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毫米的认识

毫米的认识

来源:测品娱乐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2-3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并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1分硬币,有刻度的尺子 [老师准备]:手工制作放大版尺子,橡皮及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你们能猜猜王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

王老师的身高是156厘米。

厘米是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之一。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还有什么?米. 王老师的身高还可以怎么表达?1米56厘米.1米=100厘米

学情预设:学生多会选择用1米5,1米43这样的说法,应引导学生使用规范

语言,提示学生使用已学过的另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来表示。

2、“米”和“厘米”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 谁能比一比。1米有多长?1厘米呢?

双手伸开大约是一米,一个指甲盖的宽度大概是一厘米.

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米作单位? (讲台桌、黑板、教室等等的长、宽)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笔、橡皮擦等等)

大家发现黑板的长用米做单位,橡皮擦的长用厘米做单位,黑板的长比起橡皮的长要长得多,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

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大的长度单位,量较小的物体长度时用小的长度单位

而这些都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

――――――――――――――――――――――――――【回顾旧知】 3、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

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估测能力】

如果王老师想知道它准确的宽度是多少,我们该怎么做? 拿起尺子,我们一起动手量一量课本的宽度吧? 【回顾测量方法】:应该如何测量?

将物体的一端对着尺子的零刻度线,摆正来,读取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即可. 学情预设:经过动手测量发现,课本的宽比14厘米长,比15厘米短。

4、咦,有同学发现问题了吗?它比14厘米来得长又比15厘米来得短…可是它到底是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要想准确地量出课本的宽,这就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一个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观察,在直尺上有比厘米刻度线更短的刻度线吗?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而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出示教具,放大直尺演示】

观察尺子上的0-1厘米部分,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这样的小格.

(发现有10个这样的小格.)

观察3-4厘米部分,数一数有多少小格.5-6厘米部分呢?10-11厘米部分呢? (发现每一次数都是10小格,且这样的格子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均等的.) 2、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厘米 = 10 毫米

3、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自己带来的1分硬币的厚度,或是量一量卡片的厚度。

看看你们发现了些什么。

得出: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张公交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如果是10张这样的卡片放在一起,它的厚度是? (1厘米)

【用手比一比.老师的左手是10张卡片的厚度,右手是一张卡片的厚度】 所以左手这样大约是1厘米,右手大约是1毫米.大家也动手比一比. 如果要你们估测1块钱硬币的厚度大概是多少,不用尺子你能猜得出么? 如果估测这样的一支笔的长度是多少,要怎么猜?

【演示:用手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粗略地比出一支笔大约是10个这样的长度单位,所以这支笔大约是10厘米――教授估测方法】

4、现在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和尺子.我们一起来画线段.

先画1毫米的线段. 5毫米. 10毫米. 13毫米… 在你画完的线段下面标出它的长度.

观察你们所画的线段.因为1厘米 = 10毫米.

所以看1毫米的线段和10毫米的线段.你觉得1毫米长不长? 那么大家想想,毫米既然不长,那么它可以用来测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应合理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5、大家在测量的时候会发现,同样的东西,有些同学测量的数据却不同.这就涉及到了"误差". 【讲解】:当物体的长度并不正好对齐尺子上的某一个度数,多一点或少一点应该如何读数?

误差是难免的.但有时候一点点的误差也会造成很大的后果.例如,在一些需要特别精确的行业――例如航天事业,它们所需要的一些数据就必须精确到毫米甚至更小.所以有时候这样小的1毫米都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总结:毫米是个比厘米、米都小的长度单位。所以我们常常在测量长度较小的物体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的时候使用它。

―――――――――――――――――――――――――【建立长度表象】 6、王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出示教具】

我们可以一起来量一量它的长度是多少并做好记录.

可是要怎么量?之前我们已经复习了测量的方法.现在你们说,我来做. 学情预设:孩子们会很直观地想到要测量首先要将橡皮的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

度线.然后读取另一端的读数.

得出橡皮长度比1厘米多了1毫米.

所以我们所这块橡皮的长度是1厘米1毫米.【引导学生记录:1厘米1毫米】 如果我不用厘米来表示它的长度,我就只要用毫米,应该怎么表示?

【带领孩子们通过数格子的方式得出橡皮长度是11毫米――方法1数格子】

可是,如果当这个长度变长了,我们用这样数格子的方式太麻烦了,又费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知道它的长度呢? 【因为刚刚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所以1厘米1毫米=10毫米+1毫米=11毫米――方法2单位换算】

所以我们在读出物体长度含有厘米和毫米时,要转换成同一单位,只要把几厘米看成几十毫米,再加上读数末尾的几毫米就可以了.

――――――――――――――――――――――――――【操作应用】 如何灵活运用尺子测量

1.那么,如果王老师把这块橡皮拉动一下,你们还能读出它的长度是多少吗?【拉动教具,使之的一端不停留在零刻度线上】

2.如果这个尺子并不完好,没了起始端的这一块,你们还会测量吗? 3.如果没了起始端也没了后面的部分,你们还能用这剩下的部分测量吗?

4.当我们要量取长度的物体的一端并不是刚好对在尺子的零刻度线上时,我们要怎样知道物体的长度究竟是多少?

【引导说出,用直尺测量时,若物体起始端刻度不是0,则要用末尾的刻度减去起始端的刻度】

那么,如果再出现别的物体,你们会读出它的长度是多少吗? 【出示教具2――回形针,选择一个孩子演示如何读数】

―――――――――――――――――――――――――――【拓展提高】

三、 练习巩固: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第三面,大家动手量量看. 1、 课本P3:做一做。【请同学回答并叙述如何得出答案】

补充问题:

如果要将答案中的几厘米几毫米转化成用毫米表示,大家会吗? 2、 课本P5:2 动手量一量。

3、 判断对错: 一把钥匙的长度大约是5(毫米)

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8(毫米) 3厘米5毫米 = (305)毫米

46毫米+34毫米=( )毫米=( )厘米

-――――――――――――――――――――――――――――――――

四、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它是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在量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的时候会用到它. 1毫米大约是一分钱硬币的厚度那么长. 1厘米=10毫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