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卖报歌》的诞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诞”“吕”等七个生字,会写“悦”“霞”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诞生的原因和经过。 4.认识聂耳。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听一听,唱一唱等方式展开课文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聂耳的高尚情操,并体会学习其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内容,知道《卖报歌》诞生的原因和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聂耳的高尚情操,学习其品质。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聂耳资料,“一·二八”资料,《卖报歌》《国歌》《毕业歌》音频。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题激趣,初识聂耳
1. 播放《卖报歌》
2. 师生共唱《卖报歌》,并问听后感。(旋律优美) 3. 师随机板书课题,提醒“诞”的写法。
4. “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吗?”引导学生看课本,回答“聂耳”。
5. 老师板书“聂耳”,问学生文中有一个字字形和“聂”很像,学生看课本找出“轰”。
6. 学生看课文后信息窗关于聂耳的资料,学生回答对聂耳的认识。(爱音乐)
二. 学习生字,扫除障碍
1. 学生自学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标出生字,注意拼音,字形,笔画,结构。 (3) 给生字组词 2. 检查效果
(一) 指名读,说出结构,偏旁 (二) 齐读 (三) 口头组词
(四) 老师指导重点笔画书写。
三. 创作原因中再识聂耳
1. 聂耳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歌?(引导生读文,看到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卖报,想帮她)
2. 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激起了聂耳的创作热情?(引导生读第四段,感知小女孩的可爱与可怜,并强调学习这种人物的描写手法)
3. 小女孩是在什么环境下出来卖报的?(寒冷,引导生齐读第二段,)
4. 老师补充“一·二八”事变后上海人民生活困苦的资料和在此事变后中日双方损伤数据,以今天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来对比过去的苦难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对当时上海人民的同情。
5. 指导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抓住“像针扎似的”。(男生读第一句话,“刺骨”“针扎”要重读,女生读第二句,“吆喝声”要重读)
6. 分角色表演小毛头和聂耳的对话,表现出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
7. 从聂耳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聂耳什么品质?(生思考:同情人民)
四. 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爱音乐的聂耳,同情人民的聂耳,那接下来聂耳会怎样帮助小毛头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聂耳非常同情小女孩的遭遇,那接下来他会怎样帮
助他呢?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 二. 歌曲创作中深识聂耳
1. 生齐读1—9段,回顾《卖报歌》诞生的原因。(由于聂耳看到了卖报的小毛头,对她产生了同情,所以决定创作歌曲帮助她。) 2. 那他是怎样帮助小毛头的呢?(生齐读10—12段,思考后回答) 3. 在文中找出聂耳帮助小毛头的句子,,指名读,其他同学补充(聂耳给小毛头一点钱;给她写歌,让她边卖报边唱;一字一句地教她唱这首歌;师补充:介绍小女孩到影片公司当演员。) 4. 聂耳是怎样创作这首歌的?(生读11段,找出相关句子:找安娥写词,自己谱曲)
5. 生想象聂耳是如何向安娥讲述小女孩遭遇的。(生思考,并试着表演出来)
6. 从聂耳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思考,交流后回答:爱人民) 三. 补充资料,铭记聂耳
1. 师补充聂耳相关资料,并播放《毕业歌》《国歌》 2. 师补充《国歌》创作过程 3. 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4. 从《国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积极思考回答:反抗,民族自救,爱国激情)
5. 从这两首歌及聂耳的生平中,你能感受什么?(生思考:爱祖国) 四. 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 生回顾《卖报歌》的创作原因、经过(路遇小毛头,因同情而
让安娥作词,自己谱曲)
2. 从一首歌中,我们知道了一个故事,认识了一位曲作家,了解
了一段历史,让我们铭记这首歌,铭记这位曲作家,铭记这段历史。
3. 全班齐唱《卖报歌》。
作业布置
学唱《卖报歌》,将这一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26 《卖报歌》的诞生
爱音乐
聂耳 爱人民 路遇,同情,让安娥作词、自己谱曲
《卖报歌》的诞生 帮住小女孩
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