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来料检验规范

来料检验规范

来源:测品娱乐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 本:A9 生效日期:分 发 号:□□ 控制状态:

涉及部门审核会签记录 总经理 □ 副总经理 □ 制造部 ■ 采购部 ■ 开发部 ■ 财务部 □ 部门 品质部 审核 部门 姓名 日期 品质部 批准 部门 姓名 日期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 ■ 质量总监 □ 品质部 ■ 销售部 □ 人力资源部 □ 制姓名 定 日期 文件修改履历表 序号 日期 修订内容 版本 修改单号 修订人 备注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1.0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佳讯来料质量基本规范及检验标准,确保来料质量得到有效监控。

2.0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公司来料的检验判定。

3.0定义

检验: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各特性是否合格,测定、检查、试验或度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

多种特性,并且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

4.0职责和工作要求

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进行检验和确认,以保证进入公司的材料为合格品。

采购部:提交入库单/采购到货单及送检相应的物料;对检出的不合格品负责与供应商的沟通

和处理。

开发部:负责提供物料检验标准:规格书、图纸、图片等。物料认证工程师为开发部对采购

部、品质部的接口人,协调开发过程物料/样机入库的各种问题。

制造部:提交半成品入库单及送检相应的物料;必要时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及协助品质部对部分物料进行检验。

5.0流程 见8.0 6.0工作内容

6.1

来料的分类

6.1.1 原器件类:用于生产制造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含电源适配器)

6.1.2 接插件类:用于电器及产品内部电源连接的各类插头、插座、插针等(含各类开关); 6.1.3 PCB光板:未焊接及装配器件的印制线路板;

6.1.4 钣金件、膜:用于产品装配的金属结构件及表面贴膜; 6.1.5 塑料件类:用于产品装配的各类塑料外壳及配套件;

6.1.6 包装物:用于产品包装的各类抗震、防护材料及包装盒(箱); 6.1.7 紧固件类:用于产品各部件间物理连接、固定的螺钉、螺母等;

6.1.8 外加工电路板:由外加工厂依据公司的要求和发放的各类器件对PCB光板进行加工后的

半成品电路板;

6.1.9 外购设备:直接购买的成品设备;

第 1 页 共 18 页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6.1.10 电线电缆:各类以线材为主的原材料(电源线、通讯电缆等);

6.1.11 工具类:用于生产加工的各类工器具;

6.1.12 电脑及配件:各类电脑、配件及外部配套设备和办公设备; 6.1.13 仪器仪表:用于生产、检测的各类仪器仪表;

6.1.14 生产辅助物料:辅助于生产加工的物料(如清洗水、焊锡丝、钢网等)及不属于上述

类别的物料;

6.1.15 印刷品:产品说明书、标识、条码及其它纸质的印刷物料。 6.2

来料的接收

6.2.1 由采购人员将来料的型号、数量、供应商等填写在入库单上,并同来料一起交与

检验人员放置于来料待检区。

6.2.2 来料为样品时,采购人员需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人员依据开发提供的“开发过

程资料”进行检验。如没有相关资料或资料描述不明确可向开发物料认证工程师反馈,由其协调处理。需开发人员现场确认的确认完成后需签字再由检验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6.2.3来料不合格时的反馈

 当来料检验时出现批不合格时,必需使用“来料异常反馈单”对供应商进行反馈,

同时通知采购。及时跟进反馈后供应商的处理情况和回复。

 出现其它非批不合格的不良现象时,如需要也可使用“来料异常反馈单”对供应商

进行反馈。(如多次出现的同类问题或有可能超出允收标准的趋势时)  每次开出的“来料异常反馈单”需在检验单中注明反馈单的编号以便于查对。  每月对当月的“来料异常反馈单”进行检查确认,对未完成纠正或验证的反馈单注

明原因并记录在验证跟踪表中,以便持续验证确认改善的情况。对已完成的“来料异常反馈单”也进行标注。

 验证方式:将同一或同类物料下一批次来料的验检情况,作为“来料异常反馈单”

验证的依据,查验反馈的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如已改善则验证完成,否则重新反馈和验证。如有特殊情况则在反馈单的验证栏进行说明。

