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每空1分,总共10分)
1. 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
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2. 环境保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3. 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
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4. 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
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5. 标准四类。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
6. 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
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7. 各级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
治实施监督管理。
8. 环境保,是指调整 因 、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
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二.不定项选择题(前五题为多项选择每题4分,后十题为单项选择,每题2分,总共40分)
1、以下哪些是行为人承担违反环境保的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 BC )
A、 行为违法
B、 行为有危害后果
C、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D、行为人有过错
2、我国环境保护可采取的手段有( ABCD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科学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3、下列关于“三同时”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BCD )
A.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但不一定要同时投产使用
B.“三同时”制度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
C.在建设项目正式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初步设计中的环境保护篇章,经审查合格后,才可以纳人建设计划
D.在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和使用前,建设单位只有在自身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了严格检查并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人生产和使用
4、市、县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 AD )。
A.由市、县决定
B.由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C.由省级决定
D.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在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5、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BCD )
A、赔礼道歉
B、排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恢复原状
6、我国环境保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B )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7、关于征收排污费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的?( B )
A. 达标排放者需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放者须缴纳超标排污费
B. 达标排放者需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放者即为违法,由环保局予以罚款
C. 达标排放者无需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放者须缴纳超标排污费
D. 达标排放者无需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放者即为违法,由环保局予以罚款
8、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 D )责令停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A.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
B.建设项目的计划部门
C.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
D.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9、对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责令停止、关闭由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B.责令直属的企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批准
C.对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单位的罚款决定,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D.责令停业、关闭由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决定
10、下列关于环境民事责任的表述是错误的( B )
A. 环境民事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
B. 环境民事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
)
D
C. 若行为主体能证明环境污染是受害人自我致害,则可以免除环境民事责任
D.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须有危害环境的行为、损害环境的事实存在,并且损害环境的行为与损害环境的事实有因果关系
11、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12、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 B )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投产阶段
1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保法》中哪项原则的具体体现?(A)
A. 预防为主原则
B. 防治结合原则
C. 公众参与原则
D. 环境经济责任原则
1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 )
A.基本国策 B.基本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15、环境保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C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目标责任制度
三、判断题(每题1分,总共10分)
1、环境保中的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大类。( 对 )
2、环境保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对 )
3、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和限期治理对象。( 错 )
4、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即可,不需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错 )
5、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划分的。(错 )
6、行政处分是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者实施行政处罚时,作为处罚轻重和免予处罚的各种情况。(错)
7、警告是最轻的行政处罚形式,只能单独适用。(对)
8、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变化或者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时,需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履行变更登记手续。(对)
9、我国现行环境保,对故意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一般都规定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过失行为,在一定条件则规定不予追究。(对)
10、环境保的溯及力是指环境保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有效力的问题。(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总共20分)
1、在环境保中对环境是如何定义的?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根据水体的使用目的将水域功能划分为哪五类?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4、环境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是什么?
五、论述题(20分)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试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我过实行对环境管理带来了哪些作用,同时结合你的体会提出其中有那些不足并尝试提出相应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