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绿色学校”总结

“绿色学校”总结

来源:测品娱乐


贵阳十三中创建“贵阳市绿色学校”工作简介

根据我市关于开展贵阳市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努力使学校成为环境育人、文化立校、建设文明、绿色、魅力、书香校园。争创“贵阳市绿色学校”。

一、学校概况及组织管理

1、学校概况

贵阳十三中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头桥辖区金鼎山间,遥望黔灵山麓,校门前市西河,校园内环境幽雅,学校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36亩,校舍面积6715.79平方米,全校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60%以上,有教学楼、综合楼、体育用房及辅助用房。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拥有室外标准篮球场2个、200m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羽毛球场1个;普通教室26间,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综合电教室、学术报告厅、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厅)11间,图书阅览室3间。

2、领导重视,创建计划。

我校成立了创建“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按市级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的内容,分工负责“绿色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

我校“绿色学校工作”在领导小组组长的主持下分三块进行。一是由德育处主任主管的环境教育活动、卫生教育。二是由总务主任具体负责的环境绿化工作、学校硬件设施建

1

设。三是由教务处、教科处主任牵头,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积极鼓励全体师生参与学校规划,共同制定学校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使环境教育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并写入学校学年工作计划,使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生态环境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要求各部门认真落实“绿色学校”创建的责任,在工作中做到“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投入专项资金,以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保障“绿色学校”建设工作经费

学校将“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经费纳入财务预算,保障此项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我校无将“绿色学校”创建经费和环境教育经费挪用的情况,2004年到至今,学校共投入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建设和教育经费20万余元。此项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学校环境校园绿化、环保卫生、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和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所需费用。

4、各教研组、处(室)将“绿色学校”建设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对建设“绿色学校”工作的领导,在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学校各处(室)自觉将“绿色学校”建设和环境教育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内容、写入处(室)工作计划,教务处、教科处要求各教研组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绿色学校”工作,和环境教育作为教研组的重要工作内容,写入教研组工作计划。

2

5、生态文明教育培训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各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开展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手抄报比赛;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节水节电活动,杜绝了长明灯等现象。并在各年级开设了生态文明课程,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6、档案管理

我校历来重视档案管理相关资料、上级有关文件、学校计划、总结、师生参加相关活动、培训情况资料、照片等都及时整理、编目,存入学校相关档案和“绿色学校”创建档案,保证了档案的完整和有效利用。

二、我校环境保护教育及教育成果

1、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知识中的渗透

我校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为在学生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如:化学学科渗透和生物学科渗透,我们要求教师善于研究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机、有理,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另外,在部分学科的部分考试卷中,我们还加入了一些环境保护的题目,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检测。

2、在校园中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1)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我们通过宣传栏、手抄报等形式用文字和图片向全体师生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爱护身边各种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3

(2)在国旗下讲话中,安排环境教育专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宣讲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倡议,号召师生关注环境保护。

(3)利用班会和团队活动,开展环境保护知识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了解,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4)我校团委在校园内开展了“清除校园黑斑”的铲除校园口香糖痕迹的活动。

(5)思教处、团委每周定期组织团员青年对学校进行常规性的扫除。

(6)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并要求教师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7)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珍惜水源等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保护“两湖一库”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9)为减少白色污染,学校规定教职工和学生只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并倡议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10)把“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内容写入我校学生文明公约,并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内容。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节水节电活动,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

(11)2007、2008年暑假,我校和贵州省林学会组织了贵州独山、贵州赤水“中国林学夏令营”活动。

4

3、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1)政史地组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南明河保护的研究性学习。

