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1期 2013年1月 隧道建谨 Tunnel Construction V01.33 No.1 Jan.2013 浅埋暗挖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于 军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浅埋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会对既有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解决好下穿施工引起的既有结构沉降变形问题,对城市地下交 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显著意义。以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站一朝阳门站区间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5号线东四站为工程背景,在施工 过程中开展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对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总结分析零距离穿越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研 究成果表明:1)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两侧2 m内进行全断面注浆能够显著提高穿越段的土体强度,有效降低既有地铁车站的沉降变 形;2)千斤顶顶撑能够对既有结构底板提供支撑反力,不仅了既有结构的沉降变形,而且减小了穿越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 范围,确保既有结构的最大沉降值控制在3 mm以内。 关键词:隧道;零距离下穿;全断面深孔注浆;千斤顶预加力;数值模拟 DOI:10.3973/j.issn.1672—741X.2013.O1.004 中图分类号:U 4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41X(2013)O1—0022—05 Study on Construction Scheme Optimization of Shallow-buried Tunnel undercrossing Existing Metro Station with Zero—clearance YU Jun (The 2nd Engineering Co.,Ltd.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Sanhe 065201,Hebei,China) Abstract:A running tunnel on line 6 of Beijing Metro undererosses Dongsi Station of line 5 of Beijing Metro with zero clearance.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nning tunnel,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made,field monitoring is conduc— ted,and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is optimized.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uctrion of the running tunnel on the existing stuctrure is summarized.Conclusions drawn are as follows:1)Full—face grouting can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soil to be tunneled through,which in turn reduces the settlement of the existing Metro station;2)The jacks installed can pro— vide support to the floor of the existing Metro station,which guarantees the maximum settlement of existing stucture tro be within 3 mm. . Key words:tunnel;undercrossing with zero—clearance;full—face deep—hole grouting;jack support;numerical simulation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地下交通工程的迅速发展,城市 地下工程线路的网络化建设成为必然。由于网络化建 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安全管理的程序、方法及建 筑物的一般保护措施;陈星欣等 对隧道下穿既有结 构引起的地表沉降标准进行了研究。根据已掌握的资 料,目前国内对于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结构的研究不 多,特别是零距离下穿地铁车站结构。鉴于此,本文以 设会引起新建线路和既有线路交叉,新建隧道近距离 甚至零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工程案例逐渐增多。为了 保证既有线路的安全运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 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站一朝阳门站区间隧道下穿既有 5号线东四站为背景,对穿越段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 制既有结构的沉降。以北京地区为例,穿越施工引起 的既有结构最大沉降值要求控制在3 mm以内,这给 并分析总结了穿越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以期为类 似工程提供参考。 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目前,城市隧道近距离下穿对既有建筑物产生的 l 工程概况 新建北京地铁6号线呈东西走向,其中东四站一朝 影响,主要是针对具体工程,通过现场监测、数值计算 等手段对下穿过程中的开挖支护方案、地层加固措施 等进行分析优化¨一 J。骆建军等 研究了地铁施工对 收稿日期:2012—10一l9;修回日期:2012一¨一19 阳门站区间隧道西起东四路VI,沿线下穿既有地铁5号 线东四站,沿朝I ̄Elfl内大街敷设,到达朝阳门站,新建区 作者简介:于军(1983~),男,辽宁营口人,2009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科,工程师,现从事现场施工工作。 