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边坡塌方应急预案

边坡塌方应急预案

来源:测品娱乐


塌方应急预案

从工程地质角度来看,塌方包括“岩崩”及“岩堆”两类不良地质现象。“岩崩”是在陡峻斜坡上的岩体和土体突然而急剧地向下倾倒、崩落翻滚和跳跃运动的一种地质现象。“岩堆”是在山区陡峻山坡下,以重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一种块状碎屑岩石及土所形成的堆积体。岩堆体的物质来源可以是由岩崩岩块为主的,也可以是由崩落的或坠落的岩块为主的。

塌方现象从地段来看,多发生在大于55°、高度在30m以上的高陡边坡、隧道洞口的仰坡处。从时间来看,多发生在阴雨及暴雨洪水季节,或大风以及发生强烈地震时期。

1 应急措施

1.1 工程部、安监站应在巡查中注意观察,以期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应找出原因并及早治理,尤其是在阴雨季节,大风、暴雨及地震灾害时,更要及时查看有否险情,以便适时采取措施。

1.2 工程部、安监站在巡查中要注意存在以下情况的地段:坡面不平整,岩体结构面处于不利位置,节理发育,岩体被割裂成倾向山坡的。软硬岩石的互层。岩体为断层破碎带或接触带的。大爆破开挖的山坡。岩块风化剥落形成上下层密度不均匀的山坡。

1.3 日常养护维修中要注意地面水的排除,地下水的疏干,以增加山体层的摩阻力,消除塌方诱因。

1.4 塌方通常治理方法

1)遮挡。设明洞、挡墙加以保护,一旦有崩塌岩体坠落,可被这些结构物挡住或经滚动后落于洞、棚以外。

2)清除。将小型岩崩体清除。

3)拦截。在岩崩体下方设缓冲平台、落石槽、拦石墙等,同时要注意在这些拦截构造物处填实泥土,以减少岩崩体对它们的冲击破坏。

4)支护、撑顶。在岩崩体出现的位置上将其保护或固定起来,以消除其不稳定的隐患。

5)嵌补。一般用于掏空的岩崩体处,用嵌补方法使它们连成整体,而不致发生坡体坠落。

6)插别。即在大块岩崩体上用大眼方式将粗钢筋或钢轨插入下部稳定岩体上,也可以在其外侧大一排孔眼,插入粗钢筋或钢轨等以阻挡其翻滚。

7)注浆、压浆或喷锚。用这些方法将有裂缝或隙缝的岩体或岩层连成整体,以免块石坠落。

8)SNS柔性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锚杆和减压环为主要材料构成的防护系统,其安全可靠性大,对于难于治理的大型岩崩是一种良好的对策。

9)其他方法。对路基上侧挖方及下侧填方的支挡分而治之,层层设防,分级治理。在稳定的和夹有土质的岩堆可采用生物防护。当岩堆上多为石质时,可撒铺种植土充填其空隙,再采用生物防护。

2 责任分析

2.1 工程部、安监站日常巡查中未发现应发现的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和未及时采取救急措施,属工程部、安监站有关人员的责任。

2.2 因施工班组日常养护中未认真清理排水设施,不能保证地面水的排除和地下水的疏干,造成水流不通畅,导致塌方灾害不能及时中止,属施工班组直接责任,工程部应负领导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