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视心理疏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重视心理疏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测品娱乐
重视心理疏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陶庆容

梅州市五华县潭江中学 514463

当前,一些中学生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打架、厌学、早恋、不服管教、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自残自虐自杀等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受了不健康心态的支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就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减轻和康复,增强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下面浅谈几点做法,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创设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环境,对于中学生品格的形成,个性心理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创设一个优美、宁静、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的学习生活,学生心理疾病自然就少得多,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吧。所以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一方面营造环境优雅、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环境,同时深入班级调查研究,关注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出版墙报,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找人倾诉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学生各自适度明确、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努力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

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咨询室,引导学生和心理学老师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预判,并提供相关书籍以满足前来咨询学生的多种需要。

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初一学生,留守学生较多,大部分来自农村,尤其内宿生,初来乍到,对学校环境有陌生感,情绪低落,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方法不对头,产生恐惧心理;人际交往不协调,产生孤僻心理;依恋家庭,产生怀旧心理等一些“新生适应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强调新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促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访谈和疏导活动。2017年李某芳同学,因早恋被父母发现后大声呵斥、辱骂,以致情绪低落,成绩严重下降,因偶然因素,发现她有离家出走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于是单独找她面谈,从恋爱观、人生观及珍爱生命的角度进行耐心细致教育,并做家访,劝说其父母要如何正确对待女儿的早恋问题,同时叫上两名性格开朗的班干部多关注她帮助她引导她,经过多方面的配合,李某芳思想包袱放下了,变得活泼开朗,精神面貌完全改变了,学习成绩也赶上来了。 三、建档立卡,做学生心理健康引导者。

每年开学初,学校要求班主任了解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包括他们家庭状况、个人病史、目前满意程度等,以此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档案,上交教导处保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提供有效的依据。我深知: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我十分重视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一方面分析当前学生不同心理状态,把它上升到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解决,从而提高班级的心理认知水平。一方面定期举办智力、情绪、意志、动机、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小游戏小测试,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氛围和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学生曾小强,是学校有名的偏常生,厌学、打架、损坏公物、甚至有小偷小摸行为,家长对他失去信心。我呢改变教育方式,首先和他形成一种亲切、同情、互相信赖的朋友间的心理气氛,一方面,引导他对自己所做的事进行“换位”思考,分清是非,克服片面性。另一方面,对他进行“赏识”教育,挖掘他的“闪光点”,增强他的责任感,主动改善同学间、师生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彼此间的隔阂;然后又引导他明确学习目的,根据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天天陪他打篮球,培养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作战能力,既锻炼了身体,又渲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和过剩的精力。他不仅改掉过去的恶习,进步很快。现在是我班的体育干将,3分球,杠杠的,成了女生心目中的男神。 四、多种形式,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专人轮流,作为妇女主任,我也不例外带证上岗。我们接受学生的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当面咨询等,耐心聆听学生的倾诉和发泄,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就学生咨询的学业、情绪、个性发展、人际关系等问题,制定心理辅导计划,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如初三级学生刘某,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每次考试前的晚上,严重失眠,考试时精神恍惚,力不从心,造成成绩急剧下降,经过心理咨询,跟踪记录各方面的资料,我针对成因所在,详细地与他讨论分析,引导他如何以乐观的精神面对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好自己的考试心理,从而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辅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生上网、玩电子游戏上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的影响,教学形式变为网课,要求学生利用手机、电脑、或有线电视网络学习,家长监督。然现实很骨感,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只要家长不在,马上搞游戏,根本没学习,久而久之,网络游戏上瘾。一开学,学校严禁带手机进校园,一旦发现,手机被收缴。我班一学生由于学校控制不住网隐,尽然采取自残方式,针对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一方面要求家长带他到县里找心理医生治疗,一方面我和他促膝谈心,发现学生喜欢上网聊天,我就引导让他改为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同时要求他模仿网络文章写一篇“我玩电子游戏机的感想”,经过反复教育,进行心的交流,终于提高他分辨是非能力,让网络成为他学习的工具。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只有因势利导,抓住教育时机,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