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2018江苏淮安宿迁质检)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假设天舟一号从B点发射经过椭圆轨道运动到天宫二号的圆轨道上完成交会,如图所示.已知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为r,天舟一号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A、B两点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A.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B.天舟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D.天舟一号在A点的速度大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答案】 AC【
解
析
】
t1 2. (2018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质量为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
第 1 页,共 11 页
时刻 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f,则
A.0~t1 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大小等于汽车动能的增加量B.t1~t2 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m
v1+Ff)v1t1C.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v2=(
mv1+1)v1
Fft1D.t1~t2 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答案】BC
【解析】【参】BC
v1v2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汽车的启动、动能定理、速度图象、功率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A. 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
第 2 页,共 11 页
C. 前3秒内的位移是6mD. 3S末的速度是3.6m/s【答案】ABD
4. 已知O是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点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B. O点场强、电势都为零C. O点场强不为零,电势为零D. O点场强、电势都不为零【答案】A【解析】
点睛:本题关键要知道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情况,特别是两个电荷两线和中垂线上各点的场强和电势情况.
5. (2018天星金考卷)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答案】BD
【解析】【参】B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卫星的运动,功能关系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
第 3 页,共 11 页
6.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A. 磁铁静止在线圈上方B. 磁铁静止在线圈右侧C. 磁铁静止在线圈里面D. 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的过程【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故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的过程,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故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感应电流产生条件
7. 如图所示,质量为60 g的铜棒长L=20 cm,两端与等长的两细软铜线相连,吊在磁感应强度B=0.5 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棒中通过恒定电流I后,铜棒能够向上摆动的最大偏角θ=60°,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铜棒中电流I的大小是
A.A B.D.
AA
C.6 A
【答案】A
【解析】铜棒上摆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FLsin 60°–mgL(1–cos 60°)=0,安培力F=BIL,解得I=A。
8. 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匀强电场中以初速v0水平抛出,小球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其大小为2g/3。则在小球竖直分位移为H的过程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2mgH/3
)
B. 小球的动能增加了2mgH/3
A,选
第 4 页,共 11 页
C. 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3 D. 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3
【答案】BD
9. 如图所示,滑块穿在水平横杆上并可沿杆左右滑动,它的下端通过一根细线与小球相连,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此时滑块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保持拉力F始终沿水平方向,改变F的大小,使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缓慢增大,这一过程中滑块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滑块对杆的压力增大B. 滑块受到杆的摩擦力不变C. 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增大D. 小球所受各力的合力增大【答案】C【
解
第 5 页,共 11 页
析
】
10.一个矿泉水瓶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水瓶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没有转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水瓶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水瓶竖直向上抛出,水瓶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水瓶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将水瓶水平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D.将水瓶斜向上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
【答案】C
【解析】无论向哪个方向抛出,抛出之后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
第 6 页,共 11 页
水和容器的运动状态相同,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水不会流出,所以C正确。11.下列各项中属于电磁波的是A. X射线 【答案】AD
【解析】可见光、X射线都属于电磁波;湖面上的水波属于机械波,引力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D正确,BC错误。
12.如图甲所示,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和随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规律如图乙中a、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引力波 C. 湖面上的水波
D. 可见光
①图线a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②图线b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
③图线a、b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④图线a、b交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此状态下电阻R0消耗的功率A.① ③ 【答案】C【解析】
B.① ④ C.① ③④
D. ②③
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正点电荷位于N点右侧
B.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
13.如图所示,MN是某一正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场线,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
第 7 页,共 11 页
C.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答案】D
14.如图所示,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长为L的轻绳连在一起,L)A.
(Mm)gmL B.
(Mm)gML C.
(Mm)gML D.
(Mm)gmL【答案】D【解析】
15.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的体重为800 N
B.演员在最后2 s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00 ND.滑杆长4.5 m【答案】BD
第 8 页,共 11 页
【解析】A.由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800 N,除去杆的重力200 N,演员的重力就是600 N,故A错误;B.由图可知最后2 s内演员向下减速,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C.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此阶段的加速度为:a13m/s23.0m/s2,由牛
1.50.5mg−F1=ma,F1=420 N,D.v−t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加上杆的重力200 N,可知杆受的拉力为620 N,故C错误;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x=
1×3×3 m =4.5 m;故D正确;故选BD。2表,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将一个电流表G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则甲图对应的是 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1 使R2
(填“增大”或“减
(填“增大”或“减小”);乙图是 小”)。
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答案】安培;减小;伏特;增大
17.输送1.0×l05瓦的
电功率,用发1.0×l04伏的高压送电,输电
输电导线中的电流是 A,输电导线上因发热损失的【答案】10;100
【解析】由PUI,得输电导线中的电流I2导线的电阻共计1.0欧,电功率是 W。
P=10AU输电导线上因发热损失的电功率: PIr=100×1=100W
18.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___________(填“向下”或“向上”),“失重”“超重”)“大”“小”)。乘客一定处在________(填或状态,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_______(填或
【答案】向下 失重 小(每空2分)
【解析】弹簧伸长量减小,说明弹力减小,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向下,故小铁球的加速度向下,故乘客一定处于失重状态,根据N=mg–ma可知人对电梯的压力比自身重力小。
第 9 页,共 11 页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长为R的轻质杆(质量不计),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球大小不计),绕杆的另一端O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最低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1.5mg,求:(1)小球最低点时的线速度大小?
(2)小球以多大的线速度运动,通过最高处时杆对球不施力?
【答案】
gR;gR2【解析】
20.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互相紧靠着,它们之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斜面,倾角为α,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推m1,使它们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求m1对m2的压力N。
第 10 页,共 11 页
【答案】【解析】
以m1、m2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得
以m2作为研究对象,m2受重力G2,地面弹力N2,摩擦力f2,压力N,如图所示可列方程为解得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