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

来源:测品娱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第27卷第l0期 总第130期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 孔祥泽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摘130024) 要]家族叙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叙事模式。笔者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为主线,通过对家族文 化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阐述,将作家创作心态、人物形象类型做比较研究,从而多角度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 小说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族小说;家族文化;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4.10—096 家族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情节模式 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作为现当代时期的家族小说,要以展 示20世纪人物命运为主线,表述一个家族至少两代人的命运, 表现时代的变迁对家族、对个人的影响。它的历史的跨度要 大,要有家族特点,史诗特征。家族小说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的 认识和实践,以及对寻求民族思路的思考。 家族叙事中“家族”的来源 一【文章编号]1671-5918(2014)10-0182-02 [本干Ⅱ网址]http://www.hbxb.net 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家族 本位是中国社会的特质,家族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 识,而家族小说正是作家笔下的,经过艺术加工再创作的家族 文化的缩影。因此,我们关于家族叙事小说的分析对探究整个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乃至研究整个中国现代社会都是有帮 助的。 、(一)“家族”的能指与所指 二、现当代小说中的家族题材创作及家族叙事 中国现当代作家十分关注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由于历史 家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 的原因,他们大多在理论上对家族文化的落后内涵予以否定, 但在实际创作中又把它当作创作的重要母题。在现代小说领 域中,以家族为母题的小说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长篇家族小 说创作硕果累累,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小说就张恨水的《金粉世 几代人。从词源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字源字典》对“家”的诠 释为:“干栏建筑是古代民族的一种居住形式。这种居室的最 大特点是上层住人,屋下可以圈养牲口。家字从‘山’从豕,是 屋中有豕(猪)的意思。人畜杂居,正是干栏居室的特点。而有 家有豕,是一个家庭的基本特征。所以家的本义是指家庭、家 室、又指家族。”而对“族”的阐释如下:“古代同一氏族或宗族 的人,不但有血缘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战斗单位或武装集团。 甲骨文、金文的族字,从矢在旗下,树旗所以聚会,箭矢则代表 武器。所以,族字的本义即指氏族、宗族和家族而言,为动词、 家》、有巴金的《家》、《春》、《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曹禺 的《=j匕京人》、张爱玲的《金锁记》、巴金的《憩园》、梅娘的《蟹》、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老舍的《四世同堂》、张炜的《古船》, 王西彦的《古屋》等。 作家在进行家族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重建的构 想,表现出了思想后极力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秩序的态度 则有聚结、集中之意。”<辞海》对“家族”做了如下说明:“以婚 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在原始社会的性杂交时期尚 未产生家族,而后有血缘家族。随母权制氏族公社的形成,乃 以及对实现女性的真正、男女平等的期盼,这些都流露出 了他们的反叛封建守旧的传统家族文化的理想。但是,很多现 代作家不可能完全脱离封建守旧家族,他们在情感上、在现实 生活上与家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走出旧家族而 获得完全意义上的: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家为 例,他们既极力反对封建家族,有时又不得不听从封建家 有母系大家族,即男子居住女方,世系依母系记(群婚时代知母 而不知父)。至父权制氏族公社时代,则出现父系大家族,即女 子居住男方,世系以父系计。随原始公社制解体,父系大家族 渐为若干个体家庭。中国古代曾长期存留父系大家族或 父家长制。”由此可见,家和家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家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中国人来讲,家族不只是关乎血缘、姓氏的简单问题。 钱穆曾指出:一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柱石,我们 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 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钱老说出了 个重要的现象:在中国,家族文化是众多文化的根基,其他文 一族对他们的耳提面命;他们既提倡青年人自由恋爱,又接受了 家族之间的包办婚姻;他们既对愚忠愚孝持否定的态度,又秉 承了传统礼教中的尽孝尽忠的做法。以上现象,在作家笔下的 人物身上有充分的体现。 三、家族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类型 我们在研究家族小说时,要论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大 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家族统治者 作为“一家之主”,“统治者”们在家族中拥有不可撼动的 化都受家族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本国人的观点,在对中国有一 定研究的外国人头脑中,也有类似的看法。西方社会的基本单 地位,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大权在握。他们基本上都是以 位是个人,而在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单独的人只是家 庭中的个体,离开了家庭的个人在社会上是不被承认的。