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初中教育】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第十五章单元测试题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9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小王用推车将重100N的垃圾运到垃圾箱的过程中,刚好在水平大理石地面和水泥地面上各匀速运动了20m,比较在两段路面上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没做功 B.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没做功 C.在水泥地面上的摩擦力大,所以做功多 D.两段路面做的功一样多 2.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党和把救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搜救被困人员,重型吊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假如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6×105N的重物匀速上升,图1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钢丝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与时间关系的是( ) 3. 星期天一大早,爸爸驾车载着李红一家去石家庄玩。在到达某处路段时,李红从车窗向外看,恰好看到交通标志牌上的标志,如图2所示。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匀速行驶,此时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833N B.此时汽车的牵引力为3000N 2 / 9 C.汽车到达石家庄,全程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1.2×105J D.汽车在行驶过程,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4. 在公路上骑自行车上坡时很费力,而且坡度越大越费力。学习了机械效率后,有些同学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坡度、机械效率),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表述,其中最有利于科学探究顺利进行是( ) A.上坡时坡度越大越费力,机械效率呢 B.随公路坡度的增大,机械效率在减小吗 C.斜面的倾斜程度改变后,其机械效率是否发生变化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省力、费力是否有关 5. 如图3所示,福娃妮妮正在通过定滑轮将一重物拉上去,她所用的拉力为25N,所拉物体的质量为2kg,物体向上升了8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取10N/kg) A.妮妮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做功为400J B.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没有被忽略 C.克服被拉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其大小为160J D.此次使用定滑轮的过程中,其机械效率为80% 6. 骑自行车时,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脚踏板,这是为了( ) A.增大惯性 B.增大上坡的推力 C.增大动能 D.增大势能 7.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的机器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大 3 / 9 C.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同一滑轮组所吊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8. 在图4所示的各种情景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9. 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要遵守一定的公德,如图5所示的漫画,反映的是某些人在超市购物时,不讲公卫,将宠物狗放在购物车中,推着车向前运动,小狗不停地叫,影响他人购物时的情景。这时女士对购物车;男士提着篮子在走时,手对篮子(以上两空选填“做了功”或“没有做功”);当男士受到惊吓,跑起来后,其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两名同学上楼时的功率与做功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6所示的高度—时间图像。其中m甲=40kg,m乙=50kg,g取10N/kg。 根据图像,可知或可求得: (1)甲同学10s内做功是J; (2)P甲P乙(填“>”“<”或“=”) (3)若乙同学以图示的功率,走着上楼1min,此时他所处的高度是m,则他做的功是J。 11.图7是生活中常用的剪指甲工具,其机械效率约为90%。指甲剪刀口间的距离约0.2cm,剪断指甲时刀口与指甲间的作用力约为4.5N。剪断指甲做的有用功约为______J,此过程需要做的总功为______J。 4 / 9 12. 在20xx年5月1日,××市率先在西湖景区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许多市民也开始不使用汽车而骑自行车上班。骑车上班还有利于身体健康。体重80kg的金老师每天骑车(车的质量约20kg)上班“减肥”。若他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行,受到的阻力约为人与车总重的0.04倍,则他消耗的功率约为 W。(g=10N/kg) 13. 如图8所示,北京奥运会的五个福娃各具特色特色。其中晶晶代表的熊猫喜欢吃竹子,当他把竹子拉得弯下腰时,竹子具有;迎迎代表的藏羚羊在平地上奔跑时具有;妮妮代表的燕子在空中飞行时,具有(以上三个空均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 14. 图9所示,弹簧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将弹簧由自由长的位置A压缩到B,松手后,小车由位置B开始运动至位置C时,速度为零。自B至C的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 (选填“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小车运动速度最大的位置在 ________ (选填“A点”“AB间的一点”或“BC间的一点”)。 三、实验探究题(15题12分,16题10分,共22分) 1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 物理量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1 4 0.1 1.8 0.3 2 4 3 6 0.1 0.1 1.4 2.4 0.5 0.3 5 / 9 甲 乙 图10 ) 机械效率η 74%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 在“探究斜面”的实验活动中,为了探究:“斜面省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和“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某小组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同一材料物块滑动的探究实验(如图11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θ1<θ2<θ3) 实验斜面次数 材料 斜面物体的 重 倾角θ G/N 5.0 5.0 10.0 5.0 5.0 物体上升高度h/m 0.10 0.10 0.10 0.10 0.10 沿斜物体移机械效面拉动距离s/力F/N 2.0 1.6 3.2 2.1 3.0 m 0.50 0.50 0.50 0.35 0.20 率 η/% 50 63 63 68 1 毛巾 θ1 2 木板 θ1 3 木板 θ1 4 木板 θ2 5 木板 θ3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第5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_J,机械效率________。 6 / 9 (2)分析第2、4、5次实验的数据,总结出的结论为:在接触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__________。 (3)分析第_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斜面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4)综合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实际生活、生产中利用斜面工作时,提高斜面机械效率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6分) 17. 王奶奶家住六楼,腿脚不好,上下楼不方便,社区的“助老爱心”小组帮她想了一个好办法:用一根轻质长绳(绳重不计),一个滑轮、一个篮筐上下吊物品。篮筐重6N,滑轮重2N,每层楼高3m(摩擦不计) 问:(1)“助老爱心”小组帮王奶奶把一个6.4斤重的西瓜放在篮筐里,王奶奶用此装置(如图12所示)将西瓜提到六楼做功多少焦耳?(1斤=0.5kg) (2)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多大? (3)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王奶奶提高机械效率? 7 / 9 参: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A 6. C 7.D 8.A 二、填空题 9. 做了功 没有做功 增大 10. (1)2400 (2)> (3)18 9000 11. 0.009 0.01 12. 200 13. 弹性势能 动能 动能和重力势能 14. 先减小后增大 A点 三、实验探究题 15.(1)甲 乙(2)57% 83%(3)越低(4)提升重物越重(增加钩码重力) 16. (1)0.60 83 % (2)省力 (3)2、3 (4)尽可能减少斜面的摩擦阻力(说明:增加倾角,虽能提高机械效率,但达不到使用斜面的目的——省力,不视为正确答案) 四、计算题 17. (1)将西瓜提到六楼所做的总功:W=G总h=(6N+2 N+32 N)×5×3m=600J (2)克服西瓜的重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32N×15m=480J 8 / 9 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3)用塑料袋或布兜代替篮筐;用轻质滑轮;在滑轮轴间加润滑油;在体力、装置允许情况下可提稍重的物体。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