第1期 于军: 浅埋暗挖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间隧道覆土厚度为20—24 m。既有5号线东四站呈南 壁导坑法等开挖方法,并辅以超前小导管注浆、大管棚 北走向,南北两端为单层三跨明挖结构,中部为单层三 连拱暗挖结构,结构最大高度10.61 m,最大宽度 23.86 in,上部覆土12.68 m,北高南底呈3%d9 ̄度。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地铁5号线下穿段里程为K13+ 119.3~+153.1,共约33.8 m,和既有车站的平面交角 为91。01 2O ,基本呈垂直下穿。穿越位置位于既有车站 注浆、帷幕注浆等辅助地层加固方法。 新建6号线东四站一朝阳门站区间隧道采用浅埋 暗挖法施工,在穿越既有结构时,设计断面为平顶直墙 形式,开挖尺寸为7.1 1TI X 8.7 m(宽×高)。虽然开挖 断面尺寸相对较小,但是根据《北京地铁6号线穿越 既有地铁5号线东四站结构及轨道安全性影响评估》 报告,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既有结构底板的最大沉降值 暗挖段偏南侧,距离南侧变形缝约7 m,采用区间隧道 顶部紧贴既有车站底部方式零距离下穿。新建隧道与 既有线路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和最大水平变形值分别控制在3 mm和r 1.5 mm。高 等级的控制要求给施工带来了挑战,施:[方案的确定 ::l 新建6号线东四站 【b)剖面图 图1 新建隧道与既有线路的位置关系 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running tunnel and existing Metrosta— tion 根据勘察资料,下穿段地层主要为:隧道顶部及 上半断面为粉细砂、中粗砂层,下半断面为圆砾一卵石 层,底板局部穿越粉质黏土、黏土及粉土层。新建区间 隧道位于承压水以下,结构底板位置的承压水头高达 6~7 ITI,且承压水含水层透水性好,补给充分,需要降 水并通过全断面注浆止水。 2施工方案优化 2.1设计方案 由于地下结构采用的开挖方式不同,对地层和既有 结构产生的扰动也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地层或结构变 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地层条 件、开挖面积、隧道埋置深度、周围环境条件和地层或既 有结构变形控制要求,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壁法 (CD法)、中隔壁交叉临时仰拱法(CRD法)和单(双)侧 首先必须满足结构变形的控制要求,确保既有车站的 安全运营,然后再考虑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穿越段需要采用全断面帷幕 注浆加固地层,注浆孔长34 m。隧道上半段粉细砂地 层注超细水泥浆,下半段砂卵石地层注普通水泥浆。 注浆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两侧2 m,开挖面内注浆 孔间距50 mm,开挖面外注浆孔间距250 mm。双线隧 道采用CRD法开挖,先后施工,单洞通过,即左线开挖 贯通后再开挖右线。 2.2优化方案 由于工期紧张,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需对设计方案 进行优化,即采用双线对称同时开挖穿越既有车站。 考虑到双线隧道同时施工对既有车站影响的相互叠 加,为了控制既有车站底板结构的最大沉降值,优化后 仍进行全断面注浆、CRD法开挖隧道。开挖步距 0.5 In,注浆孔深度、间距不变,注浆范围扩大至隧道 两侧3 ITI,同时间距2 in设置型钢拱架,并在侧墙和中 隔壁顶部设置千斤顶,待初期支护一侧封闭成环后,立 即施加预顶力,控制后续沉降。双线隧道右线与左线 沿中心线对称布置,双线隧道净距为10.5 m,千斤顶 的最大顶力不超过80 t。注浆范围和垂直断面内千斤 顶、锁脚锚管的布置如图2所示。 既有车 底板 千斤顶一,| / ① ③ 锁 9锚管/ 围轮 紫 ⑦ ④ 图2左线隧道开挖顺序及千斤顶布置 Fig.2 Excavation sequence of left tunnel tube and arrangement of jacks 隧道通过后进行回填注浆,同时根据既有结构沉 降值监测情况进行动态补偿注浆。补偿注浆仍利用回 填注浆管,采用水泥浆,压力不大于1 MPa。 第1期 于军: 浅埋暗挖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可见,由于全断面注浆加强了区间隧道穿越段周 围地层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弹性模量,因此,能够显 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得到了以下结论。 著控制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使其最大沉降值 (2.64 mm)比不注浆(3.98 mm)降低了33.7%。 在侧墙和中隔壁顶部以2 m间距设置千斤顶后, 对既有车站底板施加了顶力,因此,采用双线对称开挖 仍能使既有车站底板的最大沉降值比单洞开挖低,降 幅约为1 1.7%,不仅使既有车站结构的最大沉降值满 足3 mm的设计控制要求,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 由图4可知,单洞通过全断面注浆加固地层时, 1号、3号导洞开挖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沉降值分别 占最终沉降值的19.7%和38.6%。由于隧道开挖 对既有车站影响的相互叠加,后行洞开挖将会使既 有结构的最大沉降值增大约22%。采用对称开挖, 千斤顶顶撑支护后,3号导洞开挖引起的车站结构沉 降值占最终最大沉降值的50.6%,是施工过程中沉 降控制的关键。 隧道穿越施工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范围约为隧 道开挖轮廓线外30 m左右,约为4.2 D(D为区间隧道 洞径),采用全断面注浆加固地层能够显著减小穿越 施工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范围。 4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站一朝阳门站区间隧道零距 离下穿既有5号线东四站,采用了优化后的施工方案, 即全断面注浆加固地层,左右线同时对称开挖,并以 2 m间距在侧墙和中隔壁顶部设置千斤顶。施工过程 中,在既有车站结构底板布设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结果 不仅可以预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既有 车站结构的安全运营,而且能够指导施工。 