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P4 国际投资头寸:反映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与负债的概念,用IIP表示,而一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相抵后所得到的净值就是净国际投资头寸。
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余额,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是由特定时期内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调整引起的。
P34 远期利率:在远期交易中,事先约定的未来交割日的汇率称为远期汇率。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由利用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发生的套利活动所确定的。
P34 远期汇率:在外汇交易中,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的外汇交割交易中,其事先约定的未来交割日的汇率称为远期汇率。
P22外国金融市场:本国投资者(本国借款人)与外国借款人(外国投资者)在本国交易本国货币属于本国金融市场的延伸,即外国金融市场或者在岸金融市场。
P99广义货币危机:从广义上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15%~20%),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
P99狭义货币危机: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某种的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制下,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货币危机: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
狭义来看,货币危机主要是指在固定汇率下的平价由于冲击而突然放
弃。
P175 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一国国际收支赤字与失业并存,或国际收支盈余与通货膨胀并存时,支出变更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是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均衡,都势必以加重另一种失衡为代价。
在汇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来调节内外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称之为“米德冲突”。
P234货币替代: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地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
P230 货币自由兑换: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成本国货币。
P242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其具有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三个特性。是一国货
1
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被普遍接受的那部分资金。通常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及会员国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
P242 国际清偿力:系自有国际储备、借入储备及诱导性储备资产之和。亦称“国际流动性”,指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的能力。它既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
P51 窖藏:当一国的国内吸收小于国民收入时,这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我们称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为“窖藏”,用H来表示,即H=Y-A
P117 一价定律: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我们将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即购买力平价理论,当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可表示为:Pi=e Pi’。
P125 套补的利率平价: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可表示为:P=i-i*
P57 劳尔森-梅茨勒效应:在对外贸易中,本国货币贬值后,在以本国货币衡量的收入和吸收数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因为居民需要消费一定数量的外国商品)。如果居民要维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标准,那么势必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吸收支出,也就是说,贬值可能会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这一效应就是劳尔森-梅茨勒效应。
丁伯根原则:要实现几种的目标,至少需要互相的几种有效的工具,即所谓“一石二鸟”
冲销式干预: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工具(主要是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国外金融市场:资金国际流动利用一国原有的国内金融市场进行,这些交易一般使用市场所国发行的货币,受到该国金融市场上法令的约束,交易在外国的交易者和市场所在国交易者之间进行。这种交易者一方为市场所在地居民的国际金融市场叫国外金融市场
简答题
1.什么是汇率制度?影响一国汇率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汇率制度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
安排或规定。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2
主要有以下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就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就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3)相对利率水平。一国利率相对较高,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本国,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4)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经济增长且发展势头良好,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5)外汇储备。一国储备充足,则该国货币汇率趋于上升。
2. 简述国际收支乘数分析法的含义
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为了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则可以: (1)在采用本国货币贬值的同时,一国的货币不得扩张。 (2)如果不采用汇率,则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
3.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国际间协调。 (2)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 4.《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汇率多样化安排 (2)黄金非货币化 (3)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 (4)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 (5)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5. 什么是货币局制?货币局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货币局制,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的(通常是百分之百)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这一制度中的货币当局被称为货币局,而非银行。
货币局制的主要优点有:①管理与操作非常简便。货币局制是高度规则化了的金融制度,可为普通公众监督。②赋予了货币高度可信性。货币局制对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以及融通赤字作了一个,因此可以向公众清楚表明的意向,从而调整公众预期,使发挥作用。
货币局制的缺点有:①名义汇率僵硬。②金融系统脆弱。 此外,货币局制下相当部分银行只能的丧失、财政所受到的严重等因素也形成了货币局制的重要缺陷。
6. 简述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本假定和内容
(1)马歇尔-勒那条件是在如下假定下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贸易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贸易收支代表国际收支;本币贬值前贸易账户处于均衡状态;其他条件不变。 (2)其主要内容为:本币贬值要达到实现贸易账户净额增加的目的的必要条件是,当进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3
(3)本币贬值要达到改善贸易收支的目的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J形曲线效应。
7. 什么是货币自由兑换?它有哪些不同含义?
(1)所谓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成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成本国货币。
(2)按产生货币兑换需要的国际经济交易的性质分,货币自由兑换可以分为经常帐户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与金融帐户下的自由兑换。经常帐户下自由兑换是指对经常帐户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实行无的兑换。所谓资本与金融帐户可兑换,则是指解除对资本与金融帐户交易施加的货币兑换管制、对外支付和交易的各种,基本上实现资本自由流动。
根据进行货币兑换的主体分,可分为企业用汇的自由兑换和个人用汇的自由兑换。一般来说,企业用汇的自由兑换比个人用汇的自由兑换更容易实现。另外,个人用汇的自由兑换中还存在着一种内部自由兑换,即本国居民可以自由买卖外汇,但个人所买得的外汇只准存在该国境内的银行,不能汇往国外,也不能用于对外支付。
8. 确定一过外部均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经济理性与可维持性是从一过角度确定其外部均衡的主要标准。从经济理性的角度看,经常账户的月反映的是投资与储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优化,因此确定一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基础是其国内的储蓄、投资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而这又是由各国不同的时间偏好与资本生产率决定的。从可维持性的角度看,一国存在的跨时期预算约束要求一定时期内的经常账户赤字必须通过以后的经常账户余额加以弥补。
9. 汇率的基本概念机器派生概念是什么?
