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来源:测品娱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选择题

1.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B.推动了国动的发展 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3.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4.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 D.召开七大

5.如图是《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下列与西安事变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

1 / 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B.该报纸报道的消息发生于二十五年 C.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首《松花江上》反映的历史事件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8.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9.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B.《九国公约》签订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10.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

2 / 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11.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 )

A.“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 B.“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C.“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D.“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2.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南昌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13.“少帅张学良的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促成了( )

A.国民统一全国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

14.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在日本举侵略的危急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 ) A.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国共合作抗战开始

15.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3 / 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①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②西安事变

③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重庆谈判 C.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7.某事件发生后,认为:“这一发动是中的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的对日,要求立刻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并接受了党抗日主张的结果,是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进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开始。”这一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北平和平

18.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下列时间节点中,中日两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共同记忆是( ) A.1921年7月1日

B.1931年9月18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97年7月1日 二.材料题

19.阅读如图,回答问题。

4 / 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1)观察图,请写出该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发生的年代。 (2)根据图分析学生及各界路线的特点。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主张。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1)材料中所说的“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内容中可以看出,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 / 6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同步检测(无答案)

2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急,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我材料三: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仍照以前的习惯,称蒋介石为“校长”,寒暄道: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恩来顺着蒋介石的话,转向了正题:“只要校长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 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你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你的指挥。(1)根据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当时的蒋介石采取了什么?结果怎样?

(2)材料二中,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当时起调停作用的中国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3)根据材料三,导致周恩来和蒋介石“有十年没见面了”的原因是什么? (4)红军从“蒋介石”到“也可以听你的指挥”,说出你对这点的认识。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