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恶劣天⽓应急预案范⽂
在平时的学习、⼯作或⽣活中,保不准会发⽣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作。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公司恶劣天⽓应急预案范⽂,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公司恶劣天⽓应急预案1
1总则
1.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由于恶劣天⽓(如浓雾、冰冻、⼤风、龙卷风、暴⾬、雷暴、冰雹、洪⽔等)引发突发⽣产事故(以下简称突发事故)的危害,及时组织抢修,保障电⽹的安全运⾏和电⼒可靠供应,特制定本预案。 1.2公司成⽴恶劣天⽓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公司恶劣天⽓应急处理的统⼀领导、统⼀指挥。
1.2.1恶劣天⽓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其他公司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由⽣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政⼯作部、政治⼯作部、⼯会、调度通信中⼼、输配电⼯作部、变电⼯作部、市场营销部、农电发展部、启元公司、各供电所等部门的负责⼈组成。指挥部设在五楼应急指挥中⼼。
1.2.2恶劣天⽓应急指挥部下设恶劣天⽓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产技术部。
1.3接到恶劣天⽓预警信息后,应急处理办公室宣布启动本预案,在指挥部的统⼀领导下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1.4遇到恶劣天⽓,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同时启动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在应急办的统⼀领导下处理突发事故。
1.5恶劣天⽓应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针,贯彻统⼀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安全⾼效的原则。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恶劣天⽓应急领导⼩组
2.1.1公司成⽴恶劣天⽓应急领导⼩组。 2.1.2公司恶劣天⽓应急领导⼩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法规、规定;
(2)接受市公司应急领导⼩组的领导,就公司应急处置⼯作请求当地提供应急援助; (3)统⼀领导公司突发事件抢险及应急处理⼯作; (4)研究重⼤应急决策和部署; (5)宣布公司进⼊和解除预警状态; (6)宣布公司进⼊和解除应急状态; (7)决定实施和终⽌应急预案; (8)发布相关信息; 2.2恶劣天⽓应急办公室
2.2.1应急领导⼩组下设恶劣天⽓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产技术部,负责⽇常⼯作。 2.2.2办公室主要职责:
(1)落实应急领导⼩组部署的各项任务; (2)监督执⾏应急领导⼩组下达的应急指令; (3)组织制订应急预案,并监督执⾏情况;
(4)掌握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向应急领导⼩组报告应急过程中的重⼤问题。 2.3恶劣天⽓应急专业⼯作组
恶劣天⽓应急办公室下设电⽹调度(设在调度通信中⼼)、设备检修(设在输配电⼯作部和变电⼯作部)、事故调查(设在安全监察部)、营销服务(设在市场营销部)、物资保障(设在物流分中⼼)、保卫(设在保卫部)、后勤保障(设在⽣活服务中⼼)、新闻发布(设在政治⼯作部)等突发事件应急专业⼯作组,负责落实应急领导⼩组的指⽰,协调指挥专业应急⼯作。
3信息收集发布和报告 3.1信息系统
3.1.1公司建⽴恶劣天⽓及恶劣天⽓引发突发事故信息的收集、发布和报告系统。恶劣天⽓信息的收集及构成灾害等级的确定、信息发布和报告的责任部门为调度通信中⼼。调度通信中⼼根据地调通知或XX市⽓象台发布的恶劣天⽓预报通知后,及时通知发布恶劣天⽓信息。
3.1.2突发事故等级确定的责任部门为调度通信中⼼。
3.1.3突发事故情况向上级(市公司、、市、市安全⽣产监督管理局等)的报告由责任部门按照统⼀协调的原则向各⾃归⼝部门汇报。
3.1.3.1向市公司、、市报告的责任部门为⾏政⼯作部。