个人 是被放置在家庭之中的,家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占据的重要的 地位,是任何其他的社会组织都难以与之匹敌。由此可见家族 是家族中长辈的身份出现的,如《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 《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捷三,《家》中的高老太爷等等。他们 往往有着过人的能力,对家族的建立、繁荣有汗马功劳。因此, 他们往往都是家族的中心、权威,他们的决定对晚辈的命运、乃 收稿日期:2014—04—25 作者简介:孔祥泽(199o-一),女,吉林通化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182 第27卷第1O期总第130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o1.27.NO.1O(Gen.NO.130) 2014年6月(下)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Jun.(1ast h ̄)2014 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有直接影响。 大多被描绘成家族牺牲品。以巴金《家》中女性为例,她们的命 (二)出走者 运大都十分悲惨:瑞珏因难产失去生命,梅表姐死于没有爱情 这类人是指从家族集体中脱离出来的家庭成员。我们可 的婚姻,鸣凤为反抗被出卖而投湖自尽,淑珍在生死边缘痛苦 以大致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出身封建于封建大家庭,由于 地挣扎着。 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最终离开大家庭的人,如 因为女性在封建守旧家族中的地位低下,所以在男性作家 《四世同堂》中的奇瑞全,《家》中的觉慧等。另一类是出身革 笔下,她们往往只处于给男性人物做陪衬的地位。“男作家写 命家庭,为了追求阶级而离家出走的人,如《红旗谱》中的 女性,总是把他们的‘自我’投射到笔下女性形象中去,以他们 运涛。他们往往都经历了一个思归、回归、不归的过程。 男性感觉系统去突出女性的性别效果。或把女人精神世界写 (三)家庭秩序维护者 得过于复杂和错乱,或把女人的温柔性情写成对男人的服务与 大家族中的长子,往往会充当家族秩序维护者的角色。长 依附,或热衷于烘染女人的肉气而使其成为男人肉欲或观赏的 子的角色注定了他们别无选择地成为新旧矛盾集于一身的人 对象。”在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并不为女性所认同,在 物。以长子身份出场的人物有许多,如:《家》中的觉新、《四世 女性作家笔下,女性在家族中会展现出大不相同的一面。张爱 同堂》中的瑞宣、《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慰祖等。他们生活在 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自己遭受摧残后,变成了一个十足 旧的时代,同时又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曙光,他们既意识到传统 的恶母:身心的痛苦引发了她心理的畸形——引诱儿子吸食鸦 家庭的诸多黑暗与罪恶,但长子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又必须充当 片,逼死儿媳,破坏儿子的家庭;剥夺女儿受教育的权利,使其 旧势力的同谋,担负其中兴家族的神圣使命。作为长子,在家 大龄难嫁,好不容易有合适的婚嫁人选,又暗中破坏。铁凝《玫 族中的特殊身份使得自己对礼教一味遵循,以自己的努力成为 瑰门》中的司漪纹同样有着类似变态疯狂的性格:她被初恋对 旧势力的帮凶,旧的家族制度的维护者,传统伦理的实践者,但 象抛弃、婚姻不幸,在身心都受到摧残后,作出了异于常人的举 是他们又以自己的特殊身份肩扛着家庭的重任,为了家族利 动——在性上逼公公就范,设计捉拿守寡的竹西和邻居大旗, 益,有时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情,而在对待年轻的弟弟妹妹离 偷窥亲外孙女,并在言语上对孩子展开恶毒的攻击。在女性作 家出走的问题时,又默默支持。 家看来,封建守旧大家族是一个压抑人性的场所,所以她们笔 (四)败家子形象 下的很多女性形象都或多或少的偏离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 在现代家族叙事作品中,作者们对这类人发自内心的憎 这是作家的心理状态的体现,是都不足为奇的。 恶,读者们也对他们持否定态度。如:《金锁记》里的姜季泽, 四、研究家族小说的意义 <倾城之恋》中的白三爷,《激流三部曲》中的克安、克定,他们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家族叙事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我 就像是封建家族中的寄生虫,不思进取,整日无所事事,漠视家 们可以发现“家族”这个主题几乎贯穿了整个现当代中国文学 庭伦理,利欲熏心,自私自利,坐吃山空。他们的存在不仅没有 史。中国现当代作家关于封建大家族的描绘表现了他们在思 为家族的发展产生推动力,反而成为家族前进的累赘、阻力,成 想后,面对现代化大潮时的内心状态。家族小说在描述封 为加速家族衰败与解体的罪魁祸首。 建大家族中人物悲欢离合的同时,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社会发 (五)女性形象 展的真谛。 女性作为男权社会中的弱者,在现代文学的家族叙事里, 参考文献: [1]曹文书.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卫东.被“家”叙述的“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李永乐.颓废的家族・家族小说的文化与叙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4]老舍.老舍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张秀枫.巴金小说精选[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6]张爱玲.传奇[M].上海:上海山河图书公司,1947. [7]铁凝.玫瑰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OO6. [8]盛英.中国女性文学新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9]陈宏.家范的文学演绎——中国现代小说家族视界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3(1). [1O]曹文书.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家族文化情结[J].文学评论,2005(1). [n]高丽丹.萧红、张爱玲家族叙事小说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0211. [12]曹文书.论中国现代作家对家族文化的情感认同[J].天府新论,2008(6). [13]谢光辉.汉语词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5,316. [14]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236. 1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