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n.Sci.Bul1.201 l,17(02) 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方柏龙 叶敬秋 俞志国。 (1婺源县浙源乡农综站,江西婺源333200;2婺源县溪头乡农综站;3婺源县思El镇农综站) 摘 要:生姜栽培管理技术要做到“五个把握”,即:把握栽培季节、把握整地施肥要领、把握种姜的选择与处理、把 握适宜的播种方法、把握栽植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生姜;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 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7-7 7 31(2011)02-1 48-002 生姜在婺源县许多地方都有种植,但产量不高。俗话 种姜要求块大、粗壮,皮色鲜艳,种姜的芽要粗而质脆, 说,天天食姜,不用开方,如今家家户户都需生姜,种姜是 芽眼水红色,姜断面浅黄色,香味浓厚。肉质变色、有水渍 一门致富的好渠道。如何种好生姜,使生姜高产,笔者结合 状、表皮容易脱落者已感病,不宜作种,应淘汰。为了防止 基层农技工作实践,认为要做到以下“五个把握”: 病,在播种或催芽前用1: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20min。 1把握栽培季节 由于种姜可以回收,其重量损失只有2%一6%,因此, 生姜喜阴湿而温暖的环境,发芽要求气温在15~18℃ 应选用较大的种姜,其发芽早、地上部生长良好、根茎肥 以上,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25~29℃,20℃以下生长缓 大、产量高。以每个种姜重25~26g、具有1—2个壮芽为 慢,15℃时生长停止。具体确定生姜的播种期应考虑以下3 宜。 个条件:第一,需在终霜后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第 种姜在播种前晒2~3d,可以提高种姜温度,减少水 二,从出苗至初霜适于生姜生长的天数应在125d以上,生 分,也能提早发芽,种姜经催芽后播种,可提早出芽,出芽 长期间有效积温达1 200—1 300℃以上;第三,把根茎形 整齐,叶数多,植株高大粗壮,产量高。熏烟催芽并有预防 成期安排在昼夜温差大而温度又适宜的月份里。在长江以 病的作用。加温苗床催芽,床温应维持20~25℃。带 南一些地区,生姜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8 病姜种经催芽后,病病容易表现出来,可及早剔除。 月开始采收嫩姜,11月收老姜。 4把握适宜的播种方法 2把握整地施肥要领 做好播种前的准备。一是掰姜种。掰姜时一般要求每块 生姜根系生长较弱,所以种生姜的地应选择砂壤土或 姜上只保留1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情况保留2个 粘壤土。生姜易发生病(俗称姜瘟),不宜连作,也不能 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养分能集中供应主芽,保 用种过芋头、红薯、茄子、烟叶、马铃薯等易引起病害的地 证苗全苗旺。二是浇底水。因生姜发芽慢,出苗时间长,若 来种生姜。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水稻和十字花科蔬菜、豆 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幼芽的出土与生长。为保证幼芽顺 科蔬菜等实行3 4年的轮作。姜的生长期长,又不耐强烈 利出土,必须在播前浇透底水。浇底水一般在沟内施肥后, 阳光,单作土地利用率低,前期可套种矮秆的蔬菜,后期可 于播种前1~2h进行,浇水量不宜太大,否则姜垄湿透,不 间套种搭架的瓜、豆类蔬菜遮阴。 便下地操作。 姜的根系不发达,其分布深度一般在砂壤土中为 底水渗下后,即可按一定株距将事先准备好的姜种摆 24~27cm,在粘重土中为18cm左右,且根系数量少,故要 放沟内。摆放姜种的方法,一是平播法,即将姜块水平放在 求深翻、晒白、风化,形成疏松肥沃有利根系生长的环境, 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若东西向沟,姜芽一律向南; 要求深耕30~33em,土壤细碎,土面平整。生姜忌积水和 南北向沟,则幼芽一律向西。放好姜块后,用手轻轻按入泥 过分潮湿,应挖好排水沟。 中,使姜芽与土面相平即可,然后随手扒下部分湿土,盖住 生姜的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吸收氮、钾较多, 幼芽,以防强光灼伤幼芽。这种播种方法,种姜与新株姜母 磷较少,一般每667m 施干畜粪5 000kg左右作基肥。基肥应 垂直相连,便于以后扒老姜。二是竖播法,即将姜块竖直插 施人种植沟或穴内,种植以前开沟作畦,畦面宽70cm,畦高 入泥中,姜芽一律向上。这种播种方法,种姜与新株上的姜 20~25em,双行种植。 母上下相连,扒老姜时易伤根,操作也不方便。 3把握种姜的选择与处理 种姜排好后,可用镢或二齿钩将垄上的湿土扒人沟内 作者简介:方柏龙(1958一),男,江西婺源人,大专,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收稿13期:2010—12—22 第l7卷02期 方柏龙等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149 盖住种姜,而后用铁耙子搂平搂细即可。一般要求覆土厚 度为4~5cm,不可过厚或过薄。 发和防止杂草生长。栽植后15~20d即可齐苗。 合理密植是实现丰产的重要措施,但确定合理的种植 密度是很复杂的,它受土壤、肥水条件、播种期、播种量以 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在高肥水条件 下,每667m 种植7 000株,植株生长健壮,群体可得到较好 5把握栽植关键技术 生姜的播种量受姜块大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是姜农 尤其是新发展姜区姜农关心的主要问题。