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测品娱乐


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关键词】 德育教育;渗透;应用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以下浅谈一下数学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渗透。

一、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迄今为止观察处理问题唯一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从低级到高级,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例如,数与计算之间存在很多对立统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整数与分数、约效与倍数、加与减、乘与除、通分与约分等等;教学中阐明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1、从具体到抽象,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数和形的概念产生于现实世界中?数起源于(shǔ),原始人以打猎、捕鱼和采集果实为生。在这些劳动中,常常需要把工具和得到的食物分配给每个人,于是产生了数一数的活动。因而逐渐形成多少的概念和自然数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才形成了抽象的数。从抽象到具体,数学服务于生活。

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数学抽象概念的认识、了解、掌握,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社

会生活。

二、通过数学训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在今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时期,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没有良好品格,是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因此,从小进行良好的意志和品格教育格外必要。

1、教学中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克服困难的品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多种形式的计算与应用题的基本训练,不仅充实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推理能力,学习分析的方法,逐渐形成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

而且,在学习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在学习应用题时,从解简单应用题到解两步应用题是一个关键,困难在于,需要学生找出解答的中间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从难于理解到掌握分析和解答方法、克服困难这一过程,学生学会到战胜困难的乐趣。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品格

“一寸光阴一寸,佥寸金难买寸光阴”应从小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小学二年级就有关于“时、分的认识”的教学。

时间是抽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去体会“1分钟能做些什么?”学生发现,1分钟蓖跳绳140多下,能拍球160下,能写27个汉字……这样,学生自己主动乍出结论: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性格品质: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自我认可等、敢于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起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各个环节,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态度,成为创造性的人!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1.教育聿兰认识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搔班人,必须努力学习.掌握从事建设的本领,逐步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学中,要使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在做作业时,要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经常引导学生做一些有难度的数学题,培养他们的求知探索精神。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教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发掘数学教学内客内在的思想性。小学数学的应用题,通过引用一些实际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反映中华民族的智慧,社会主义祖国的国情,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反映四个现代化的光辉前景。如小学数学第七册练习中一道应用题:“1986年某个国家因吸烟引起死亡的有34240人,是机动车造成死亡人数的16倍。吸烟引起的死亡比机动车造成的死亡人数多多少人?”类似的还有很多,通过解题,不仅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受到生动的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