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教学方法

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教学方法

来源:测品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教学方法 贾敏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在风景写生取景构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端正学生 眼中的景色原也是很平常的,关键在于经过他们艺术的眼 睛去构图取景时,能挖出自然界的亮点,组成耐人寻味的 画面。 二、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构图创新意识 “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就是对取景 构图的诠释。这里,所谓的理想并非是固定的审美标准。绘 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 譬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而闻名 于世。当时的肖像画流行正面或侧面为构图标准,而达芬 奇却取3,4面来构图,这就是他理想的构图理念。而事实 也证明了他的方法在那个时代是种创新,使得他流芳百 取景时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要突破思维定式,培 养学生的构图创新意识。 关键词:风景写生;取景构图;亮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 008-8881(2008)02—0099—02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 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 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问题。风景写生教学包括取景构 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 于最前端。取景可以溶人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 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绘画之别于 摄影,就是作者在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 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 是面面俱到。怎样做才不会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讲究取景 构图的技巧。 一、端正学生取景时的心态,去寻找自然界的亮点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 学生对自然界的景色很感兴趣,什么都想画,再加上一些 风景名画的影响,总想画出雄伟气魄的画来。有了这种想 法后,导致他们在构图取景时往往选取很大一个角度,里 面什么都有,对什么都感兴趣,结果完成的画面很平庸,甚 至有些空荡。这就是“什么都想画,什么都画不好”;另一种 情况与之相反,也有学生总觉得景色很平庸,没有气吞山 河的气势,引不起作画的欲望,并且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 画出来的还是平庸的作业。以上两种情况是风景写生教 学中最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此两种情况 之所以导致画面平庸无奇,前者的问题在于构图取景时过 大,而往往太大就会画不出东西来。创作经验表明,构图中 需要有一两处亮点,而这些亮点就是你想画这张画的根本 因素。把这些亮点画得精到,做到详略分明,就能达到满意 的效果。所以,取景时取大而平庸的角度不如小而精美的 角度,而且小角度更能让学生倾注全身心的注意力。在把 亮点作为主体的同时,结合其他东西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衬 托,就会把主体表达得更完美。而后者的情况是孰不知“成 不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是种不错的选择”,这就是认识 上的错误。譬如:凡高的《卧室》一画,以生活中看似简单平 凡的小角度为对象,把床、地板、墙等关系表现的淋漓尽 致。大自然中一些不起眼的树木、建筑等都可以作为做画 的对象,关键在于作者怎样观察。如:西斯莱的《塞纳河小 景》,把很平凡的岸边、树木、流水、游人,加之于光感的处 理,使得画面是那样的微妙和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感 慨为什么画家之谓画家而不是我们的时候,是否想到画家 收稿日期:2008—03—24 作者简介:贾敏(1979一),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世。社会发展至今,肖像画的构图并不局限于正面、侧面、 3,4面,每种派别、风格都有自己的构图标准。社会在不断 发展,美术创作作为一种意识活动也得有创新精神。当然, 要突破传统和已先人的理念产生与众不同的新意,对大多 数画者来说还很难,有些画家倾注毕生精力于这方面也未 能如愿。这一点与个人的艺术修养、耳濡目染等分不开。现 今的美术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背会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 等构图框式作为风景写生的手段,而是应该让学生清楚构 图的理念——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思维定式状 态,这就是素质教育在美育中的体现。 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鼓励创新思 维。绘画中的思维定式是指业已牢固地存在于画者的脑 中,并且时刻影响着画者的绘画意识。这种意识在构图中 的体现就是某种固定的方法或框式。譬如:在素描构图中, 平常大多数人都会受到构图要靠左或靠右、头朝的那边五 官旁要空一点等观念的影响,结果往往形成画面的“四平 八稳”。这种苏派模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每每初学者都接 受此模式的教育,很容易落人这样的俗套,消磨他们的灵 气。当那些幸运者做出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构图及习作时, 他们就会惊奇地感到一种灵感的发掘,这就是作画者的乐 趣。现如今,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以然”,教师只强调怎样画,只要照这样就能画出好效果。 以某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不仅消磨了学生的灵气, 更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某种思维定式。俗语讲:画无定 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而且明白 现在所学习的仅仅是适合初学阶段,此方法旨在培养基础 能力等。