3.1.3.2向市公司各专业部门(安监、⽣技、调度、营销、农电等)报告的责任部门为各专业对⼝部门。 3.1.3.3向市安全⽣产监督管理局报告的责任部门为安全监察部。
3.1.4可能对⽤户造成影响或已经造成影响的,向⽤户传送信息及解释⼯作的责任部门为客服中⼼。
3.1.4.1市场营销部应建⽴重要⽤户联系制度,明确联系责任⼈,应联系的⽤户,并取得这些⽤户的有关资料(如负责电⼒的领导或管理负责⼈)及联系⽅式。
3.1.4.2在收到有可能引发停电事故的恶劣天⽓信息时,由联系责任⼈负责对联系的⽤户通报情况,做好发⽣停电的事故预想和防范措施。
3.1.4.3在发⽣事故造成重要⽤户停电时,由联系责任⼈负责对⽤户联系并作好解释⼯作。联系责任⼈在突发事故对⽤户造成影响后应⽴即进⾏联系解释;在事故发⽣2⼩时内应到达联系的⽤户(夜间发⽣事故应在6⼩时内到达⽤户)。
3.1.4.4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户,市场营销部要对⽤户的供电⽅式及措施进⾏检查,必要时督促这些⽤户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采⽤双电源供电⽅式或配备备⽤发电设备等)。
3.1.5可能对农电系统造成影响或已经造成影响的,向农电系统传送信息及解释⼯作的责任部门为农电发展部。 3.1.5.1建⽴农电单位联系制度,明确联系责任⼈,取得这些单位的有关资料及联系⽅式。
3.1.5.2在收到有可能造成突发事故的恶劣天⽓信息时,市场营销部联系责任⼈负责对重要⽤户单位通报情况,做好发⽣停电的事故预想和防范措施。
3.1.5.3在发⽣突发事故造成停电时,农电发展部联系责任⼈负责对各乡所进⾏联系并作好解释⼯作。 3.1.5.4联系责任⼈负责对联系单位的供电⽅式及措施进⾏检查,必要时督促⽤户采取保电措施。 3.1.6新闻的收集、向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及向社会发布信息的责任部门为政治⼯作部。 3.1.6.1由政治⼯作部负责建⽴新闻单位联系制度。
政治⼯作部应建⽴与新闻媒体的常态联系机制,协调新闻媒体形成电⼒新闻报道前的通报制度。
3.1.6.2对需要向新闻媒体及社会发布的信息由应急办审核批准,由政治⼯作部负责发布。 3.2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3.2.1调度通信中⼼应与地调和⽓象部门保持联系,随时取得恶劣天⽓信息。 3.2.2其他部门在取得恶劣天⽓信息时,应及时向调度通信中⼼及应急办公室报告。
3.2.3当调度通信中⼼收集到恶劣天⽓信息后应⽴即向应急办及有关部门负责⼈发布预警信号。 3.3信息报告
3.3.1当恶劣天⽓引发下列情形之⼀的突发事故时,调度部门(或发⽣事故的部门)应⽴即向公司主管领导及各有关单位负责⼈报告。
3.3.1.1重伤及以上⼈⾝事故。
3.3.1.2电⽹⼀类障碍及以上电⽹事故。 3.3.1.3设备⼀类障碍及以上设备事故。 3.3.1.410千伏及以上线路倒杆(塔)、断线。 3.3.1.510千伏及以上主要电⽓设备损坏。 3.3.1.6调度通讯中断、⼲线通信中断。 3.3.1.7对重要⽤户造成停电。 3.3.1.8其他需要报告的事故。
3.3.2当恶劣天⽓引发下列情景之⼀的突发事故达到电⽹⼤⾯积停电预警等级时,启动相应的预警信息。 3.3.3有关单位在接到突发事故时,应按照国家电⽹公司《电⼒⽣产事故调查规程》的要求进⾏即时报告。 3.3.4任何单位、部门和个⼈对突发事故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漏报或者授意他⼈瞒报、缓报、谎报、漏报。 4、预警系统 4.1预警系统的建⽴ 4.1.1设置标志牌。
在线路杆塔上设置报警联系⽅式等标志。由输配电⼯作部负责实施。 4.1.2设⽴奖励基⾦。
公司设⽴奖励基⾦,由⾏政⼯作部制定奖励标准,对及时报告或协助抢修的⼈员提出奖励意见,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4.1.3发挥供电企业的巡线护线作⽤。
将经过农村、城区的市公司所辖线路纳⼊供电企业的考核内容,签定责任协议,明确维护内容和考核⽅法。 4.1.4采取技术措施。
在变电站安装准确度⾼的线路故障测距装置等,提⾼故障测距的准确性。 4.1.5建⽴通信系统。
对管理及抢修⼈员配备必要的通信⼯具,如⼿机、⼿持(车载)对讲机,并保持通讯畅通。 4.2预警发布及预案启动
4.2.1在接到有可能造成突发事故的恶劣天⽓信息后,调度通信中⼼应⽴即发出预警信号。 根据恶劣天⽓影响程度,将预警信号从轻到重依次分为黄、橙、红三级:
4.2.1.1当灾害天⽓情况达到下列情况时发布台风、暴⾬、⼤雾、雷⾬⼤风、⼤风、雪灾、覆冰黄⾊预警信号:
24⼩时内可能受天⽓影响,平均风⼒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天⽓影响,平均风⼒为6-7级,或阵风7~9