6.3

来料的检验

6.3.1 原器件类

第 2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开 始 型号及生产日期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该批来料数量与入库单所填数量相符。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检验员 核对送检数 检验员 1、检查外包装标示或其他相关说明,要求与入库单入库单/采购到所填型号相符。 货单 2、要求所购材料集成电路为五年以内生产产品。 来料检验记录 3、二三极管继电器、变压器、为三年以内生产产品。 4、模块(光模块、电源模块(板)、晶体、阻容为二年以内生产产品。 5、其它器件以近期生产为佳,一般不超过三年。 1、应为全新未使用器件,引脚无被氧化痕迹,无断裂,无扭曲变形。环氧树脂(或陶瓷)封装完好,无气泡及裂隙等现象,标识清晰可辨。 2、盘装件或整包装料:要求为未拆封的原包装。目视盘装或整包表面器件引脚无氧化、断裂痕迹。 3、检验时必需配戴防静电手环及防静电手套。(工作台面也需确保防静电接地良好)。 4、加强对IC物料的识别,对IC类器件检验时用洗板水擦洗本体表面,观察有无掉色、标识脱印的现象;其它识别方法参见附录1。 5、对于散料及检验拆封后的物料需用密封袋包装并在袋内放置干燥剂(如无适合的密封袋则用封口机进行封口)。 1、可焊性检验--插装器件:选取2-5个样本,每个样本任意选取若干个引脚沾浸助焊剂后, 用电烙铁及焊锡丝试焊引脚,引脚应上锡良好;贴装器件:用电烙铁将焊锡丝熔化后即时将器件的引脚(或焊接端)浸入2~3秒,引脚(或焊接端)应上锡良好。 2、原器件的性能检验按《原材料性能检测指导》进行检验,规范中未说明的器件及超出仪表检测范围的器件暂不做性能检测。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外观检 验 检验员 性能检 验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原材料性能检测指导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A 记录检验结果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第 3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职责 结 束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6.3.2 接插件类

工作流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开 始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该批来料数量与入库单所填数量相符。 1、检查外包装标示或其他相关说明,要求与入库单所填型号相符。 2、要求所购材料以3个月内生产产品为佳,最长为一年以内生产产品。 1、,应为全新未使用器件,引脚无被氧化痕迹,无断裂,无扭曲变形。封装完好,无气泡及裂隙等现象,标识清晰可辨。 2、盘装件或整包装料:要求为未拆封的原包装。目视盘装或整包表面器件引脚无氧化、断裂痕迹。 3、对物料尺寸和外观没有具体要求的接插件一律按照封样样本来进行检验。 1、对目视管脚有不良的器件或散装器件。选取2-5个样本,每个样本任意选取若干个引脚沾浸助焊剂后, 用电烙铁及焊锡丝试焊引脚,引脚应上锡良好。 2、确认接插件的连接、装配符合生产和使用要求。 3、其它性能检验按《原材料性能检测指导》进行检验,规范中未要求的暂不做性能检验。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检验员 核对送检数 检验员 型号及生产日期 检验员 外观检 验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原材料性能检测指导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性能检验 检验员 A 记录检验结果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入库单/采购到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货单 文件的要求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结 束 第 4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6.3.3 PCB光板

