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法制教案偷东西

中班法制教案偷东西

来源:测品娱乐


中班法制教案偷东西

【篇一:中班安全教育活动】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 设计意图: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它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近年来,幼儿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交通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在本次活动我通过先让幼儿观察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并通过让幼儿观看交通安全录像,在对录像中人物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中直观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后我创设了有趣的交通游戏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巩固所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使安全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预设目标:

1、懂得识别过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

2、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材料提供:

事先在有关交通规则的dv、自制的红绿灯、布置公路场景所需的道具。指导要点:

1、请幼儿一起观察交通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

事故的严重性。

2、与幼儿一起观看dv。

引入主题,请幼儿观看关于交通安全的dv。

请幼儿说说观看dv后的发现及感受,一起讨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师:你们在录像中看到了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你觉得他们这么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

3、请幼儿到教室四周去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并猜测它的作用,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告诉幼儿交通标志的真正意义。

延伸活动:与幼儿一起玩“交通”游戏。

(1)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2)全班幼儿分两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司机(身戴汽车胸饰),两名幼儿当交通。(一个管行人,一个管汽车)

(3)未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及行人,交通给予罚单。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重点放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

你为什么会得了罚单?你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5)行人与司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6)与幼儿再次进行评议。

大班安全教育活动:交通安全

活动目的:

1、利用情景表演和讨论的形式,教育幼儿注意交通安全,以及不在活动室冲跑打闹。

2、通过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及相关资料;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利用交通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和讨论,把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该怎样过马路?

2、看情景表演《活动室的一天》。(请别班幼儿表演)。

3、分组进行安全教育抢答比赛。

4、游戏:过马路。

玩法: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行人、汽车),师扮交警,按要求过马路。

要求: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大班安全教育活动:着火了怎么办

(2006-5-31 13:31:10)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灾给人类带来得危害,知道不玩火.

2、学习一些着火时的急救方法.

3、大胆参与自救游戏,体验自救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火灾vcd、红绸、夹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观看火灾vcd,让幼儿了解火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讨论:火灾怎么引起的?教育幼儿不玩火。

3、围绕具体灾情进行讨论,了解一些着火时的急救措施。

(1)当房屋和家里的东西着火了,你会怎么办?(用水浇灭、用灭火器、湿毛巾盖住、打119火警电话)

辅助问题:用水浇火时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灭火器?怎样打119火警电话?---

(2)当你衣服上着火了怎么办?(跳入水中、脱掉外衣、滚动等)你觉得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幼儿的讨论。

4、自救游戏:着火了,练习着火时的急救措施,体验自救的成功感。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围坐成一圈,一位幼儿手拿红绸在圈外走动,当老师随意出题,如说:“衣服着火了”“沙发

着火了”时,拿红绸的幼儿迅速将红绸夹在圈上任一幼儿衣服上,表示着火了,“着火”幼儿迅速想办法自救。

(2)幼儿游戏,鼓励幼儿想出与众不同又有效的方法。

(3)小结幼儿游戏。

5、讨论:如果幼儿园着火了怎么办?认识幼儿园内的消防设施。

【篇二:大班安全教案《110》】

学会拨打110

活动目标:

1、遇到危险不慌张,冷静想办法。

2、初步了解和使用报警电话110的具体情况。

3、面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勇于拨打报警电话110求救,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常识——报警电话110》和《宣传片》

2、图片《特殊情况下拨打110》。

3、幼儿对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准备。

4、幼儿人手一部小电话,教师一部打电话。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小常识——报警电话110》,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吧!

(2)发生了什么事啊?(坏人拿刀对着小孩)好危险呀!

(3)小朋友,当你遇到危险时?你该怎么做呢?

(4)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喊救命、喊大人、叫叔叔、打110报警)

2、初步了解拨打110的具体情况。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到底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继续播放课件《小常识——报警电话110》小朋友,当你遇到坏人时,千万不

要慌张,只要你稳住他,然后想办法拨打电话110,一会儿叔叔就会来帮你抓住坏人,保护你。

3、集体讨论:欣赏图片理解在特殊情况下使用110报警电话。

(1)挖掘幼儿已有知识经验。

小朋友,你喜欢叔叔吗?(喜欢)为什么呢?(叔叔很勇敢、叔叔抓坏人)你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叔叔呢?(马路上、警车里、在)那你们知道叔叔是个

干什么的吗??(抓小偷、抓坏人)。

(2)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上意外和危险,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拨打110电话报警,请叔叔来帮忙吗?

