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

来源:测品娱乐
第39卷第12期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12月20日Vo 1.39 No. 12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Dec.20 2019doi: 10.3969/j.issn」008-90.2019.12.0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向青松(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摘要:体能训练可提升学生的速度、耐力与灵敏度等,是学生完成田径项目的基础。基于此,从高职 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现状入手,分析体能训练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技巧与优化

措施,以期提升高职生的身体素养,保障其身体健康。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体能训练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 (2019) 12-0146-02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项目较多,不同项目对学

对体能训练及体育器材的看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生体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标注重学生的臂力、 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体育器材可强化体能训练,有

短跑注重学生的爆发力、长跑注重学生的耐力等。 30%的学生期望在体能训练中接触新型器材。但在

基于此,高职院校需结合不同田径项目,对学生展

实践教学中,部分高校的体育资金投入不足,体能

开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 训练设施陈旧,学生参与兴趣普遍不高⑴。师对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掌握不足,学生体能提升

二、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 易出现偏差。技巧一、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现状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项目可细分为跑、跳、投三类,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

三者存在共用的体能训练方法,如跳台阶、长距离

力,还具有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持续跑、跑格、体前屈与Z字跑等,分别提升学生 精神的作用。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教师需在田径教 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与灵敏度等。同时,

学训练中开展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 针对跑、跳、投的特征,教师需通过有针对性的专 耐力等,使学生在田径学习中更得心应手。但在实

项训练强化素养训练效果。下面笔者从五方面入手,

践教学中,高职院校体能训练存在如下不足.影响 分析田径教学中的训练技巧。其作用发挥。第一,力量训练技巧。田径教学中的力量训练

第一,缺乏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就目前高职院 包括稳定性力量训练与爆发性力量训练两类。稳定

校田径教学而言,50%的学生参与动机是娱乐消遣;

性力量是指学生保持肌肉与关节稳定的能力,爆发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自主活动.并未 性力量是指学生完成爆发性动作的能力。其中,短 开展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体能训练,导致田径教学 跑与跳远等田径项目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下肢爆发 流于形式,学生不仅对田径运动的技巧了解不深入,

力,教师可选择高抬腿、负重弓箭步交换跳、蛙跳

也不具备充沛的体能完成田径运动,影响学生的健 等训练方法。在布置训练任务时,教师需根据学生 康成长。的体质素养,划分体质偏弱、中等与较强三个小组,

第二,体能训练内容与方式单一。田径项目以跑、 要求学生完成三组蛙跳,体质偏弱组的学生蛙跳十 跳、投为主,部分教师将跑步和跳绳作为体能训练

个,体质中等组的学生蛙跳十五个,体质较强组的 的主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跳绳等活动, 学生蛙跳二十个,这样能够实现差异化教学,提升

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体能,但训练内容与

每个层次学生的体能⑵。方法较单一,易使学生丧失参与兴趣,体能训练的 第二,耐力训练技巧。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以“95

长期效果不理想。后”和“00后”为主,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 第三,体能训练设施陈旧。有学者对体育器材

劳的能力;而部分田径项目对耐力的要求较高,学生 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北京四所高职院 难以有效完成田径学习与运动。对此,教师需加强耐

校为研究对象,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学生

力训练,根据田径项目的特点,选取相应的耐力训练,收稿日期:2019-12-06作者简介:向青松(1976-),女、湖南双峰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体育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146・凭借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 持不懈的素养。例如:在跑类项目中,可开展长时间

柔韧性与灵敏度)后,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 与素养培养需求优化体能训练的内容,为学生提供 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

跳绳或长时间间歇跑等训练;在跳类项目中,可开展 单腿连续跳、连续蹲跳起等训练;在投类项目中,可

体能训练的有效性。例如:在力量训练中,教师可 根据学生的体能,设置负重与不负重两种模式;在

开展连续拉橡皮带或俯卧撑移动等训练。第三,速度训练技巧。速度是田径教学训练的基 础,教师可拓展传统速度训练方法,引入新器材与新

耐力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呼吸特点,引导学

生采用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吸的呼吸方式,调节学生 运动时的呼吸节奏,培养学生保存体力的技巧,提