汇率是指一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的表达凡事有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两种。根据不同角度,汇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单一汇率与复汇率、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
10. 什么是外汇?一种外币资产能成为外汇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种外币资产要成为外汇需要以下三个条件:①自由兑换性。这种外币资产能与主要国际货币进行自由兑换;②普遍接受性。这种外币资产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③可偿性。这种外币资产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
11. 如何完整理解三元悖论所蕴含的经济含义?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下货币完全无效,而财政非常有效;浮动汇率制下货币非常有效,而财政完全无效。这一结论又被表述为“三元悖论”,即稳定的汇率制度、自由的资本流动、的货币这三者不能同时达到,只能选择其中两项。稳定的汇率制度、自由的资本流动、的货币这三个目标就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而只能在选择其中两个的同时放弃另一个,这便称为“三元悖论”,上述表述这个关系的三角形便被称为“克鲁格曼三角”。
4
12.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目标是什么?
分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目标: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的均衡,即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账户余额。
论述题
1.结合联合国示,试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在资金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紧缩性货币和财政的效力
论述1:资料p20六或者书本p186 找到的参都是说扩张性的,但题目要求的是紧缩性的 我不知道怎么写啊~~~so sorry 你们看我们按答案写相反的方面行不行
2. 请论述超调模型中的汇率动态调整过程
(1)该理论认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等来自外界的冲击,其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货币市场和证劵市场反应速度最快。
(2)由于金融市场等对来自外界冲击的快速反应,导致利率和货币汇率在短期内调整过头。
(3)当商品市场最终对来自外界的冲击产生反应的时候,调整过头的汇率会回调到均衡的水平。
由于商品市场的调整滞后于金融市场,当货币市场出现失衡时,最先反应的是利率和汇率等资产的价格;只有当汇率与利率变动引发总需求上升,产出即将超出充分就业水平时,商品价格才由缓慢到充分调整;经济的调整进入长期水平,购买力平价成立,此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使货币购买力及汇率同步调整。
3. 试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经济自发调节机制。
在固定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自动调整机制体现为收入机制与货币-价格机制的结合。其中,前者在短期内就可以发挥效力,而后者在中长期才发挥效力。在浮动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自动调整机制体现为货币-价格机制,但这一机制与固定汇率制下存在区别。这一区别体现在:在固定汇率制下,实际汇率的调整是通过价格水平的调整达到的,而在浮动汇率制下,这是通过名义汇率的调整实现的。
4.请论述开放经济下的搭配的基本原理。
开放经济下的搭配的基本原理主要在于蒙代尔与丁伯根两大经济学家思想原理的结合。蒙代尔提出了“有效时常分类原则”,提出了特定的工具实现特定的目标这一指派问题,丰富了开放经济的理论,它与关于协调的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一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搭配”。
5
1. 纽约外汇市场某日报价为:£1 =$1.4457,英镑和美元的年利率分别是3%和1% ,如果利率平价条件成立,则英镑一年期的远期汇率是多少? [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解:
abFee
bii1i£1=$1.4457+1.4457*(1%-3%)/(1+3%)=$1.4176 即:£1 =$1.4176
2. 已知在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为1美元=7.7536 / 7.7582港元,三个月美元贴水额为400/300点。某公司拟用1000万港元向银行兑换成美元。[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求:(1)三个月远期美元汇率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要求即期收款,则该公司可兑换多少美元?
(3)如果该公司要求延期三个月后再收款,则该公司可兑换多少美元? 解:(1)三个月远期美元汇率为:1美元= 7.7136 /7.7282 港元。 (2)该公司可兑换:1000万÷7.7582 =128.59万美元 (3)该公司可兑换得:1000万÷7.7282 = 129.3962万美元
3. 已知英镑兑美元的即期汇率为£1=$1.8181,欧元兑美元的即期汇率为€1=$1.2345,
求:(1)欧元兑英镑的即期汇率是多少? [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2)若欧元和英镑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和1.5%,则根据套补利率平价理论,欧元兑英镑的一年期远期汇率为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解:(1)欧元兑英镑的即期汇率为:€1 = £ 1.2345÷1.8181 = £0.6790
fef1ii*有: (2) 由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eef11.5%1% 0.6790可得欧元兑英镑的远期汇率f0.67901.0050.6824,即 €1 = £0.682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