工作流程 开 始 检验员 核对型号、送检数 检验员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该批来料型号、数量与《入库单》所填型号、数量相符。 1、PCB光板包装及标识要求: ⑴ 包装需为真空封装加干燥剂; (2) PCB板上应有生产制造的周期; (3) 包装的标签上应有:产品名称、数量、客户名称、供方名称、生产周期、检验人员等相关信息,最大包装也应有相应的标签; (4) 来料检验时出现上述条件不符合时按不合格处理。 (5)IQC拆封检验后,需再次密封并放置干燥剂。 2、版本号、走线方向的正确性:每批抽检1块: 根据开发部提供的光板样板(无光板样板的无须确认)或印制板PCB图。 3、板边、板角、板面的外观: 板边无毛刺、毛头或毛刺、毛头引起的板边粗糙尚未破边;板边、板角无损伤或板边、板角损伤尚未出现分层;板面整洁;无明显污渍;无锡渣残留、无余铜或余铜 距最近导体间距≥0.2mm及每面不多于1处;无划伤、分层、起泡无擦花或擦花未伤及导体;外观干净、美观。 4、字符、丝印、绿油的外观:,印刷文字正确、清晰,无字符错印、漏印、无字符模糊已不可辨认或可能误读。阻焊剂和原件标志应色泽均匀,绿油无刮伤、无脱落及暴露导线。绿油的附着力检验同“镀层附着力”。 5、走线:无裂缝、断开、毛刺(不得大于线间距的30%)、边缘无缺损、无锯齿或锯齿≤设计线宽的20%(眼视明显锯齿)。 6、金属化孔与焊盘:每批抽检1~2块板: 金属化孔及焊盘应清洁、明亮、光滑、无明显偏孔、无影响元件插入或影响可焊性的任何杂质,无破孔、焊盘损坏、起翘,不允许有断裂及任何丝印穿过孔与焊盘或绿油覆盖。表在涂层完全润湿均匀。 7、翘曲度:目测,取PCB放到玻璃板上,观察是否有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外观检验 第 5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明显的翘曲。板弓曲率及扭曲率≤0.75%。(计算方式:用被测量板与平台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除以PCB板的尺寸,乘以100所得的百分数计算弓曲率和扭曲率。如最大垂直距离是在被测量板的边上,则最大垂直距离除以其所在边的尺寸即为弓曲。如最大垂直距离是在被测量板的角上,则最大垂直距除以其所在角的对角线的尺寸即为扭曲。) 相关文件 /记录 检验员 性能检验 1、镀层附着力:每批抽检1块,用2英寸长的3M(600号,0.5英寸宽)胶带粘在被检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几个不同的位置(除突沿部分外)并将其压紧,然后撕下3M胶带。要求胶带上不得有镀层(或绿油)粘在其上。(不同位置使用新的胶带) 2、可焊性:每批抽检1~2块,试焊1~2处,使用中性助焊剂时,试样在1-2秒内上锡。 3、 耐热性:来料时不检此项,在焊接时验证,经260℃波峰焊,阻焊剂和元件标志应有良好的结合力,不应脱落、起泡和变色,板材不应有变形。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 以上未尽之处参考IPC-A-600G的2级标准判定。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记录检验结果 A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结 束

6.3.4 钣金件、膜

详见“钣金件来料检验规范 -QD-60”。

6.3.5 塑料件类

工作流程 开 始 检验员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该批来料型号、数量与入库单所填型号、数量相符。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核对型号、送检数 第 6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装配性能检验 职责 检验员 工作要求/标准 每批抽检2套: ——依据图纸或样品检查外形、尺寸,要求外形尺寸符合符合要求 ——检查配合尺寸:上下盖的配合外型结合处不得明显开逢,各配合件能正常安装、装配; ——检查灯罩与外盖的配合尺寸,不能有明显的缝隙。 1、丝印字符内容、大小、颜色符合。用酒精擦试后不脱落。 2、外表面:不能有缩孔和气孔,不能有明显的凹陷和缺料;要有光泽感,不能有明显的泛白、搓痕以及皱纹;不能有银丝和剥层;不能有明显的暗纹以及暗斑,边缘部分不能有烧焦;不能有明显的翘曲和变形;表面不能有明显的融合痕和流痕;表面的异物点大小不能超过0.5mm×0.5mm,100mm×100mm平面内异物点不能超过2个(透明件不能有明显的黑点和杂质); 表面颜色和色泽一致,与样板颜色不能有明显色差。 3、内表面: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允许Ø0.5mm×0.5mm的缩孔和气孔, 100mm×100mm平面内不能超过2个。不影响使用性能情况下剥层不得超过5mm×5mm,100mm×100mm平面内不能超过1个。表面不能有龟裂;不影响使用性能情况下融合痕和流痕不得超过0.5mm×10mm,100mm×100mm平面内不能超过2个。 4、不能有明显的溢边,毛刺不能高于0.5mm,长度不得大于10mm,用手触摸不能有棘手的感觉。 目前只针对小胶壳类物料: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UL94V-0级)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 相关文件 /记录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外观 检验 阻燃 性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检验员 记录检验结果 A 结 束

第 7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6.3.6 包装物

工作流程 开 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该批来料型号、数量与入库单所填型号、数量相符。 1、与样品或库存物品(及产品图纸)进行比对。确认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表面无磕伤、划伤、污物、破损及变形; 3、印刷:要求印刷内容、位置及颜色正确,丝印字迹与图案应清晰、完整、端正、流畅、色调一致,不允许拖墨、漏印、错位、重叠、少墨等不良现象。纸箱标识的内容及要求参见包装物料图纸。 4、纸盒(箱)类的物料:折叠痕应清晰、正确,折叠后的盒(箱)符合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5、珍珠棉类的物料压接需紧密牢固,如为粘接还应保证胶水不溢出影响外观。 6、纸盒(箱)、珍珠棉要符合尺寸要求、并能与对应包装的设备完好配合。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相关文件 /记录 核对型号、送检数 检验员 检验员 外观检验 检验员 记录检验结果 A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入库单/采购到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货单 文件的要求。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结 束