级并可能持续;6⼩时降⾬量将达50毫⽶以上,或者已达50毫⽶以上且降⾬可能持续;12⼩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于500⽶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于500⽶、⼤于等于200⽶的浓雾且可能持续;6⼩时内可能受雷⾬⼤风影响,平均风⼒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风影响,平均风⼒达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12⼩时内可能受⼤风影响,平均风⼒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风影响,平均风⼒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12⼩时内出现积雪厚度⼤于25mm的降雪;线路覆冰厚度达2-5mm。
4.2.1.2当灾害天⽓情况达到下列情况时发布台风、暴⾬、⼤雾、雷⾬⼤风、⼤风、雪灾、覆冰橙⾊预警信号:
12⼩时内可能受天⽓变化影响,平均风⼒可达7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天⽓变化影响,平均风⼒为9~10级,或阵风10~11级并可能持续;3⼩时降⾬量将达50毫⽶以上,或者已达50毫⽶以上且降⾬可能持续;6⼩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于200⽶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于200⽶、⼤于等于50⽶的浓雾且可能持续;2⼩时内可能受雷⾬⼤风影响,平均风⼒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风影响,平均风⼒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6⼩时内可能受⼤风影响,平均风⼒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风影响,平均风⼒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12⼩时内积雪厚度⼤于50mm的降雪;线路覆冰厚度达5-10mm。
4.2.1.3当灾害天⽓情况达到下列情况时发布台风、暴⾬、⼤雾、雷⾬⼤风、⼤风、雪灾、覆冰红⾊预警信号:
6⼩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可达10级以上,或者已达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3⼩时降⾬量将达100毫⽶以上,或者已达100毫⽶以上且降⾬可能持续;2⼩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2⼩时内可能受雷⾬⼤风影响,平均风⼒可达10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风影响,平均风⼒为10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6⼩时内可能出现平均风⼒达10级以上的⼤风,或者已经出现平均风⼒达10级以上的⼤风并可能持续;12⼩时内出现积雪厚度⼤于100mm的降雪;线路浮冰厚度达10-15mm(参照依据:依据***供电区电⼒设计标准风⼒等级与中国⽓象局规定的风⼒等级,相应降低了⼆级风速)。
4.2.1.4当线路覆冰厚度超过15mm;风⼒超过30m/秒的最⾼设计要求时,启动恶劣天⽓红⾊预警。
4.2.2各单位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即使相关⼈员、物资、设备等处于待⽤状态,所有与抢险有关的⼈员通讯⼯具保持昼夜畅通。
4.2.2.1接到黄⾊等级预警信息后,应急值班⼈员和⽣产值班领导要进⼊备战状态;
4.2.2.1.1调度通信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电⽹负荷,合理安排运⾏⽅式,作好重要设备跳闸的事故预想和处理预案。 4.2.2.1.2⽣产技术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防⽌各类灾害的专项预案准备⼯作。市场营销部做好《重要⽤户停电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作。
4.2.2.1.3各运⾏单位要加强设备巡视和运⾏监视,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同时要加强值班,安排好事故抢修的各项准备⼯作,并保证通讯畅通。
4.2.2.2接到橙⾊等级预警信息后,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员、⽣产值班带班领导、各单位⾏政正值,要进⼊岗位备战状态(不分昼夜),班、站长上岗到位,各部门应急抢险队伍进⼊备战状态;
