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深化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学生以后的几何图形的学习有很大作用。
我在教学中充分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演示每个物体的运动方式,生动形象为学生展示了每个物体的运动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掌握了知识,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密切联系起来 教学中,我让挨着窗户的同学把窗户推过来关上,再让同学将自己桌面上的书从左边推到右边,并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表示刚刚窗户、书的运动方式,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像这样的运动现象,从而让学生感受这种直直的运动方式就是平移,学生认识了平移。 在此基础上又出现驴拉磨的情景,让学生用手势表示驴的运动,看看这个驴的运动是不是平移现象,学生判断出不是后又拿出准备好的大风车,让学生观察风车的运动,同样让学生用手势表示风车的运动,让学生判断这又不是平移现象,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这种现象是另一种运动现象旋转。这样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兴趣浓厚。 2、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让数学学习“动”起来 这一节课为了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概念,我尽量鼓励学生用手势和自身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让他们用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路线,使学生在活动化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形象性的矛盾,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数学知识“活”起来
教学中,为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升旗、火车在轨道上运动等平移现象,以及大风车、转椅、旋转木马等旋转现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真实情景再现,真正让数学知识“活”起来了。
4、将问题游戏化。情景化,突破难点教学
本节课的重点是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知识点划分,由浅入深,将问题游戏化、情景化,我设计了小猪回家和小兔一起搬木头的游戏,很自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点的移动。首先,小猪一个人回家要走多少路,理解一个点的移动,然后出示小猪小兔一起版一根木头,判断小猪和小兔谁走的的路长一些?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又让学生讲注意力引向点的移动,这样在进行图形的移动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5、优缺点
优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的理解新知,力求体现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枯燥的数学概念在生活实际中加以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应用意识以及数学的语言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转换数学思想方法。
缺点:忽略了个别学生,没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于学困生还缺乏指导,在学生活动时,应该多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对学生 出现问题要做出及时的指导,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丰富,没能调动全班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