幼:找不到妈妈了,迷路了;捡到钱包了;小偷偷东西;坏人来敲门……)小朋友真能干呀,知道遇到危险地时候拨打电话110,寻求叔叔的帮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拨打电话110报警呢?

(3)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片《特殊情况下拨打110》:

图片:a、外出时和家人走失了

b、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门

c、发现了来路不明的物品或见到钱包物品或手机

d、看到有人打架

e、看到有人溺水

f、看到有人跌入井口

g、有人在抢劫。

注明:(1)、遇到危险不慌张,冷静想办法。让我们拿起电话,拨打110报警

(2)、每组图片观察的同时,教师同幼儿一起拨打电话110报警。(小朋友们,让我

们一起拿起电话,拨打110报警,请叔叔来解决或帮忙)

小结: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小朋友要冷静,不要慌张,我们小朋友还很小,不能直接去帮忙,但是我们可以尽我们自己的力量想办法拨打电话110报警,请叔叔来帮忙解决。

4、讲一讲、议一议,110报警电话能不能随便打呢?

(1)110报警电话能不能随便打呢?(不能)

(2)对!叔叔的工作是很辛苦、很繁忙的,每天要抓小偷抓坏蛋,帮助很多人解决困难,小朋友一定要记住哟,110不能随便打,以免影响了叔叔的工作。

【篇三: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陌生人我不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工作应该把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但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带给幼儿的潜在危机日益突出,像车祸、触电、溺水、拐骗等突发事件,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针对中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意识淡薄,判断危险的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技能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陌生人我不怕》,通过讨论交流、经验拓展、创设情境、场景再现等活动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陌生人,遇到陌生人应该怎么办,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和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识别陌生人的哄骗行为,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3、提高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骗小朋友情境。

2、歌曲《小兔子乖乖》、《我不上你的当》

活动过程:

一、歌曲引题,了解哄骗(幼儿随音乐《小兔乖乖》进入教室)提问:

1、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兔乖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小兔子开门了吗?

3、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妈妈的?

教师小结:小兔子让大灰狼把尾巴从门缝里伸进来瞧一瞧,判断出这不是妈妈的尾巴。小兔子真聪明,遇到问题不慌不忙,动脑筋想办法,值得我们学习。

提问: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思考判断。并

通过追问:是所有的人敲门都不开吗?进一步引导幼儿判别自己的亲朋好友等熟悉的人会开门,不认识的人就不开门。)教师小结:我们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讨论:为什么不给陌生人开门?(会骗人、会偷东西、会把小孩带走)教师小结:对,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感知,并通过问题层层递进,让幼儿自己发现大灰狼哄骗小兔子的方法及小兔子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做法。同时引出陌生人的概念。)二、观看事例,引发思考1、看一看,说一说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到阿姨想带小雨走停止。

提问:

(1)如果你是小雨,会跟那位阿姨走吗?

(2)为什么?

我们看一下小雨到底会怎样做,继续播放视频,请幼儿看完后提问:

(1)那位阿姨是怎样把小雨骗走的呢?

(2)这位自己称是妈妈同事的阿姨小雨认识吗?

教师小结: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你不认识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轻易相信。(通过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陌生人的含义。)(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救小雨呀?

(4)我们怎样判断陌生人说的话是真是假呢?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别方法,如:给家里人打电话,询问,找老师帮忙等等。

2、想一想,辩一辩教师接着提问:如果小雨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对后果进行推测,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幼儿的观点,并分享给全体幼儿,

从而让幼儿明白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坚定幼儿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牢固树立防范意识。)

三、律动表演,巩固认识播放歌曲《我不上你的当》,请幼儿边听歌曲边跟随音乐表演。(伴随诙谐幽默的歌词,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表演,让幼儿放松一下思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并再次增强幼儿不上当受骗的意识。)四、判断推测,引发讨论播放情景一:陌生人给小朋友玩具。

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给小朋友好东西吃。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带小朋友找爸爸。

问题: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我们的身边也会有坏人。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上当,做个机智勇敢的好宝宝。(通过画面再现场景帮助幼儿理解当时的情境,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已有经验分析判断正确的行为,

使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再次植根在幼儿心中。这一环节使幼儿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五、角色扮演,真实体验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陌生人我不怕,增强应对陌生人的经验。

(1)教师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陌生人给小朋友好东西吃、带小朋友买玩具、带小朋友找妈妈等几种方法骗小朋友走,幼儿想办法应对陌生人,并想办法求助。

(2)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陌生人再次进行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防范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