4.2.2.2.1调度通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式,做好重要设备跳闸的事故预想和处理⼯作;运⾏值班⼈员加强值班⼯作,密切注意设备的运⾏状态。
4.2.2.2.2⽣产技术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防⽌各类灾害的专项预案准备⼯作。市场营销部做好《重要⽤户停电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作。
4.2.2.3接到红⾊等级级预警信息后,应急办⼈员、各单位⾏政正值,主抓⽣产的副职,各相关单位检修⼈员、应急抢险队伍、物资、设备等要全部进⼊岗位备战状态(不分昼夜),随时待命出发抢险。
4.2.3在灾害天⽓引起的突发事件造成⼤⾯积停电等事件时,应⽴即启动《电⽹⼤⾯积停电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5突发事故处理
5.1接到信息及到达突发事故现场
5.1.1在接到应急办的事故信息后,应⽴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组织有关⼈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5.1.2运⾏维护(抢修)⼈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查明事故情况,及时向值班调度员进⾏汇报,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5.1.3⽣技、安监等部门的负责⼈及专责⼈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对现场情况进⾏拍照(摄像),并妥善保管。
5.1.4明确现场抢修指挥、后⽅总指挥,同时组织后续⼈员进⾏准备。
5.2后备抢修⼈员
5.2.1各单位应建⽴在恶劣⽓候条件下集中⼤规模⼈员进⾏抢修的机制。
5.2.2各单位应具备可调⽤的可以直接参加抢修的⼈员,有联系⽅式并保持通讯畅通。
5.2.3各单位应掌握可以参加抢修的后备⼈员的情况,在本单位后备⼈员不⾜时由应急处理办公室协调解决。 5.3抢修⼯器具
5.3.1各单位应配备应急必备的抢修⼯器具及⼤型⼯器具,如照明灯具、交通车辆(包括可以在恶劣天⽓、恶劣路况使⽤的越野车辆)、吊车等。
5.3.2各单位应掌握抢修⼯器具的存放地点及数量、⽬前状况,并保证随时可以投⼊事故抢修。 5.3.3本单位抢修⼯器具不⾜时由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解决。 5.4备品备件
5.4.1各单位应有可调⽤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常⽤备品备件。
5.4.2各单位应随时掌握备品备件的数量、⽬前状况及存放地点并能随时调⽤。 5.4.3本单位备品备件不⾜时由⽣产技术部负责协调解决。 5.5抢修现场的指挥
5.5.1由单⼀单位参加的抢修现场的指挥,由本单位负责明确现场指挥⼈员。
5.5.2由多单位参加的抢修,现场指挥由应急办指派专⼈负责统⼀指挥,各单位抢修⼈员服从现场指挥⼈员指挥。 5.6事故设备的恢复
事故设备的恢复,由负责调度该设备的调度部门下令恢复,其他部门服从调度部门的命令。 5.7公司本部有关⼈员赶赴突发事故现场的.协调
公司本部有关部门的有关⼈员根据应急办的要求到达现场。 5.8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领导赶赴突发事故现场的协调
5.8.1根据突发事故情况,由⾏政⼯作部负责协调公司领导到达现场事宜。 5.8.2上级部门领导需要到达突发事故现场时,由⾏政⼯作部负责协调。 6后勤保障 6.1⼈⾝安全保障
6.1.1事故抢修时所有参加⼈员要将⼈⾝安全放在第⼀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事故抢修。
6.1.2到达突发事故现场的所有⼈员都要注意⼈⾝安全,必须服从现场指挥。突发事故处理现场的安全措施及所有⼈员的⼈⾝安全由抢修负责⼈负责监督落实。
6.1.3到达突发事故现场⼈员的⽇常安全教育培训由所在单位(部门)负责。 6.2交通保障
6.2.1应配备合适的(恶劣天⽓、恶劣路况可以使⽤)交通⼯具,满⾜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员及时赶赴现场的需要。 6.2.2相关部门⽆车辆或车辆不够时,由⽣产技术部提供车辆。车辆状况应良好随时可以使⽤。 6.2.3车辆驾驶员的⽇常培训及管理(包括安全培训)由所在单位负责。 6.3后勤供应