一般高产优质栽 培用种块大,用种量也多,每667m 种500kg. ̄右。若一般地 ,块或新发展姜区,用种量可略少,但不能低于300kg。事实 上,用种量多虽当时投资高些,但姜种不烂,还可回收,故 消耗性投入并不高,所以生产上只要条件具备,应尽量用 适当大些的姜块做种,有利于生产,提高效益。 的发展,产量可达3 500kg/667m 以上。而在中肥水条件下, 同样每667m。种植7 000株,由于营养条件所限,则植株长势 一般,群体偏小,每667m 产量不足3 O00kg。上述现象表明, 合理的种植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 条件来确定。通常在土质肥沃、肥水足的条件下,往往茎叶 茂盛,植株高大,因而行、株距亦适当加大;相反,在山岭薄 地及肥水不足的条件下往往植株矮小,因而营养面积也应 适当缩小。 为了提高单产,栽植宜早,当天气转暖后,应抓紧时问 栽植,栽植时先将种植沟或穴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姜 种排放在沟或穴内。未催芽的姜种可平放或稍向下斜插土 中;已催芽的种姜,芽宜向上,姜芽朝南,姜芽边放一把草 在栽植密度的把握上,行距一般46~53cm,株距 23 26cm,每667m 栽4 000~6 000株,用种量一般为 150~250kg,多者可达350kg。 (张宏民编、校) 木灰,再用5cm厚的猪牛栏粪、草皮等盖住种,肥料上再撒 上一层薄土,然后用稻草等覆盖畦面,以防止土壤水分蒸 (上接121页)在旺长期以后,则容易发生病害;在成熟期, 则不利于烟叶成熟落黄。如果烟田受涝严重,或积水成灾, 由于土壤中缺氧易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吸收,时间一 为了有效地防御各种气象灾害对烟草的危害,应针对 我国烟草生产和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总体上有必 要提出综合的防御体系,具体实施时要因地制宜。 2.1加强组织管理和宣传 长,随着土壤中还原物质的增加致使烟根中毒,甚至腐烂, 烟株发生萎蔫或死亡。各种淹水条件下,烟株各部位烟叶 中的总氮含量显著提高,而可溶性糖、钾和钾/氮显著降低。 负责烟草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工作,包括 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抗灾救灾的工作协调、组织动员和 此期淹水烟叶化学品质下降最严重,而且各生育期淹水, 烟叶的化学品质随淹水时间、淹水深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 趋势。烟田缺水,烟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叶片小而 厚,组织紧密,蛋白质、尼古丁等含氮化合物增加,烟味辛 辣,品质低劣。 1.3风害 日常管理,同时要发挥各种工具和传播媒体在气象防 治中的作用。 2.2搞好水利工程建设 干旱是我国农业产量不够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涝 害则是我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因此必须建设各类 水利,如大中小型水库、灌排系统等,以便涝时能及时拦蓄 和排除积水,旱时可以消除干旱对农业的威胁。 2.3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由于栽培烟草的目的是要得到完整无损的叶片,而烟 草的植株高大,叶片大而柔嫩,5级以上的大风,对烟株影 响很大,尤其是接近成熟的烟叶遭受风灾,叶片互相摩擦 而发生伤斑,初呈现浓绿色,后又转为红褐色,直至最后干 枯脱落,其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植株上部叶 片受害较重。受害的叶片一般称为“风摩”。有些地区,在生 在预报灾害天气的基础上,及时做好烟草气象灾害预 报,以便有效地采取应急对策,以便生产部门采取时效不 同的防治对策。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 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建立气象灾害自动监测和防治决策 系统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2.4实施灾害补救工作 长期间的干热风虽然风力不大,但可使空气干燥,影响烟 叶生长。烟草在大田生长后期株高叶茂,容易遭受风害。叶 片成熟期遇到lOm/s的风速,就能造成危害,降低品质;重则 烟株倒伏或叶片折断。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地形种植烟 草。 1.4霜冻和冰雹 有关部门收集到灾害气象信息后,应及时进行抗灾救 灾动员,组织抗灾力量,落实抗灾物资和经费,实施抗灾救 灾工作,并根据灾后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放救济物资以 及采取其他方面的经济对策,以扶持和恢复灾区的烟叶生 产。 冰雹对烟草的危害甚大,凶而猛的冰雹可造成烟叶寸 片不留。霜冻也是应当注意的,不仅烟草幼苗怕霜冻,成 熟的叶片受霜冻危害后影响更大,受霜冻的烟叶从叶尖开 3结语 烟草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 始,初呈水渍状,后变为褐色,严重影响烟叶品质。因此,应 适时移栽,尤其是北方烟区的夏烟,应尽可能在无霜期的 适宜温度下完成整个生育期 用某种或几种防御方法,虽然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客 观效果上会受到。因此,只有建立起烟草气象灾害综 合防御体系,才能明显提高防御效果。 (张宏民编、校) 2烟草气象灾害综合防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