第 8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6.3.7 紧固件类

工作流程 开 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核对型号、送检数 检验员 检验员 ——该批来料型号、数量与入库单所填型号、数量相符。 1、与样品或库存物品(及产品图纸)进行比对。确认外形及尺寸符合要求。 2、表面镀层完好光亮,无磕伤、污物、破损及变形; 3、与配套安装的紧固件配合良好(既螺纹及螺距符合要求)。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相关文件 /记录 外观检验 检验员 记录检验结果 A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入库单/采购到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货单 文件的要求。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结 束

6.3.8 外加工电路板

详见“半成品来料检验规范 -QD-59”。

6.3.9外购设备 工作流程 开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相关文件 /记录 第 9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核对型号、数量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该批来料型号、数量与入库单所填型号、数量相符。 检验员 该项要求 1、 在正常光照下,距物体350mm处观察光端机外观应整体色泽一致、干净整洁、无明显缺陷。 2、 表面处理要求:喷涂面喷涂均匀、完整、良好、颜色一致、无剥落、无气泡。不允许有局部少漆、挂流抓痕、漆膜发白、麻点、手印等情况。 3、 若补漆颜色应与本色基本一致,外表面每平方料范围内不能多于2处,每处补漆的面积不应大于3平方毫米,内表面可以适当放宽,单处理面积不大于5平方毫米。 4、 机壳无扭曲变形、无毛刺、无磕伤、无划伤、无压伤,无漏打孔、无漏攻丝、无漏沉孔等损坏现象。 5、 丝印的位置、内容、色泽、字迹、图案等应符合图纸、说明书要求,且丝印清唽、完整、端正、流畅、色调一致。不允许拖墨、少墨、漏印、错位、重叠等现象 6、 整机装配紧固、螺钉装配齐全、无滑丝、无拧花。轻晃机身,应无异物遗落于机身内所发生的声响。 7、 配件要求:所配配件与装箱清单要求配件型号一致、数量正确、无漏配、错配。且所配配件整体要求干净无脏污、无损伤、无变形、未被氧化、外形尺寸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要求等。对于小五金件要求无毛刺、表面处理均匀、镀层光亮无脱落等。 检验员测试工程师 全检:根据“来料性能检测指导”进行检测。指导中未作规定的外观检验合格入库后再由制造部进行检测。(需在检验单及入库单上标注“性能交由制造部进行检测”) 外观 检验 性 能 检验 记录检验结果 A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检验员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入库单/采购到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文件的要求。 不合格品管理 程序 第 10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结束

6.3.10 电线电缆

工作流程 型号及生产日期 职责 检验员 核对送检数 检验员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开 始 备注:以下所有 表示在入库单上注明检验 A 结果并转入 不合格品管理程 ——该批来料数量与入库单所填数量相符。 1、检查外包装标示或其他相关说明,要求与入库单所填型号相符。 2、要求所购材料为三年以内生产产品(订做的电缆为一年以内生产产品)。 1、 接头引脚无被氧化痕迹,无断裂,无扭曲变形,封装完好,无破损及裂隙等现象,标识清晰可辨。 2、 电缆表面清洁无污渍,无断裂、破损,无油渍(无粘黏感)。 3、 未加工的电线电缆在检验时需剥取一段线芯检查是否氧化发黑。 1、 按抽样方案抽取样品,确认产品电缆的电器连接与说明书或相关资料相符;确认连接头可以使用。(含自制的电缆详见《常用电缆测试作业指导》) 2、 在外加工厂加工的电缆需对连接性能进行全检。 在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上注明检验结果,对于合格品入库,对于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 检验员 外观检 验 来料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的管理程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的管理程 《常用电缆测试作业指导》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单 入库单/采购到货单 来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检验员 性能检 验 检验员 A 记录检验结果 第 11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工作流程 职责 工作要求/标准 相关文件 /记录 结 束 6.3.11 工具类

6.3.11.1 确认型号及数量; 6.3.11.2 检查外观无破损、变形; 6.3.11.3 确认购买的工具符合使用的要求; 6.3.11.4 不合格品做退换处理。 6.3.12 电脑及配件