突发事故抢修现场的后勤保障由⽣活服务中⼼负责,包括⾷品、饮料,取暖(降温)设施等⽣活必需品。必要时由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有关事宜。 6.4统⼀掌握的抢修⼈员
应急处理办公室应掌握全公司能够参加事故抢修的⼈员情况,包括各单位分布情况,⼈员数量、联系⽅式、交通保障情况等,并能够随时调⽤。 6.5⼤型施⼯⼯器具
应急办公室应统⼀掌握全公司⼤型施⼯机具的分布情况及状况,并能够随时调⽤。如作业车辆、起吊设备、越野车辆等机具。
6.6统⼀管理的备品备件
⽣产技术部应集中统⼀掌握⼀定数量的备品备件,并能够随时调⽤。 7、附则
7.1本预案由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制定,由⽣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7.2公司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恶劣天⽓引发突发⽣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成⽴应急办。 7.3恶劣天⽓未构成电⽹⼤⾯积停电时适⽤于本预案。
7.4当恶劣天⽓引起的突发事件达到各类预案规定的等级标准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7.5其他原因引发突发事故时,参照本预案执⾏。
7.6本预案适⽤于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印发之⽇起实施。
公司恶劣天⽓应急预案2
XX有限公司为确保⾏车安全,针对恶劣天⽓,道路湿滑,做好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查,确保制动、⽅向、灯光、轮胎、⾬刮器等性能良好,组织春/冬季车辆交通安全⼤检查,正式启动“恶劣天⽓车辆安全应急预案”。 ⼀是在不影响各项安全⽣产和抢修任务的前提条件下,车辆调度部门压缩车辆的使⽤频率。
⼆是加强驾驶员在恶劣天⽓下安全⾏车的教育和培训,针对春/冬季道路情况复杂等特点制定春/冬季安全⾏车注意事项。 三是明确⽣产施⼯车辆、夜间抢修车辆安全责任,通过信息平台提⽰驾驶员谨慎驾驶、注意安全。
四是根据天⽓情况减少车辆的派遣台次。急办⼯作,事先进⾏登记,待天⽓情况好转后,再进⾏派车。外出车辆必须安装防滑链⽅可外出。
五是严格履⾏派车单审批制度,县域以外使⽤车辆必须由公司领导批准。 春/冬季安全⾏车注意事项
由于春/冬季⽓候特点进⼊冬季后,经常出现⼤雾、⾬/雪天⽓,由于⽓温低⾬/雪后路⾯滑湿/结冰及下雾时能见度低,给⾏车带来很多困难。为了确保春/冬季⾏车安全,重点注意以下事项。
⼀要防冻。进⼊春/冬季要及时进⾏换季保养更换防冻液,启动发动机时不要⼤轰油门,起步前先⽤怠速对发动机进⾏预热,起步后要低速⾏驶⼀段路,底盘运转正常后,⽅可加速⾏驶。
⼆要防滑。春/冬季⽆论是下雾、下⾬、下雪,反映在路⾯上的特点主要是“滑”,因此驾驶员要严格按规定的车速⾏驶,思想上要保持⾼度警惕,保证充沛的经⼒,密切关注道路情况变化提前采取措施。(据测试结冰道路上的制动距离是正常路⾯的4—8倍)。
三要防雾。春/冬季多雾、多霜、多⾬、多雪,反映在视觉⽅⾯的特点主要是“雾”。因雾天⾏车时视线模糊,容易使驾驶员发⽣错觉,以致判断失误发⽣事故。当遇到浓雾弥漫⽆法前进时(视线不到三⽶),应停车避让待雾⽓减退时再⾛,视线在30⽶以内时速不得超过20公⾥/⼩时,⾏驶中严禁超车。
四要防⽕。因为冬季⽓温较低,发动机起动困难有些驾驶员违章⽤⽕烤车,很容易造成车辆⽕灾事故,严禁明⽕烤车。车辆在冰雪路⾯⾏驶的基本特点:
车辆在冰雪路⾯上⾏驶,因汽车轮胎与路⾯的摩擦系数减⼩、附着⼒⼤⼤降低,汽车驱动轮很容易打滑或空转,尤其是上坡、起步、停车时还会出现后溜车的现象;车辆在⾏驶中如果突然加速或减速,很容易造成侧滑及⽅向跑偏现象;遇情况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会⼤⼤延长,⾼于⼀般⼲燥路⾯的四倍以上,在了解了车辆在冰雪路⾯上的⾏驶特点后,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掌握不同的驾驶技巧。车辆在⾏驶中,⾯对不同的路⾯、不同的⽓候,要保持安全的⾏车距离。司机要精神集中,处理情况要及时果断。尤其是冰雪路⾯⾏车,最关键的是要做到:降低车速、提前收油;轻点刹车、引擎制动;放宽距离、宽打窄⽤。
注意问题
(1)在冰雪路⾯上起步时,应缓加油、慢抬离合器,如果在起步时出现车轮打滑的现象,可挂⼊⽐平时⾼⼀级的挡位,离合器松开时⽐往常要慢,调整传动⼒的⼤⼩最好⽤半离合的幅度来解决。在坡路上起步,⼀旦起步发⽣侧滑,要充分利⽤紧打⽅向的办法来纠正。
(2)在⾏车中,要始终保持低速平稳驾驶,需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以防车辆发⽣侧滑,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提⾼⽽加⼤,所以控制车速和与前车保持较⼤的安全距离是冰雪路⾯⾏车的关键。
