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用“微课程”激发学生劳技课学习热情

利用“微课程”激发学生劳技课学习热情

来源:测品娱乐
◎电子邮箱:Xi andai j i aoxue@l 63.com 利用“微课程”激发学生劳技课学习热情 文/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洪敏 “微课程”是将重点制作过程拍摄成视频,经剪辑 丝和卡纸做简单的“塑封”,然后系上细丝带。美丽的 后制作成“微课程”,播放给学生看,让每个学生都有 最佳的观看角度。这样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在劳动技 术课学习时由于观看视角不佳导致理解困难的问题。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把录像机的镜头拉近,让学生看 得更清楚,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明白制作过 程,学习自然就有了兴趣。 一、利用“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劳技课没有考试的压力,更 不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无法用考试来强制学生 学习,教师需要从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 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更好地把制作过程呈现 在学生面前,我把制作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在课上播 放给学生看。但由于制作过程太长,学生的上课时间 有限,无法看完整,所以还需要剪辑。于是,我将重复 步骤进行删减,给学生观看一个简明扼要的完整的制 作过程视频,形成“微课程”视频。 在“微课程”中,我尽力把展示作品做到最佳,让 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非常想要学习制作方 法。这样他们才能从心底里喜欢劳技课,热爱学习技 术,而且针对不同的班级,我的侧重也会有所分层。 在劳技课上,一种技术的学习需要一个作品作为 载体。例如,在初一年级第四章金属丝成型“微课程” 中,学生要学习使用尖嘴钳。教材中制作的作品载体 是用漆包线按照图纸弯折出一个与图纸比例l:1的 “老虎”图案。学生会有疑惑:“老师,这个‘老虎’弯 好有什么用处?”以往教学时,学生只要将“老虎”弯 折好,把制作好的“老虎”固定在卡纸上,这份作业就 算完成了。教师批完分后,“老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多数学生随手一扔,不再管它。而现在,我在“微课程” 中,让学生把这份作业变成生活中实用的小物件。比 如,我会指导他们将这个工艺品用一张尺寸大一圈的 卡纸(配成一个相框)裱起来,作为艺术品以供欣赏。 或者,学生可以将这份作业变成书签,按照自己喜欢 的图形,将“老虎”轮廓剪下来,用透明宽胶带、金属 书签成了学生制作的动力,他们不再一边制作一边漫 不经心地攀谈,而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制作时间, 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 二、利用“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微课程”需要以微型教学视频(微视频)为主要 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 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 等)进行演绎。在劳技课上,教师如果当场演示操作, 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得清楚。如果在上课之前录 制好“微课程”,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投影,教师 则能够把操作过程完整地呈现给每一个学生,从而有 助于学生的学习。 在劳技课中,我一般把课堂40分钟分为3个部 分(即10分钟讲解、25分钟操作和5分钟总结以及 收尾工作)。根据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 们在听讲时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不会超过l0分 钟,同时,劳技课的讲解时间也就是10分钟,所以“微 课程”的模式非常适合劳技课。在10分钟以内的“微 课程”正好契合了这个时问。“微课程”内容短小,能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反映每一节劳技课所要教授的核 心内容,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实际。 “微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劳技课不局限于在课堂 教学中进行,也不局限在某个班级中进行。“微课程” 使得劳技课被更多的学生所认同、喜爱。学生在课上 或者课下,自由的时间空间里,自主地观看教师提供 的“微课程”视频,学习技术,练习制作,再将学会的 技术运用于生活中。 劳技课上的“微课程”真正做到了直观教学,克 服了教材的局限。劳技教材的编写,由于编者和学科 原因,往往语句表达不够明晰,步骤划分不够严谨,解 释文字过多过繁,学生难以理解。而制作成“微课程” 后,学生只要认真观看视频就明明白白了,从而学习 更有动力。※ 2015/10A见 擞学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