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教科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第五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0 ℃ B.10 ℃ C.40 ℃ D.100 ℃ 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 A.钢铁 B.玻璃 C.蜡块 D.沥青 3.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第4题图)

4.如图是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其中雾的形成是(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5.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 )

A.水发生汽化 B.水蒸气发生液化 C.水发生凝固 D.水蒸气发生凝华

6.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

1

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8.2016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9.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 )

T

A.T=t+273 B.t=T+273 C.t=273 D.T=273-t

10.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下,能杀死病菌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 C.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 D.防止水蒸气液化

(第11题图)

11.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2.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2

B.“雪景”是卫生球凝固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二、填空题(第19题2分,其余题目每空1分,共18分)

13.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______图是寒暑表,在甲、乙两图中分度值较小(精确度较高)的是__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_℃。

(第13题图)

物质 酒精 水 水银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78 100 357 (第14题图)

凝固点/℃ -117 0 -39 14.2016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________℃,当时气温为________℃,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________。

15.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16.夏天,老师建议不要将冰冻的瓶装矿泉水放在桌子上,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瓶的外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水滴会弄湿书本。学生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17.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_____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______减小而降低。

18.同志曾用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19.小宣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________。

t/℃ T/℃ 55 48 60 52 65 56 70 60 75 80 68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7分,共28分)

20.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第20题图)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要继续________热。 21.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而形成的。

4

(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1题图)

22.请参与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第22

题图)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5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水泥桥面结冰了,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________;

某同学上网“百度”“盐水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见表): 盐水浓度(%) 凝固点(℃) 小于0.1 0 2.9 4.3 11 15 23 23.8 25 26 36.3 -1.8 -2.6 -7.5 -11 -21 -17 -9.4 -1.8 0 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地还原了游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9分,共18分) 24.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朋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第24题图)

2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线均匀但刻度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 ℃,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

6

(1)如果实际气温为20 ℃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7

第五章达标检测卷

一、1.A 2.A 3.D

4.B 点拨: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B 点拨: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浴室镜面“模糊”,这是因为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

6.A 点拨:小林同学打开电风扇,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而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感到凉快,利用的是蒸发(汽化)吸热。冰雪熔化成溪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熔化吸热;“白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分析可知,只有A项中现象吸热,故选A。

7.A 8.A 9.A

10.D 点拨:当冷的平面镜放入温暖且水蒸气非常多的口腔内,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平面镜上,导致医生看不清口腔内部情况。给平面镜加热一下,可以防止水蒸气液化。

11.D 点拨:由题知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故其熔点为55 ℃,则55 ℃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完),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

12.D

二、13.乙;甲;38.5;-7 14.-40~50;-16;酒精

15.凝华;熔化 点拨:刚取出的冻鱼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鱼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故该过程的物态变化为凝华;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16.液化;吸收 点拨:瓶的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壁液化形成的。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凉爽。

17.蒸发(或汽化);水蒸气;大气压

18.放出;不变 点拨:冰是晶体,水变成冰的过程是凝固过程,凝固过程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8

19.0.8t+4 ℃

三、20.(1)热胀冷缩 (2)乙 (3)0;6 (4)不变;吸

21.(1)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化 (2)水重新沸腾;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点拨:(1)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 ℃时,温度不再变化,之后是水的沸腾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98 ℃。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这是从瓶内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看到水重新沸腾。

22.温度;与空气接触面积;空气流动快慢;物质的种类;酒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

23.熔点;当盐水浓度低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当盐水浓度高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高;-2.6 ℃

点拨:在道路上撒盐,让冰在更低的温度下熔化,是利用“冰上撒盐后使冰的熔点降低”来除冰。分析数据得出:当盐水浓度低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当盐水浓度高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高。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为4.3%时盐水的凝固点为-2.6 ℃,即此时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6 ℃。

四、24.解:(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2)冰柜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100

25.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t1= ℃=

95-5

10

9 ℃。

20

实际气温为20 ℃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t20=10 ℃+5 ℃=23 ℃。

910

(2)设外界的实际温度为t,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则9×(t-5 ℃)=t,则t=50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