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行政伦理学

行政伦理学

来源:测品娱乐
 级 专业 姓名 学生证号 试卷代号: 座位 3.行政关系是一种具体的 关系,其内容包括行政人员与国家, 与服务 对象以及 的人际利益关系.

4. 行政良知是形成 的途径, 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东方分校2008-2009年第二学期

5.对行政体系而言,只有当它能够保障社会利益并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责任时,才是合乎 的,才是 的和合法的。 《行政伦理学》期末试卷(本科)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A.行政人员本人 B. 所在机关 C. 国家与 D. 政党 分数 2.伦理学的最基本概念和人类道德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

)。 A.道德

B. 民主

C. 公平

D. 正义

3.就行政心理而言,态度障碍主要指行政人员形成了不正确的态度或( )。

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A.消极态度

B.抵触情绪 C. 心理障碍

D.工作困境 1.道德—— 封4.诚信的重心是(

).

A. 主观的“诚”

B. 客观的“信” C.个体的“诚”

D. 群体的“信”

线 5.行政责任制度真正实现的基础是(

)。

内A.完善和健全的制度 B.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 2.行政荣誉—— C. 明确的法律、法规

D.完整的职业伦理规范

不 6.行政纪律运行机制最终揭示反映的是(

).

要A.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

B.各种社会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C.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D.国家法治化程度

答3.行政伦理规范—— 7. 关于荣誉与耻辱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题A.耻辱产生于社会对不道德的行为的贬斥和否定 B. 知道羞耻和珍惜荣誉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C. 有羞耻心的人不一定会珍惜荣誉

D.“知耻”可以向荣誉转化

4.公共关系—— 8. 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

)。

A. 道德修养 B.法律修养 C. 政治修养 D.作风修养 9.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惩治贪污行为而亲自制定的那部法令是( )。

A. 《官刑》

B.《杂法》

C. 《大诰》

D.《吕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0.建构信任关系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行政活动中( ).

1.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 和 A. 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 的科学。

B. 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2.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 点和 点,是行政管理活动C. 增加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的情况 追求的最终目标。

D. 各级、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

行政伦理学试卷第1页,共2页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分) 1. 行政荣誉的获得的前提是( 2. 行政理性包括( A. 实践理性 A. (

).

).

D. 程序理性 E. 认知理性 D. 政治结构 E. 政治策略 )的信任态度。

)。

A.承担责任 B.规避责任 C. 履行义务 D.淡化义务 E.职务晋升

B.道德理性 C. 法律理性 B. C. 政拾系统

4.简述我国的政治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的禁止性要求。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行政良能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理解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3.政治信任感是指广义的社会成员对(

4.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与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集中体现是 A.生产力标准从总体上制约着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定 B. 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总体上制约着生产力标准 C. 具体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标准决定生产力标准

D. 具体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标准体现了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并反作用于生产力标准 E.生产力标准与具体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标准基于不同的道德平台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正义的作用。

2.简述行政态度的属性.

3.简述我国的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含义。

行政伦理学试卷第2页,共2页

《行政伦理学》期末试卷参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这种原则、规范是依靠社会和人们的观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

2. 行政荣誉——行政荣誉是社会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按照荣誉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按照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分,又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 3.行政伦理规范——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4.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是指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物而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了解、互相适应的持久联系,以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工作的理解支持的职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行政道德的本质 发展规律 3.社会 行政人员之间 5.理想 道德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C 2.D 3.A 4. B 5.B 6.B 7.c 8.c 9.c 10.D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分) 1.AC 2.ABE 3.ABCD 1.简述正义的作用。

第一,正义是社会的“平衡器”,正义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社会稳定是社会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二,正义是人的行为的“校正器”。人通过社会的正义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检查,纠正不义行为,第三,正义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当正义战胜非正义的时候.必然会促进生产力的与发展,进而引起社会的变革。 2.简述行政态度的属性。

第一,行政态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对行政态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行政态度总是针对一定对象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态度一经形成,便比较持久,稳固,较难改变;第三,行政态度是一种内在倾向,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持何态度,人们只能从他外显的行为举止与表现来间接分析、推测。

3.简述我国的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含义.

一是在行政组织层级中,把工作层级进行细化、分解,保证下级对上级负责,二是在一个行政组织内部,把本层级、本部门或机构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具体的人;三是在工作中要求责任者就工作状况进行期中汇报并说明原因,在工作期结束后,确定工作业绩并予以相应的奖惩。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推行,能够量化责任,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4.简述我国的政治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的禁止性要求。

我国的政治纪律对行政人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禁止性要求:(1)组织或者参加罢工、怠工及其他破坏生产,工作秩序的活动;(2)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违背行政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示威等活动,(3)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及其活动,(4)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的募捐、演讲、签名等活动,印制、散发和张贴非法的宣传品;(5)公开散布与相违背的或者有损于声誉的言论;(6)从事有损于国家统一的活动;(7)策划,唆使,煽动,纵容、支持他人从事上述活动。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行政良能的内涵和意义. 答案要点:

2.出发 落脚 4.行政良心 行政良心

(1)行政良能的本质。行政良能实质上是指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是行政人员把自己的道德良心和道德良知运用到行政管理活动之中使其发挥作用的技能,属于道德能力的范畴。 (2)行政良能的含义。行政良能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行政道德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提供支持,其二,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改管理活动中运用知识和智慧的技

能不能背离道德的要求。

(3)行政良能的意义。行政良能对于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化解伦理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行政良能看作是行政人员有效化解伦理冲突的技能.也就是说,当行政人员遭遇伦理冲突的时候,不是通过玩弄权术、权谋去回避矛盾,而是表现出很高的辨别道德价值轻重真伪的能力,并合理地解决了矛盾,那就标志其拥有行政良能。 2.如何理解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答案要点:

(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渴求,历史选择了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要求制度建设走向道德化,实现行政人员个体存在之道德性。

(2)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这是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人格的真正生成。

4.AD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行政伦理学试卷答案第1页,共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