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运动场上,运动
员用头“顶回”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运动员感到头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左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运动,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具有惯性引起的。
3. 如图所示,小华用一只空牙膏壳做实验,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先后放入同
一杯水中。前后两次牙膏壳受到的浮力F甲_________________F乙;两次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_____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 如图(a),(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
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Pa____________Pb,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力
Fa_________Fb。木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a _________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5. 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杯内烧水没有溢出,g=10N/kg)。则: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____N,将A缓慢提起直至将底部拉至水面的过程中,烧杯对台秤的压强__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为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它们都是通过观察玻璃管内
液柱高度的变化从而知道所测物理量的变化,其中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自制气压计。
第5题图 第6题图
二、选择题(本题8小題,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龙舟比赛时,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湖水 C.人 D.龙舟 8. 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并严重变形。下列有
关这一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上“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气压
B.伞面被向上“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气压 C.伞面被向下“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气压 D.伞面被向下“吸”,因为伞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气压
9. 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甲图),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
桌面上(如乙图),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10.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 > F2 > F3 B.F1 < F2 < F3 C.F1 = F2 = F3 D.F1 > F2 = F3 11. 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m2A.m ρ1 1
m1B.m ρ1 2m2C.m ρ2 1m1D.m ρ2 212. 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81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酒精=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 悬浮, 1.0×103kg/ m3 B. 漂浮,0.92×103kg/ m3 C. 下沉, 1.2×103kg/ m3 D. 漂浮,0.90×103kg/ m3 13. (双选)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1.0×103kg/ 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B.圆柱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C.圆柱体的重力为9N
D.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Pa
14. (双选)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
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A>F浮B>F浮C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F ′B=F ′C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作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 如图所示,在游泳池的底部和侧壁,铺满了面积相等的小瓷砖,请画出水对A、B两瓷
砖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17题4分,18题8分,19题6分,共18分)
17.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
轮,并挂上钩码。 甲 乙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_____________ ;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
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________(填“挤
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
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
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
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这种研究
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法。
(2)对比甲、乙或者_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此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木板代替海绵,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小华用U形管压强计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U形管压强计_____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 连通器。
(2)小华用U型管压强计和一大烧杯的水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1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
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要判断探头承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主要是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选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做了如图
2所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 。他的结论对不对?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本实验可知,ρ水____________ρ液(选填“>”、“<”或“=”)。 五、综合应用题(20题9分,21题9分,共18分)
20.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边长为
10cm ,质量为2kg;物体B的边长为20cm,质量为8kg。求: (1)物体A的密度。
(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3)若把B叠放在A的正上方,求此时物体B对物体A的压强p B。 21. 如图所示重为5N的玻璃碗,漂浮在水面上。将碗压入水中后沉入水底,所受浮力变化了
3N (取10N/kg),求: (1)玻璃碗漂浮时的浮力。 (2)玻璃碗的体积。 (3)玻璃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