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生物地理考试范围
1. 美国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是? [单选题] * 伊利湖
苏必利尔湖(正确答案) 休伦湖 安大略湖
2. 非洲最大的湖是? [单选题] * 维多利亚湖(正确答案) 的的喀喀湖 坦葛尼喀湖 贝加尔湖
3. 复活节岛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单选题] * 西班牙 葡萄牙 阿根廷 智利(正确答案)
4. 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南亚国家? [单选题] * 印度 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 柬埔寨(正确答案)
5. 欧洲最大的半岛是 [单选题]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正确答案) 巴尔干半岛 亚平宁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
6.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单选题] * 泰晤士河
伏尔加河(正确答案) 莱茵河 多瑙河
7. 玉米原产于 [单选题] * 巴西 巴拿马 乌拉圭 墨西哥(正确答案)
8. 下面哪个城市的纬度最高 [单选题] * 赫尔辛基 奥斯陆 摩尔曼斯克
雷克雅未克(正确答案)
9. 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美洲国家 [单选题] * 委内瑞拉 洪都拉斯 牙买加 摩洛哥(正确答案)
10. 南非的首都为 [单选题] * 开普敦 约翰内斯堡 比勒陀利亚(正确答案) 德班
11. (2016•潮州)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如果再生一胎仍为单眼皮的机率是() [单选题] * A、0 B、100% C、25%(正确答案) D、75%
答案解析:【考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生物的性状【解析】【解答】解: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父母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遗传图解如图:从图解中可以看出他们若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为单眼皮的可能性是25%,即1/4.故选
C.【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2. (2016•潮州)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C、家鸽体表的羽毛是其适于飞行最主要的器官(正确答案) D、兔的牙齿分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答案解析:解析:【考点】节肢动物,鱼的主要特征,鸟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解析】【解答】解:A、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不符合题意.B、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不符合题意.C、家鸽的翼是适于飞行的主要器官,符合题意.D、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鸟类、鱼类、节肢动物、家兔 主要特征及生理特点,据此答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
13. (2016•潮州)“乙肝”疫苗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是() [单选题] *
A、注入抗体,控制传染源 B、注入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C、注入抗原,保护易感人群(正确答案) D、注入抗体,切断传播途径2
答案解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解析】【解答】解: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注射的“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人注射疫苗,增强人的抗病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传染病的特点、病原体、传染源及其预防措施,免疫类型,是个重要的考点,应当重点掌握.
14. (2016•潮州)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图(3 指血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1 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2 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正确答案) C、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 3 D、4 形状不规则,能够吞噬病菌
[单选题] *
答案解析:【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析】 【解答】解:A、2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错误;B、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2红细胞或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过少引起的,B正确;C、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2红细胞,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错误;D、4是血小板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1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D错误.故选:B.【分析】观图可知:1是白细胞、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血小板,据此解答.掌握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5.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其中 A、B、①、②、③依次为()
[单选题] *
A、叶绿体、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水(正确答案) B、线粒体、叶绿体、氧气、二氧化碳、水 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 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
答案解析:【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解析】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A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存在于细胞质中;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②二氧化碳和③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①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③代表水.故选:A【分析】由图可知: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如果A、B代表能量转换器,则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如果A、B代表生理过程,则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是水,1是氧气,2是水,3是二氧化碳.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16. 小明经常迷恋电子游戏,最近视力下降,应配戴()矫正. [单选题] * A、凹透镜(正确答案) B、凸透镜 C、平面镜 D、柱状眼睛
答案解析:【考点】视觉的形成【解析】【解答】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15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像特点,分作答.
1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哪种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单选题] * A、婴儿出生后就会吮奶 B、针扎手,手马上缩回 C、膝跳反射
D、望梅止渴(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考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解答】解: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膝跳反射、婴儿出生后就会吮奶、针扎手,手马上缩回等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简单反射.“望梅止渴”体现了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因此是复杂反射.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点来切入.
18. 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 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单
选题] * A、 B、 C、
D、(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考点】练习使用显微镜【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故选:D【分析】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
19. 如图为植物体部分物质运输的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甲表示释放氧气、散失水分(正确答案) B、乙表示输送水分 C、乙表示输送无机盐 D、丙表示输送有机物
[单选题] *
答案解析:【考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解析】【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题中的甲可以表示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题中的甲可以表示为光、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此,题中的甲可以表示为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分.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和筛管两种管道,导管的作用是自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自上向下运输有机物.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三大生理活动,识图、分析解答.
20.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并在一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 度进行了 24 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单选题] * A、
B、 C、(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
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24时为黑夜时 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
高.故选:C【分析】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