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基于大学生学习动机视角

试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基于大学生学习动机视角

来源:测品娱乐
学校管理 20l5.O8 试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基于大学生学习动机视角 文/蔡晶晶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的深入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应然的越来越高。教育无时无刻的体现着人 主体性,学生也追求着自身的全面发展。然而,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虽然在不断创新,从传统教学到现在的多 媒体教学,但是教学质量和效果却不尽人意。诚然,能站在大学讲台上的教师其学历基本可以胜任所在学校的 教学任务,可是为什么社会上依然流传着现在的大学教育远不如以前呢?带着问题,笔者从高等教育心理学理 论知识中的大学生学习动机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 质量。 关键词:学习动机;大学教学;能力提升;高等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 一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198—02 、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 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有助 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理论。 那么大学教师如何通过学习动机理论去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所要揭 主动提问。老师都埋怨现在的大学生出了问题。可是,仍然有一些 热门老师的课堂,学生挤破头的去报名上课,着有事为什么呢?所 以,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提升,要从学生的不能一直自讲自 听。除了大学扩招以来,学习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达不到的相应的 需求的原因,还有就是学校领导缺乏教学方法的改进的意识,课堂 教学一直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 2、大学课堂教学缺乏互动 大多大学课堂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基本没有学 生参与。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空泛,仅有知识目 示的一系列规律,从而为教育质量服务?首先就要分析学习动机的 感念、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 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表现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信念等学 习愿望或学习意向,是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 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构成,学习需要也就类似高等教育的产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同样,在这样的大环 境里面,学生对知识的也是存在需求的,曾经,“书本就是学生的 世界,而如今,世界就是书本。”所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更加 多远化。在进行教育投资以后,作为投资者,自然会有回报的期 待,所以,教育投资者的主体即学生和家庭就会有学习期待。在这 知识经济时代,实力的竞争就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面对就业的压 力,也承担着教育费用的压力,大学生学习期待会更多样、更 直接。 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标,即使有了能力目标,也仅仅停留在教案上。忽视大学生的创造 力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不谈论批判性思维,所以,大学生 说大学课堂没意思主要在于课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 PPT上展示概念、定义、定理,而与本课程相关的最新案例和最新 动态却未曾提及,尤其是文科类课程,除了发展史和中外比较研 究,还应该注重领域内最新动态,最新动态也是跟学生互动的最好 契机和素材。然而,我们经历着的大多数大学课堂就是大学生上课 不停地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严重缺乏学习的自觉意识、学习的欲 望和好奇心,何来创造性呢?也有学者研究过大学公在共基础课 (英语、计算机、政治、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其学习自主性发挥的 程度如何,结果表明,选择“充分发挥”的学生在8%一3%之间, 选择“基本没有发挥”的计算机为47.3%、高等数学为5%、大 学英语30.6%。所以,从简单调查就可以看出,大学课堂在教学 大学生是个主体,是个主观能动的主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 说,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学者曾经做一个开放式问 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不同的需要达到830多种,同时也是的 一互动这一块做得很不理想,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互动和民主的交 流。除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还有就是教师不懂用教育心理 学去“备学生”,只有在充分的了解班级学生,才可以采用适当的 教学方法。 3、教学内容单一的课堂教学 提的是,种类最多的是学习动机这部分。例如,有的是为了自己 的理想、走出大山、出人头地;有的为了光宗耀祖;有的是报答父 母多年的辛勤养育;有的为了满足自尊心和求知欲,提高自己的综 合能力;有的是为了下一代,比如遗传因素;有的是个人强烈的学 习兴趣和欲望;有的是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不想踏人社会;有的是 报效祖国和奉献社会等等,所以,这就是大学生学习动机多元而复 杂的表现之一。 二、目前大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大学时一个培养具有高深学问、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人的 场所,理论上大学的教学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具有创造性的课堂, 但许多大学教师却将其简化为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深 深的打上应试教育模式的烙印。教学模式关注单一的知识理论的传 授,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发散思维以及创造性的培养,也应为应试教 育模式是: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大 学课堂的现状就是:没有讨论与师生对话,没有相应的案例,没有 领域内最新的动态和前沿知识,没有实践机会,没有实操练习。所 1、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手段基本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方 法多为讲授教学,课堂形式基本上是教师不停地讲“PFrr”,学生开 心的玩手机。部分大学教师也在女里讲出高质量课,备课下的功夫 很多,可是课堂上还是吸引不了所有的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发言、 以,现在大学教育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就在于教师备课不用心,习 惯性的去下载现成的教师课件,教师的懒散造就了课堂教学的单 乏味。 (上转第197页) 一、作者简介:蔡晶晶,女,汉,河南信阳,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1 98 学校管理 2Ol5.08 因,并要求家长配合工作。 3.关于在引导探索过程中的几点注意: 3.1保护学生隐私原则。 消极小团体作为班集体的组成部分,它也是班级发展的产物, 而且教师不能低估它的影响,这并不是成员间简单的一加一,往往 会产生合力。