(2)语文组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节水保护和敬畏生命的研究性学习。

4、我校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实践活动

(1)自2007年以来,我校陆续组织了各种环境保护知识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

(2)组织学生会收废旧电池和各种纸张、饮料瓶。并将其作为校团委的一项常态工作加以督促。

(3)2008年1月——2月,我校团委联合头桥团工委及下属支部联合开展“爱心促和谐”主题活动,此活动的目的是让我校团员青年在贵阳五十年不遇的凝冻天气里伸出自己的手,为辖区里的孤寡老人、五保户送去凝冻天气的一丝温暖。我校团委此次“绿色带‘爱心促和谐’”活动得到了校领导及头桥办事处领导的高度赞扬。表达了学生我爱贵阳、建设家乡的情怀,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贵阳、建设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5、强化师生生态文明意识

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的问卷调查,及时从问卷中了解师生在创建工作中的建议和意见,全校师生为下一步创建工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我校将自我参与式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口,除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明确的规定外,更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并与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不乱丢杂物,不随地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画课桌、墙壁,在校

5

园中不大声喧哗、不破坏绿化树木和草地等习惯,培养学生时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环境教育还渗透到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

6、环境保护行为

学校经常进行各处室、教研组、年级办公室环境美化和卫生检查。为减少白色污染,学校限定教职工和学生就餐地点只能在食堂,并提倡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学校把开展“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活动作为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了改造,使污水、有害气体得到了有效控制。还组织了学生开展了“清除校园黑疤”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爱绿、护绿、植绿”活动。并且在学校设置了各种标牌,如:“请手下留情,爱护一花一草”“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等等。这些标语时时提醒师生要爱护环境为了巩固绿化效果,在师生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人护绿”的意识,做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环境。”

三、校园环境建设情况

1、我校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产生的效应

从创建“绿色学校”到学校绿化环境的进一步建设,学校不断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全校进行了重新粉刷,运动场的美化工程,教室、办公室、阅览室的改造和升级。使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限定师生就餐地点,使校园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最大程度的杜绝了校园中的白色污染。

2、校园绿化工作

6

我校对已经建成的绿化、盆景、雕塑,随时进行养护,特别是从美的角度来养护,使学校绿荫环绕,鲜花盛开。一年四季春意盎然。全校各班均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校师生形成了绿色环保责任群体意识。

3、生物园地建设

我校通过建设生物园地,进一步加大学生对于生态、泛生态、生态文明的理念,加深了学生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认识。特别是2007年和2008年我校生物园地会同中国林学会共同组织的两次生态环保夏令营,对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校园环境状况

我校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安排有专人对校教学楼、走廊、操场实施保洁,不断净化学校环境。对环境卫生管理将落实责任、检查督促相结合,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没有卫生死角,对食堂卫生安全进行有效管理,食堂符合卫生标准。校园内没有随意堆放的杂物,对厕所定期进行消毒清洗,保证干净无异味。

5、校园布局

校园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均规划合理,相关规划资料齐全,在三个区域中都有明显标志牌。

四、我校开展的特色活动

1、2008年我校获得市级“绿色学校”的称号,正在申办省级“绿色学校”。

7

2、2007年、2008年我校和贵州林学会共同组织“中国林学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前往贵州独山林场、贵州习水、赤水等地开展户外活动。使学生在户外亲近大自然,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2008年寒假期间,我校团委联合头桥办事处团工委组织学生在凝冻天气中走进所辖社区,慰问孤寡老人、走访五保户。“绿丝带‘爱心促和谐’”活动的开展,为构建和谐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出了我校团员青年应该有的贡献。

4、2008年10月,结合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契机,我校团委组织学生开展了“清除校园黑斑”的铲除口香糖痕迹的行动,再一次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5、2008年9月 我校和贵州省林学会共同挂牌,使我校成为“贵州省生物科普基地”

6、从2001年起,我校建设成为“贵阳市体育学科基地”,通过体育基地建设,我校加大对学生体育的教育力度。在学校里掀起一股师生共同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高潮。

7、08年10月24日 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演讲比赛获二等奖。

8、李文婧、向婷、陈超小论文《探访母亲河——市西河》在贵州省中学生初中地理小论文比赛中获二等奖.

9、我校获云岩区2008年度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10、我校张懿老师指导学生撰写环保论文两篇,获市级奖项。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