(3)冰雪路⾯上禁忌急打⽅向,当需要转向时也要先减速,适当加⼤转弯半径并慢打⽅向盘。双⼿握住⽅向盘操作要匀顺缓和,否则就会发⽣侧滑。
(4)在冰雪路上⾏驶,驾驶员应集中精⼒避免紧急制动,尽量少⽤脚制动,应先利⽤发动机的“牵阻”制动进⾏减速,使发动机转速迅速下降,迫使驱动轮转速降低。
(5)冰雪路⾯上⾏车最好不要超车,跟在前车后⾯谨慎⾏驶。如果要超车必须变更车道时,千万不要急打⽅向盘,要注意观察欲变更车道前后车辆的距离,可以超车时,先打开转向灯,多看相应⽅向的后视镜,确认没有危险时再变更车道超车。 (6)会车时要保持较⼤的横向安全距离,冰雪路⾯⾏车进出主路、通过⼗字路⼝、左右转弯、双⽅会车,以及遇有⾏⼈和⾃⾏车时,要充分顾及他⼈,礼貌让⾏,始终保持较⼤的横向安全距离。
(7)⼀定要保持良好的⼼理状态,冰雪路⾯虽然不可怕,但也要谨慎慢⾏,分不同情况具体处理,⼀定切记遇上突发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做过激的动作,应该做到头脑沉着冷静,按照⾃⼰的分析判断,果断处理。雾天⾏车注意事项:雾天⾏车能见度下降影响驾驶员地观察和判断,很容易发⽣交通事故,对安全⾏车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雾天⾏车要注意做到以下⼏点:
(1)出车前注意检查防雾灯、⽰宽灯、尾灯是否完好,遇到雾天时及时开灯。
(2)控制好车速、适当加⼤与前车的安全距离,注意观察路⾯及⾏⼈动态提前采取措施。
(3)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停车,如需停车应先轻踩刹车⼏下,通过刹车灯提醒后车注意以防追尾。 (4)严禁超车和抢⾏,以免发⽣意外。
公司恶劣天⽓应急预案3
本着“安全第⼀,预防为主”的⽅针,为确保在恶劣天⽓发⽣时,做到统⼀指挥,有条不紊地处置灾害影响,保障⽣产安全运⾏,特制定本预案。 ⼀、指导思想
本预案以统⼀思想,早部署、争主动,确保员⼯⼈⾝安全和⽣产设备设施安全为指导思想。 ⼆、应急组织机构
1、公司成⽴恶劣天⽓应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室、车间负责⼈、当班调度员 2、主要职责
组长:负责恶劣天⽓⼯作的全⾯指挥。
副组长:负责恶劣天⽓⼯作的⽅案制定及技术管理⼯作。
领导组成员:负责配合组长、副组长落实恶劣天⽓的应急处置⼯作。
安全科:负责恶劣天⽓信息的收集,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和通知到相关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及应急抢险⼯作。 ⽣产办:负责⽣产装置的安全运⾏调度⼯作。 技术科:负责恶劣天⽓下的防冻保温、环保监控⼯作。 设备科:负责恶劣天⽓下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抢修⼯作。
计量科:负责仪表微机系统的运⾏保障⼯作。
各车间:负责组织本车间区域内的防雾、防寒、防冻、除雪和铲冰⼯作,加强对重要场所的保护和抢修⼯作。 三、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设置地点及运⾏机制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长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恶劣天⽓紧急处置过程中调度,协调部门之间的⼯作。24h现场调度值班电话:领导⼩组负责恶劣天⽓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以及具体应急⼯作的安排实施。 四、具体要求
1、各单位要正确认识恶劣天⽓应急⼯作的重要性,坚持统⼀指挥,各负其责的原则,以⼤局为重,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互相⽀援、团结协作,共同应对险情。
2、做好对全体员⼯在恶劣天⽓下⾃我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强调员⼯在⼤雾、⾬雪、⼤风等恶劣天⽓时的交通安全,能乘坐班车的⼀律乘坐班车。当上下班期间遇到恶劣天⽓时,各单位负责⼈负责清点和联系⼈员情况,并做好相应安排。 3、当预报夜间有恶劣天⽓时,各单位要有中层管理⼈员留守值班,车间要留⾜应急抢险⼈员。 4、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各单位负责⼈随时向组长报告应急处理情况,便于统⼀指挥调度。【公司恶劣天⽓应急预案范⽂】相关⽂章:11-2512-2512-2511-1211-1610-2112-0111-2011-041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