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课标下的七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七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来源:测品娱乐
・114・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 29.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f6). [7]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 [5]毕凌霄.高校社科学报地域性特色的凸显与营造[J].郑州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o07,(5). [6]艾小刚,吴卫东.以地域文化为支撑建设学报特色栏目—— 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获奖 优秀栏目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6). [8]曾伟明.谈普通高校学报特色的构建[J].江西理工大学学 报,2006,(2). 责任编辑: 邓 刚 责任校对: 谢闰根 浅淡新课标下的七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赖曾春 (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中学,江西萍乡 337000)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良好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新课标 因为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内容都相对集中。有的集中反映 家庭生活,至爱亲情;有的集中写杰出人物事迹;有的介绍童 年趣事,孩子友情。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容,要求学生说出相 中对中学生明确提出了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在新课标理念的观照下。积极探索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的方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素 质的全面发展。 1.确立主体地位.实现互动交流 似的内容。对于文中难于理解、包含矛盾因素的问题.让学生 讨论。如千百年来木兰形象深受喜爱的原因(《木兰诗》)等。 对富有美感的诗歌,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出来。或用自己的话 (1)落实主体,使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学生交际的 “真正的主人”。所以训练前,教师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组织 将诗中的故事进行重编。对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的 课文,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剧。对有留白的课文.让学生根据留 他们策划。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训练中,教师 适时发挥表率作用。对难度较大的话题要示范或直接参与活 动.教给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语 白创作成故事。 (2)走进课堂。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时间采用即席发言、 主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上台训练。即席发言时,教师预先准 备题目做成签由学生抽,内容由易到难。如:先安排学生讲报 纸上的一则消息或一个故事。其次,讲一则成语故事或谈读 后感。尤其是“三顾茅庐”、“程门立雪”、“讳疾忌医”等成语包 含着做人、做事的方法。最后,针对社会上某一现象提出自己 气、语调、重音和表情、动作等来增加表达效果。当学生辩论 时.教师应大力扶持弱方观点。使双方力量大致均衡,让辩论 能够展开并继续下去。 (2)组织互动,使学生享受“交流”的乐趣。把优、中、差 生按比例合理搭配成交际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问、 说、议、评、辩中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以 一的看法。演讲比赛也可以由开始的照本宣科过渡到偶尔看内 容提要,再到完全脱稿并即兴发挥。 (3)走进生活。口语交际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运用, 让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进生活大课堂去.可以提升学生的口 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口语交际中实现师生互动,如:辩 论赛中的一个辩手。接受采访的一个对象等。通过小组与小 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争辩、比赛等形式实现群体间互动, 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2.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语交际能力。例如:带学生去附近的菜场、超市。回来后设定 一个话题。学生在真实生活环境中,主动性被激发,学生爱 说、乐说,口头表达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 展。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有时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 要说.有话敢说,有话必说。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还可以根 据不同的课型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如“实物演示”、“渲染音 4.规范语言得体.培养文明素养 指导学生交流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说话的仪态和用敬语, 乐”、“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生活情境”等,激发学生“说” 的兴趣。 3.拓展教材内容,促进能力发展 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设计。只是提供一个选择性的范 对自己多用谦语,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婉语。做到言之有 礼。如在《自荐当志愿者》中,“志愿者”们推荐自己时,态度自 然大方,语言得体,有礼貌:“评委们”认真倾听。在评价时与 同学面对面目光交流,先对对方的优点加以肯定;对对方不 恰当的地方用上“假如……”“如果……~要是……”等假设 性的词语,以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说话得体,同时促进学生 之间的相互团结。 例.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拓宽训练内容,从而促进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 1)走进课文。对有针对性的单元,让学生谈整体见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