和技术降损。技术降损措施得当可以带动理论线损值的降低,管理降损措施得当可以促使实际线损值向理论线损值逼近,由此可见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对县级供电企业线损效益同等重要。一般而言技术降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优化电压等级、改善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优化无功配置等方式来达到降压的目的;而管理降损一般资金投入量较小,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供电环节人为因素造成的“跑、冒、滴、漏”电量损失来达到降损的目的。既然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有区别,那么是否可以使两者处于游离状态,答案必定是否定的。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是降损管理过程中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管理降损活动需要管理,技术降损活动更加需要管理,否则大量的资金投入将无法见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激励机制、控制手段,实现资源有效整合,通过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使其更好的为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战略目标服务。

降损节电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既要从微观抓好各个环节具体的降损措施,又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从上到下建立起有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线损管理队伍,定期进行线损分析,及时制定降损措施实施计划;搞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推广理论线损在线测量,及时掌握网损分布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网损率计划指标,实行逐级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搞好电网规划设计和电网改造工作,使网络布局趋于合理,运行处于经济状态;加强计量管理,落实有关规程。 四、结束语

虽然降低损耗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不应盲目模仿,而应按照具体要求来采取不同的降损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全乐.线损管理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李泉海.电网线损计算与降损措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