因此,教师在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时,一定要重视削弱 这些消极小团体的负面影响,并努力采取措施引导它们对班集体产 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建筑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郑立平,陈玉宏.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M].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11年. 教师对于消极小团体的引导探索时,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 现在很多教师有很好的记录文本的习惯,如定期写教学Et记(班主 任日记)或者教学案例的分析等,这时候就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尤 其是问题学生隐私的保护。比较好的方法是:涉及到学生个人隐私 的教育内容,一般不告知非知情者,尽量不留书面材料;如果教师 认为是典型案例做记录的,一般要匿名,如果匿名记录后仍然带有 较强的学生个人特性则应事先征得学生同意为好。 3.2引导过程会出现反复性。 [2]陈晓华.今天怎样爱学生——师爱的智慧与艺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而中职学生一般自控能力较 差,因此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引导教育过程会有一定的 反复性存在。如果学生的行为多次给班风带来不好的影响,教师应 该及时提醒他,但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要在肯定他前期努力的前 提下,轻轻地提醒;决不能用“怒其不争”的狂风暴雨来打击他。 事实上有些学生在无法控制自己而再度违纪时,内心会有痛苦、内 疚、惭愧等复杂的情绪,这时候教师如果表现出“你太令我失望” 或者“我教不好你了”,那么有可能会让他彻底放弃改变,觉得 “反正你们都觉得我是个坏孩子,就让我坏下去吧”。 [3]陈晓华.做一个魅力班主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卑. [4]史爱华.班主任工作典例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5]卢尧,何泽艳,谭建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中消极型非正 式群体的影响和教育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2014(27). [6]刘景才.班级“小团体”的形成及其引导[J].人民教师 论坛,2oo8(6). (下接第198页)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大学教师教学的启示 1、教师应注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就要揭示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规律,例如, 大学生如何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怎样发展大学生的智力和能 生的学习质量。 3、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师从高等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一系列规律就可以看出,提高 教育教学能力,就要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理论,去指导实 践。所以,教师要具有正确的角色意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力、如何提高大学的情商和逆商,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如 何处理人际关系等。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 动力或动因,所以,大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注重激发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作为意识指导, 者,更是人生的导师、生活的朋友,教师要在课堂中建立平等的师 生关系,而非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敬而远之。同时,教师要明 白,课堂的氛围重要性。课堂氛围反映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密 切程度,也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灵感性。教师在授课时要创造 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学习需要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 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告诉学生,在课堂没有对错之分,只要你言之有理即 可以增强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若科学的激发学的学习 动机并使学生慢慢的形成正确的动机,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 康发展和学习效果。诚然,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学习需 要是学习动机主要的心理因素,实质上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 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这种要求一旦被学生意识到,就以学习 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以,第一 步就是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要阐明它在知识体系中和生活中实 际运用,这样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 学习需要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就决定力大学教师要适时激发学生学习 动机。 2、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 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使其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同 时要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合作和分享信息的意识,例如分组讨论、分 组搞研究,要尽其所能的去合作同时要学会分享个体所拥有的信息 素材,使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美国]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4:7. 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 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 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哲学 当中就注重学生主体的活动,即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么学生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活动是学生 [2]姚本先 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94. [3]韩旭华,张乃钲.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3001(2). [4]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等 教育研究,2014,(5). [5]韩洪文,田汉族,袁东 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表 征、原因与对策[J].获育研究. 2012.(9). 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健康的品德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的各 种活动,通过实际有效地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学 1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