千斤顶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初期支护和既有车 站结构底板密贴,起到了传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施加 预顶力对既有结构底部土体的应力释放进行弥补,进 而有效地控制了既有结构的沉降。施工过程中,根据 既有车站结构沉降的监测结果,及时对千斤顶的预顶 力进行调整,最大值约为60 t。 图6为穿越段施工结束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出 的既有车站结构底板沉降值与实际监测结果的对比。 比较可知,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得到的既有 车站结构沉降规律基本一致,数值计算中,车站结构的 最大沉降值(2.33 mm)比现场监测结果低约8.2%, 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5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北京地铁6号线东四站一朝阳门站区间隧 道零距离下穿既有5号线东四站为背景,通过数值计 算,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分析了浅埋暗挖隧道零距离 穿越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测,对数值计 图6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Fig.6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measured data and cal— culated data 1)全断面注浆能够显著提高穿越段的土体强度, 有效地降低了既有地铁车站的沉降变形。 2)采用千斤顶顶撑对既有结构底板提供支撑反 力,了既有结构的沉降变形,减小了穿越施工对既 有结构的影响范围,确保既有结构的最大沉降值满足 控制要求。 3)双线隧道对称开挖施工时,内侧上导洞开挖引 起的既有车站沉降值占最终最大沉降值的50.6%,是 施工过程中沉降控制的关键。 4)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得到的既有车 站结构沉降规律基本一致,这不仅验证了数值计算结 果的可靠性,而且证实了采用双线隧道对称开挖辅以 全断面注浆和千斤顶顶撑能够确保穿越施工对既有车 站的影响满足控制要求。 对于采用千斤顶顶撑控制既有结构拘沉降,目前 均采用经验估算千斤顶撑力,并通过实际监测调整。 为了控制既有结构的沉降,尚需开展千斤顶撑力大小 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俊光,黄鑫,杨小礼.城市隧道下穿电缆隧道时的数值计 算分析及变形沉降预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 (1):72—75.(LI Junguang,HUANG Xin.YANG Xiaoli.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ettlement prediction of subway lo— cating under cable tunnels[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1):72—75.(in Chinese)) [2] 午向阳,蒋全宗,飞,等.大断面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 工方案优化研究[J].铁道建筑,2010(1 1):44—46. [3]汪春生.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J].都市 快轨交通,2010,23(1).:92—94,98.(WANG Chunsheng. New metro tunnel to under—pass an existir ̄ g Metro tunnel [J].Urban Rapid Rail Transit,2010,23(1):92—94,98. (in Chinese)) 26 隧道建设 第33卷 港珠澳大桥创多个世界之最 最长:港珠澳大桥全长5 664 m的海底隧道,由33节钢筋}昆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最大: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时候,每一节的排水量约75 000 t,而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也只有67 500 t。 最重:沉管预制由工厂化标准生产,使用钢筋量相当于埃菲尔铁塔。在这75 000 t的沉管下面,是预先安装好的256个液压千 斤顶。 最精心:海上的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沉管浮运和对接的成败。工程方一年多前就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合 作,做精细化、小区域的海洋环境预报,每天坚持监测预报,花费达3 000万元,只为每个沉管找两三天的作业时间。 最精细:在沉管隧道安装之前,还要在挖好的基槽中做碎石基床基础,即要在40 m深的海底,铺设一条宽42 m、厚30 am平坦 的“石褥子”,而这条“石褥子”的平整度误差要控制在4 am以内。 最精准:春节过后,一旦找到合适的时间,堪称世界最大难度的“深海之吻”就将开始,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44 m的水深处 无人对接。对接在环境复杂的海底进行,受多种环境介质影响,共需对接33次,耗时3年。沉管连接处橡胶止水带可用120年,对 接误差控制在2 c:m以内。 (摘自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http://www.cces.net.cn/guild/sites/tmxh/read—zhxw_38147.html 2013—0l一28) 济南计划投资410亿元建轨道交通 在42013年全市重点前期项目计划安排表》上,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位列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3位。该安排表上还注 明,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研究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总规模108 km,待批复市轨道交通近期建 设规划后,将尽快办理前期各项手续,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10亿元。 (摘自济南时报http://www.jntimes.con.cn/2013一o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