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
白金峰 李海博
阜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当前,城市景观格局、城市化进程、生态设计等方面已成为生态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人们在分析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规范城市发展要求,在景观格局的重建和改造过程中,全面考虑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景观生态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TU984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810(2015)24-0168-01
1 导言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应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对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合理的城市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现状分析,仍存在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意义在于空间合理组织与生态良性循环,就城市而言,即是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与建设高效、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环境可分为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区域整体环境。形成多层次、组团式发展的新格局;相对集中建设,合理控制中心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调整与完善城市布局,推动郊区城市化过程,合理归并和建设农村中心村,形成城镇体系格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人类与自然共存,实现共同发展,将传统文化延续;利用人工进行自然改造,增加自然区域、种类,实现自然景观多样化;将自然景观的原始形态进行保护,并延续自然景观的发展;保持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的发展;建设环保的生态环境,大规模进行绿化建设,使自然生态环境增加,绿化城市;保护环境,将遭到破坏及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的区域进行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环境的破坏情况;将城中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促进二者相结合的状态。
3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3.1 城市景观的格局研究
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大多以人为活动为主的景观类型,受限于该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要求,与其他生态系统和景观比较,在时空格局和组分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近年来,我国城市景观和城郊景观的整体格局研究备受关注。城市景观凭借其强大的辐射和渗透力不仅决定了其本身的结构和格局特征,还影响着周围其他景观。所以,在对城市景观格局具体实例的研究时,要将城市景观与周围环境的景观类型,尤其是对其影响较为敏感的景观作为整体共同研究。这种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对比理想自然景观,来阐明城市景观对周边景观格局的作用效果。而在特殊的城市化边缘区域,因为城市景观缺少集中统一的核心区域,大多会形成了一个城乡混合景观。
3.2 城市景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城市景观作为特别的景观类型,在构成和特征方面与周围其他景观有本质不同。高强度人类活动和发展历程,使城市内的动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拥有显著驯化特征。近年来,城市景观生物的保护研究备受重视,主要目的为:通过城市内生物种类、结构和行为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研究,为总结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高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改善生态结构质量,促进城市生态工作的发展。
3.3 城市景观的生态合理性研究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等存在的不合理性不断积累,致使生态矛盾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就会暴露出来。所以,按照现代人居建设要求,对城市
168 2015年24期
景观的生态合理性研究,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对推进城市发展,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4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措施 4.1 确立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整个规划工作的导向,在开展具体规划工作前一定要确立好工作目标。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根据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和城市实际情况。整体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目标应该从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安全、舒适和便捷。通常我们将规划目标分为三种:首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次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最后,针对目前景观格局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景观结构的调整。
4.2 加强对城市景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们应遵循生态学原理,通过运用现代景观的设计方法逐步完善城市景观的生态系统,遵守生命规律,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免于或少受人为损害,这是实现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可持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植被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充分体现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痕迹,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如:大家众所周知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滩”的创新设计理念,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减少人为影响,使人能够充分感受到自然的一面,形成了和其他城市公园的不同景观。
4.3 合理布局城市绿地
首先要考虑城市绿地的布局工作,当前对绿地布局处理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以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为基础的布局模式,这种布局模式主要是先在绿地内选择合适的区域布置斑块,然后把这些斑块通过廊道连接起来,最终构成一个整体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斑块的类型有很多,城市内部的一些公园或居住区内的绿地都可以作为斑块来进行处理,对于这些斑块的大小和布局则需根据城市内具体的现状进行合理规划,使这些小斑块能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果;廊道的修建主要是为了把这些分散开来的斑块连接起来,而连接的廊道主要的组成有一些河流等水源,进而使这些斑块更好的发挥生态功能,为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的减弱起到相应的作用。
5 结论
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能够将生态理念进行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还能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将城市结构、布局、经济等进行科学规划,增加城市经济效益、增加空间结构规划的合理性。因此,要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继续合理运用,发展具有可持续的城市,使城市规划管理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逐渐走向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李抒音.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3(5):74-76.
[2]张旭.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规划[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