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周霖 报名编号: 151288214475 学习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层 次: 高起专 (高起专或专升本)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实验一:水泥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水泥性质检验方法;2、熟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3、检验水泥是否合格。 二、实验内容:
第1部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测定
实验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GB3350.8要求);维卡仪;净浆标准稠度测定仪(代用法);凝结时间测定仪;圆台试模;初凝时间试针;终凝时间试针;水泥湿气养护箱;天平,量筒;其他工具;小刀、小铲、秒表等。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1)实验原理: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实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本实验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并采用不变用水量法,量取拌用水142.5ml,根据实验结果换算得出最终标准稠度用水量。 (2)实验数据及结果
不变水量法 用水量W(mL) 试锥沉入值S(mm) 标稠用水量P(%) P= 33.4—0.185S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1)实验原理: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142.5 35 P=33.4-0.185*35=26.92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凝结 时间 初凝时间: 140.2 min 终凝时间:203.22 min 第2部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实验依据: GB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2、实验仪器、设备: 行量试胶砂搅拌机;振实台;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机;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机;专用夹具;试模;大小括料器,金属括平尺;养护箱、养护池;天平,量筒。 3、实验数据及结果
材料用量 (g) 龄期 抗折强度 试件编号 强度,MPa 代表值,MPa (计算方法见PPT) 试件编号 1 2 81 3 87 1 9.1 水泥 450 标准砂 1350 28天 2 9.5 9.28 4 80 5 83 6 80 3 9.25 水 225 破坏荷载(Fi),kN 80 抗强度(Ri),MPa 压(Ri=Fi×强1000/A,其中度 A=1600mm2) 代表值,MPa (计算方法见PPT)
水泥检验项目合格性评定:
50 50.6 54.4 50 51.9 50 51.15 (1)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水泥的凝结时间符合要求。依据GB157-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对P.042.5水泥的技术要求: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该实验初凝时间为140.2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00分钟,该试验终凝时间为203.22分钟,所以符合要求。
(2)水泥胶砂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符合要求。依据胶砂强度:28天抗折强度9.28≥ 6.5、抗压强度51.15≥42.5(实验数据结果不小于以下表中数据)。
品种 P.0
实验二:土的压缩试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的压缩实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空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既压缩曲线――e~p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的压缩系数a1-2 ,判断 土的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
(1)试样初始孔隙比: e0 =(1+WO)Gs PW / PO -1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 ei= e0-{(1+e0)△hi }/ho (3)土的压缩系数: a1-2 =e1- e2 /P2-P1=- △e/△p (4)土的压缩模量: Es1-2=1+ e0/ a1-2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设备:
(1)、固结容器:环刀、护环、导环、透水石、加压上盖和量表架等。 (2)、加压设备:杠杆比例1:10。
(3)、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 (4)、支架。 2、实验数据及结果
施加压力等级kPa 50 施加压力后百分表读数 5.659mm 强度等级 42.5 抗压强度 ≥42.5 抗折强度 ≥6.5
100 200 400
3、实验成果整理(见下页表格) 5.288mm 5.009mm 4.726mm 试样初始高度H0= 20mm 试样天然重度γ=18.7kN/m3 土粒比重Gs=2.7 试样天然含水率w0=25% 试样初始孔隙比e0= 百分表初始读数h0= 试验所加的各级压力(kPa)p 各级荷载下固结变形稳定后百分表读数(mm)hi 总变形量(mm) hi=h0 -hi 仪器变形量(mm) Δi 校正后土样变形量(mm) Δhi= -hΔii=h0 -hi -Δi 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50 5.659 2.228 0.122 2.106 0.297 100 5.288 2.599 0.220 2.379 0.236 200 5.009 2.878 0.275 2.603 0.186 400 4.725 3.162 0.357 2.805 0.141 ei 土的压缩系数(MPa-1) a1-2 土的压缩模量(MPa) Es1-2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0.236-0.186)/(200-100)=0.0005 (1+0.769)/0.005=3538 (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
答:该土的压缩类别为低压缩性土, a1-2 ﹤0.1。
实验三:水准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S3BZ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通过得到的高差计算出测站点的高程。
3、本仪器每千米往返测高差偶然中误差不应超过±3毫米。
二、实验原理: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工具: *水准仪组成
(1)望远镜:物镜、目镜、十字丝(上、中、下丝);(2)水准器,园水准器:用于整平。水准管:用于精平。特性: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3)、基座。
*水准尺
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尺垫
放在转点上,以防水准尺下没。
2、水准仪的操作程序:
(1)、粗平:调节脚螺旋,使园水准气泡居中。 (2)、瞄准:先用准星器粗秒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3)、精平:(注:如若不是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话需要进行精平)。 (4)、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3、实验数据及结果(见下页表格)
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站 编号 下下后丝 前丝 标尺读数 点尺 上尺 上后尺—高差 高差 丝 丝 号 前尺 中数 改正 后视距 前视距 后尺 前尺 视距差 ∑d 1.287 0.992 1.353 1.077 0.276 1.422 1.161 0.275 -0.068 13.5 16.9 1.234 0.960 0.274 0.135 30.4 0.839 1.456 0.914 1.530 -0.616 0.991 1.604 -0.61 -0.067 8 15.2 14.8 0.823 1.442 -0.619 0.152 30 1.669 1.215 1.752 1.284 0.468 1.842 1.357 0.47 -0.071 17.3 14.2 1.638 1.166 0.472 0.173 31.5 1.168 1.290 1.246 1.372 -0.126 1.324 1.453 -0.12 -0.072 4 15.6 16.3 1.135 1.257 -0.122 0.156 31.9 Σ 123.8 0.005 0.002 0.003 -0.278 高程 1 13.650 2 12.965 3 13.3 4 13.168
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一、全站仪的特点:
(1) 有大容量的内部存储器。
(2) 有数据自动记录装置或相匹配数据记录卡。
(3) 具有双向传输功能。不仅可将全站仪内存中数据文件传输到外部电脑,还可将外部电脑中的数据文件或程序传输到全站仪,或由电脑实时控制全站仪工作。 (4) 程序化。存储了常用的作业程序,如对边测量、悬高测量、面积测量、偏心测量等,按程序进行观测,在现场立即得出结果。
二、全站仪的构造:
提手,提手国定螺旋,粗瞄准器,物镜,显示器,电池,下对点器,水平制动螺旋,水平微动螺旋,显示屏上得按键,基座,调焦手轮,目镜,坚盘制动手轮,坚盘微动手轮,显示器。这是长水准器,园水准器,三个脚螺旋。
三、全站仪的安装:
将对点器的圆圈中心对置测站点的中心,接着用园水准器进行粗略整平,使园水准气泡居中的方法是,先用两手的拇指与食指,同时对向旋转一对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到第三个脚螺旋与园水准器中心的连线上,然后再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四、全站仪的测量结果:
测量项目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坐标测量
测试结果 98°12′21″ 6.255M 12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