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借助童话故事学预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及点评

借助童话故事学预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及点评

来源:测品娱乐
借助童话故事学预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及点评

作者:姚伟 丁素芬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第10期

一、说教材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 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猜测与推想”,单元的总目标是: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3.尝试续编课文。

以上三级目标构成阅读预测的阶梯生长态势。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与以上目标形成对应关系。第一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教预测方法,第二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教预测过程,第三篇《不会叫的狗》是教预测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三篇文章不一样的教法,确立精准的目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它以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来作为学习预测方法的载体。课文旁边共七处批注,这与以往学习的课文有显著不同。与此贯通,课后习题也呈现了预测的几个知识点。课文的七个预测点分成三类用途,达到不同的目标(任务),教与学的关系在此过程体现。三个分类既混合在一起,又线索清晰。通过课文学习预测的方法,既为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授之以渔,又为整本书阅读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单元目标及课文解读,本课三个教学目标确定为:1.借助词串(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铺垫预测。

2.通过分层阅读课文批注等学习活动,明晰预测要有依据,可以多角度。

3.通过自主预测,迁移预测方法。

其中,第二个目标是本课的核心目标,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如何以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为载体,教给孩子们预测的方法,达到趣和理的融合呢?

三、说教学流程

(一)热身活动

首先是热身环节。大屏幕上呈阶梯状逐条出现“屋”“老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词语逐一猜测:看到这个词,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猜测中,预测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萌芽了。借助这热闹并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热身活动,便可以直接揭题,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板块学习

整个课文的学习分为四个板块进行。

在这四个板块之中,第二、三板块是本文教学的核心部分,通过由扶到放,对应目标二。

第一板块:初步了解预测

1.PPT 呈现课文中除老屋以外的三位主角(小猫、母鸡、蜘蛛)。一起学习课文的部分词语。2.让孩子们发现,这些词语与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再进行词语分组,并梳理文章的三条线索。

3.顺着三条线索,带领孩子们迅速进入课文。

初读课文,说说课文的特别之处。(文章中出现了七次批注)

再细读这些批注,看看这些批注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批注的内容全部是关于预测的)

【点评:这部分,先通过词组的分类,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同时梳理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读整篇文章,感受本文的批注与其他批注的不同———这篇课文的批注都是预测。孩子们以前应该也接触过批注,但绝大多数批注是讲自己的感受的。本文七个批注内容一致,由此引出“预测”。】

第二板块:预测要有依据

1.读文中前四个批注及其相对应的内容,猜猜批注者是怎么想的。

2.交流,生成:

批注1: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根据阅读预测。

批注2:图上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他应该会答应吧?

———根据插图预测。

批注3: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根据生活经验预测。

批注4:一读到这句话,我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

———根据前文预测。

小结归纳:预测要有依据。在提炼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设置生动的情境去实现。

【点评:第二板块进一步深入讲预测。预测必须要有依据,没有依据的预测无意义。前四个批注非常好,角度各不相同:第一个根据阅读预测,第二个根据插图预测,第三个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第四个是根据前文预测。让学生对照读文,讨论并生成不同的预测角度,对课后习题进一步改造,更清晰明了。借助于这样的学习策略读故事,教学的重难点得以顺利解决。】

第三板块:操练预测的依据1. 自读第5、6、7 个预测,小组讨论,自主说出依据。

2.关注第5 个预测(我猜到了老屋会怎么回答)。

猜猜老屋会怎么回答?

故事中的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呢?(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吧!)

3.关注其他六个预测。这些预测是否与课文内容一致?

4.反馈:第2、4、5 三个预测与课文内容一致;第1、3 两个预测与课文内容不一致;第6、7 两处无法验证,是猜想。

5.归纳小结:预测的结果、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点评:让学生知道预测要有依据之后,再来实际操练,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说“依据”是预测之理,那么“结果”则是预测之趣。】

第四板块:巩固预测的能力

除了课文中呈现的7 个预测,让学生回想自己阅读时有没有产生预测。如果有,举一例说明:预测了什么,理由是什么。

【点评:学文到此,再让学生回顾,你有没有在阅读中产生预测?有的学生有,有的没有。这里意在调动部分学生原有的阅读认识,利用差异资源巩固预测,再一次打开预测思路,建立预测的正确认知,即“预测要有依据”“预测可与原文相同也可不同”。】

(三)作业布置

课文中第6 处旁批写道:“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问题设计:请你接着猜一猜,如果老屋遇到了熊宝宝(出示形象图),会寻求什么帮助呢?老屋又会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预测故事情节。

【点评:课文的原文中还出现了熊宝宝来寻求老屋帮助的情节。在此处设计预测,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猜一猜,意在根据课文的情节预测原文故事的整体发展方向。第二课时,可以反馈这项作业,呈现原文,让学生对照比一比:你的预测和原文的内容一致吗?你觉得哪一个更有趣呢?这既训练巩固了预测,也为本单元下一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省略结尾的教学做了铺垫。】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求知小学/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杨文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