方法,调动学生参与速度训练的积极性。例如:在跑

类项目的速度训练中,传统方法包括小步跑、高抬腿 与跑格等,训练方式较枯燥。教师可引进绳梯等器材,

升学生的耐力⑷。同时,教师需创新体能训练方法,引进游戏教

组织学生进行高抬腿跑绳梯或后蹬跑等训练。第四,柔韧性训练技巧。在田径项目中,学生

学法或竞技教学法,使学生在体育游戏或体育竞技

中,获得锻炼,强化其体能素养。例如:在灵敏度 的训练中,教师可引入相反口令游戏,要求学生分

的肩、競、脊、膝与踝等部位具有柔韧性,方可准

确流畅地完成田径动作。柔韧训练的要求较高,教 师需控制学生的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与运动量,避 免学生出现肌肉紧张或韧带撕裂等损伤。人在一天

为两组,并列站成间隔一米的两排,教师面向学生, 说出相应的口令,学生需作出相反的动作,如教师 给出向右看,学生需向左看,动作正确的学生积一分,

内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柔韧性,上午十点前的柔韧 性最差,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的柔韧性最强。鉴于此,

计算两组最终的得分,选出优胜组,给予奖励。增加对体能训练的资金投入(三)为落实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方法,高职院校需加

高校教师需将田径教学的柔韧性训练安排在下午,

根据学生表现出的柔韧性,逐渐加大训练的强度, 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增强其柔韧性。强对体能训练的资金投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体能 训练场地、完善体能训练器材与设备。常见的体能

第五,灵敏度训练技巧。田径项目中的灵敏度 是指灵敏协调性,这一素养关系到其他体能的培养。

训练器材包括小栏架、实心球、独轮车、哑铃等。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可购进瑞士球、橡胶带、

常用的灵敏度训练方法为快速变向练习,教师将学 生分为若干组,每组站成一排,教师给出指令,如 急跑、急变向与急停等;也可通过指令指导学生按

滚筒与平衡板等器材,供学生训练与运动使用。丰 富的器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拓展

体能训练的方法。以平衡板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 单手支撑身体,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培养其耐力;

照站立式或蹲踞式等方式起跑,培养学生的反应能 力与灵敏协调性⑶。要求学生单脚立在平衡板上,共同组成一个圈,进 行传球,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⑸。三、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优化 措施四、结语在明确田径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后,教 师需改进体能训练中的不足,为关键技巧的落实与

田径教学中的体能训练可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人才。高职院校需结 合跑、跳、投三类项目的特点,掌握力量、耐力、 速度、柔韧与灵敏度等素养的关键训练技巧,并通

应用创设环境,提高体能训练的成效,促进学生身

心健康成长。(一) 提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过提高重视、优化内容与方法、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 营造落实体能训练的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目标。高职院校需提高师生对体能训练的认识,邀请 行业专家开展以体能训练为主题的讲座,介绍体能

参考文献[1] 郭林昊.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对策[J].

训练的重要性,并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增加体能训 练的课时,使体能训练有效落实。同时,高职院校

当代体育科技,2019 ( 15): 105, 107.[2] 李梅.高校田径教学中体能训练的若干思考[J].运动,

可组织青年体育教师参与教学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等。例

2019 ( 1 ) : 82-83.[3] 范平.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要点探析[J] •当代

如:某高职院校与合作,共同开展体育训 练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教学组训、经验交流等活动, 做好青年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对其进行考核验

体育科技,2018 (26):45, 47.[4] 郑进贵.高校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方法及提升策略[J].当

收,确保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设置体能训 练的强度与内容,发挥体育教学强身健体的功能。(二) 优化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代体育科技,2017 (4): 51, 53.[5] 王兆谦.高校田径教学中专项体能与综合体能的权衡[J].

当代体育科技,2016 ( 21 ) : 41, 43.在明确体能训练的五项要素(力量、耐力、速度、 (责任编辑:张红雨)• 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