在风景写生教学中,课本中所界定的完美构图 (如: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能起到一定的 促进作用,在教学中不应全盘否定。但作为教师,不能强行 灌输某种构图方法,而应清醒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 念,努力去创新。谈到了创新,就得说说何谓“俗套”。平时, 我们所谓“俗套”的构图,就是指平常人脑中的“完美构 图”,那种构图取景往往把什么东西都画得很完整、四平八 稳。这样的构图在大多数人脑中已形成思维定式,成为一 种构图的审美标准。如果你是有识之士,你就会觉得这样 的构图、这样的作品不能引起你的冲动,因为看得太多了, 一千张也只有一种感觉——四平八稳。譬如:在风景写生 中,将房子、树木、桥等因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也没有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视、平视、俯视的区别,这样的作品在视觉冲击上就变得很 弱。然而学生们碰到这样的景色,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开始 构图,几十个学生一个样,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了。所以 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 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 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引发创 造性思维。 完美构图的同时“残缺”构图也是一种美、一种悬念。所以, 进行世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作赏析,可以积累学生 多元化的构图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并为他们 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定式来评价学生的作 品,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促使学生多观察、多 思考、多进行小构图,尤其是对同一景色进行不同的取景、 不同角度、不同空间透视等关系的观察与构图,从而开拓 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风景写生的构图很难,要画出新、 奇就更难了。我们的教学是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在进 行取景构图训练的同时,学生的绘画意识与创造意识也能 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教会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构图方 法,鼓励自由创作。学生产生思维定式的另一原因是对于 优秀作品欣赏、理解得太少,限定于教师所给予的范围之 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定的审美标准。在风景写生教学 中,教师应加强对各时期世界名画名作及风格的讲析。譬 得以培养,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如:莫奈的《阿根德尔桥》一画,画中的桥只是画了桥头一 段,并置于画面右上角,而空出一片空间用于对河水及帆 参考文献: 船的描绘。帆船又有一部分在画面之外,给人以强烈的空 【1】雷务武.素描风景入门【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 间变化。这时就要引导学生看这画的构图,去想一座桥在 【21黄顺良.风景速写【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只看到桥头与看到整座桥的区别,使他们联想自己置身于 【3薛欢.风景写生【3JM】斌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这样的景色中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追求 (上接第92页) 绝不应该是教案的简单替代品,而应是教案的延伸与发 频代替录象,那就完全可以用简单的幻灯、投影器、录象机 展。如果让“电子教案”成为课堂的主角,那又是教学中的 和黑板代替,而不必非要用CAI。 一个悲哀。所以CAI一般应定位在“辅助”上,是一种教学 3.个人制作与资源共享的问题。有的学校一想到上多 的辅助手段。一般来说。教学是由电脑、学生、教师、课件构 媒体课,就要求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实际上,通过制作课件 成的人机系统,用CAI来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是一种重要 确实能提高教师微机操作水平,但课件的制作是一个费时 的手段,是教师一节课施教的重心,并不是随随便便只作 又费力的过程,一个人很难完成政治课教材中的所有 为一种点缀或是电子板书应用工具。它需要我们引人更多 课件的制作。教师如果把过多的精力用于课件制作上,势 的便于学生理解的各种材料等内容;另一个极端就是,有 必影响其它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在教学 些教师认为多媒体课没有必要保留板书。须知,政治课教 中合理地应用教学软件,而不是自己编制软件。因此,教师 学要始终围绕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展开,千万不能忽视学 间要注意对课件的交流与共享。这样,既可充分利用课件 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政治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研 资源,又能帮助发现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和提高。另外,现 究问题的过程中,应适当出示板书,这有助于帮助学生理 在网上的CAI教学资源很多,有很多现成的优秀教学课件 清思路、总结和巩固知识。 可供大家下载使用,这就是资源共享——互联网的好处。 2.大量使用和适度使用的问题。由于CAI教学效果明 显,其使用频率也大大提高。这样,学生长期处于视觉疲劳 参考文献: 状态,会失去对音像画面的感受力,或沉浸在声画之中而 【1】王生保,戴贞明.浅谈多媒体教学【J】.井冈山医专学 忘记对理论的体会。所以政治思想课在运用CAI教学时一 报,2001,(6). 定要讲究“适度”原则。就目前政治教学本身来说,一是硬 【2】王凤娇,赵近芳.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J】.湘潭大学 件设施不足,不可能全校几十个班级都到多媒体教室上 社会科学学报,2003,(2) 课;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于多媒体教学。一些政 [31k ̄世荣,骆颖.谈多媒体教学的几个问题【J】.物理通 治多媒体课件,只是使用计算机代替黑板板书,用电脑视 报,200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