6.3.12.1 确认型号及数量; 6.3.12.2 检查外观无破损、变形;

6.3.12.3 确认购买的电脑及配件符合使用的要求; 6.3.12.4 不合格品做退换处理。 6.3.13 仪器仪表

6.3.13.1 确认型号及数量; 6.3.13.2 检查外观无破损、变形;

6.3.13.3 确认购买的仪器仪表符合使用的要求; 6.3.13.4 不合格品做退换处理。 6.3.14 生产辅助物料

6.3.14.1 确认型号及数量; 6.3.14.2 检查外观无破损、变形; 6.3.14.3 确认购买的物料符合使用的要求; 6.3.14.4 不合格品做退换处理。 6.3.15 印刷品

6.3.15.1 确认名称、版本及数量。

6.3.15.2 检查内容是否与归档文件一致,如文件未归档,对其只作外观检查,

内容由项目组人员确认。

6.3.15.3 印刷检验要求:字体、大小符合要求,字迹工整、清楚、位置准确,

版面干净无墨点、墨色均匀、色泽一致。文字不能缺笔断划、有重影,

第 12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易于阅读。

6.3.15.4 剪裁装订检验要求:内容居中(或与样版一致),纸张大小及纸质符合

要求。纸张无叠、边缘无毛刺。装订牢固、整齐无错位、漏页,装订针光亮无锈迹。

6.3.15.5 条码制式验证:按性能检验的抽样方案抽取样品,用条码(机)设

置为CODE128 的条码制式进行扫描,对比读取的数值应与打印的数值一致。不合格品做退货处理。

6.4 RoHS物料的检验(以下只规定了与RoHS相关的检验内容,其它检验的项目与非RoHS物料相同)

6.4.1 依据采购填写的入库单确认来料是否为RoHS的物料。

6.4.2 RoHS的物料是否具有RoHS的标识或符合RoHS的证明文件,且供应商是否为公司RoHS

物料的合格供应商。否则,按《RoHS物料的RoHS符合性确认规定》进行处理。 6.4.3 RoHS的物料应有明确的标识,且与非RoHS产品进行严格的区分.

6.4.4 RoHS物料的检测应在符合RoHS要求的环境中进行且所使用的工具也应符合RoHS的要

求。

6.4.5 检验的记录中应有RoHS的标注。 6.4.6 外购的整机类RoHS产品:

6.4.6.1此类外购品应对其本机、配件、包装物及说明书等均需确认是否是符合RoHS

的产品。

6.4.6.2检测时按6.4.3进行

6.5 对于怀疑或无法确认的RoHS物料可进行抽样自检或交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认证,以确认符

合要求才可入库使用。具体参照《RoHS物料的RoHS符合性确认规定》执行。 6.6 “6种有害物质的使用含量”表

物质名称 镉 铅 汞 六价铬 多溴联苯 含量 小于100ppm 小于1000ppm 小于1000ppm 小于1000ppm 小于1000ppm 第 13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多溴联苯醚

6.7 抽样方案

小于1000ppm 6.7.1 述规范中有具体说明的则按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或全检。没有具体说明的按以下方式

进行抽样。

6.7.2 外观检验按照《计数抽样检验方法》的规定,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

水平Ⅱ,AQL=2.5进行抽样检验。返修品采用加严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AQL=2.5进行抽样检验。

6.7.3 性能检验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3,AQL=1.0或参照《原材料

性能检测指导》中的抽样标准执行。 6.7.4 新供应商或有需要时可对来料进行全检。

6.8 其它说明

6.8.1 来料批中出现数量不符的则即时反馈给采购人员进行外理。但不影响到该批的合格判

定(按实际数量验收)。

6.8.2 对其他未提及的物料,进厂检验主要确认型号、数量、外观。并可进入生产进行验证。 6.8.3 上述检验的项目,对检验顺序不作要求。

6.8.4 检验完毕后检验员应依据检验的结果对各类状态的来料进行标识(标明名称、数量、

状态、是否环保、日期等)。

6.8.5 来料检验记录中的适用性是指:是否符合使用的要求。

6.8.6 检验时需配戴防静电手环及防静电手套,特别是进行原器件物料检验时必需须配戴。

(工作台面也需确保防静电接地良好)

6.8.7 未有特别要求的不合格品一律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6.8.8 经检验人员抽检合格的物料要在外包装贴上金色的QC PASS标签。

6.8.9 检验合格的物料或产品在入库前应在外包装箱其中一侧面贴上“物料(产品)标示卡”。 6.9 检验的时效要求

6.9.1 急用物料,当天完成入库。

6.9.2 无需RoHS送测的物料2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办理入库。

6.9.7.1 如同一时间来料超过30种可增加0.5~1个工作日。

第 14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6.9.7.2 如为开发物料为保证按时入库,采购人员应及时通知开发相关人员,且开

发人员需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确认。

6.9.3 需RoHS送检的物料原则上要求7个工作日完成入库,如需进一步作化学分析的物料可

增加2~3个工作日。

6.9.4 钣金件物料,2个工作日完成检验入库。

6.9.5 半成品入库2个工作日完成检验入库,如未电测或开发试生产板卡超过200块可增加1

个工作日。

6.9.6 包装物料2个工作日完成入库。 6.9.7 其它说明

6.9.7.1 因半成品和钣金件物料是同一人负责检验,如同时来料较多时可适当延迟

入库。

6.9.7.2 检验过程中如插入急需物料的检验也可适当延迟其它物料的入库。 6.9.7.3 急需的物料采购人员应在到料时通知检验人员以便能及时进行检验和办理

入库。

7.0 相关文件/记录

8.0 来料检验作业流程图

开始 来料送检 来料检验 填写检验报告 及入库单 是否合格 依据检验规范 对于外加工电路板及其它有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来料异常反馈单”向供应商反馈。 采购送检时填写入库单 审核入库单及检验报告 来料数据统计 不合格品退货 贴“不合格品”标识及提供检验报告,退货返修的物料需重新送检。 让步接收 第 15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让步接收/放行申请表”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注:流程图中除注明的人员外,其它未注明人员的均为检验人员 流程图中的入库单包含“采购到货单” 附录1

IC类器件区别原装正货和翻新货的主要方法:

1、看芯片表面是否有打磨过的痕迹。凡打磨过的芯片表面会有细纹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为掩盖还在芯片表面涂有一层薄涂料,看起来有点发亮,无塑胶的质感。

2、看印字。现在的芯片绝大多数采用激光打标或用专用芯片印刷机印字,字迹清晰,既不显眼,又不模糊且很难擦除。翻新的芯片要么字迹边沿受清洗剂腐蚀而有 “锯齿”感,要么印字模糊、深浅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过于显眼。另外,丝印工艺现在的IC大厂早已淘汰,但很多芯片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丝印工艺,这也是判断依据之一,丝印的字会略微高于芯片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觉到细微的不平或有发涩的感觉。

不过需留意的是,采用激光打标的翻新IC越来越多,某些新片也会用此方法改变字标或干脆重打以“提高”芯片的档次,这需要格外留意,且区分方法比较困难,需练就“火眼金睛”。主要的方法是看整体的协调性,字迹与背景、引脚的新旧程度不符,如字标过新、过清有问题的可能性也较大,但不少小厂特别是国内的某些小IC公司的芯片却生来如此,这为鉴定增添了不少

第 16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来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9 文档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麻烦,但对主流大厂芯片的判断此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另外,近来用激光打标机修改芯片标记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内存及一些高端芯片方面,一旦发现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个别字母不齐、笔画粗细不均的,可以认定是Remark的。

3、看引脚。凡光亮如“新”的镀锡引脚必为翻新货,正货IC的引脚绝大多数应是所谓“银粉脚”,色泽较暗但成色均匀,表面不应有氧化痕迹或“助焊剂”,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脚不应有擦花的痕迹,即使有(再次包装才会有)擦痕也应是整齐、同方向的且金属暴露处光洁无氧化。

4、看器件生产日期和封装厂标号。正货的标号包括芯片底面的标号应一致且生产时间与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标号混乱,生产时间不一。 Remark的芯片虽然正面标号等一致,但有时数值不合常理(如标什么“吉利数”)或生产日期与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标号若很混乱也说明器件是 Remark的。

5、测器件厚度和看器件边沿。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标记,必须打磨较深,如此器件的整体厚度会明显小于正常尺寸,但不对比或用卡尺测量,一般经验不足的人还是很难分辨的,但有一变通识破法,即看器件正面边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后须“脱模”,故器件边沿角呈圆形(R角), 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时很容易将此圆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边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断为打磨货。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装物,包括标识内外一致的纸盒、防静电塑胶袋等,实际辨别中应多法齐用,有一处存在问题则可认定器件的货质。

第 17 页 共 18页 生效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