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陈仓区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实践与思考

陈仓区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测品娱乐
陈仓区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实践与思考

孙小花1,孙晓红2

(1.陈仓区县功镇721301;2.陈仓区阳平镇721303)

摘要:在建设生态畜牧业过程中,畜禽生产方式滞后、粪污污染、投入品滥用和监管不力等问题给养殖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该文从建设生态畜牧业实际出发,发现存在问题,阐明解决措施,为广大畜牧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设生态畜牧业;实践;思考

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畜牧业是新兴产业,是传统畜牧业的升级换代,也是传统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陈仓区畜牧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畜牧强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区建有部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个,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6个,市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6个,生猪养殖小区2个。养殖企业建有粪污沼气池6座、粪污加工有机肥厂2个、循环种养养殖场6个,无公害畜产品6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1陈仓区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实践与经验1.1积极倡导畜牧业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抓示范,带全面”的发展思路,全区大力发展以现代生物工程治理畜禽粪污的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有效解决了养猪业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了生猪养殖场转型升级,为陈仓区生猪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生态畜牧业粪污零排放技术推广,种养加循环等途径,促进了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建设。

1.2大力发展循环畜牧业

积极引导规模场主走循环畜牧业发展路子,着力推进“种—养—加”、“猪—粪—菌”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有效解决畜禽规模养殖带来的粪污及病死畜禽处理等难题,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粪污、尸体。通过改善养殖场周围环境,积极引导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养殖、加强养殖小区畜禽圈舍设施设备改造工程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畜禽养殖污染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加大对养殖投入品的管理

陈仓区畜牧部门对辖区21家饲料经销店、38家兽药店、3家宠物诊所、86个乡村兽医及畜禽诊疗所等加强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建档立卡;对乡村兽医、兽药店申请严格把关,对兽药店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严格审核,对他们的进货台账认真监督检查,发现出售有不合格产品或者失效、劣质兽药等行为,进行及时处置,保障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

2存在问题与不足

目前,陈仓区畜牧业发展从在以下问题:

作者简介:孙小花(1979-),女,陕西宝鸡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2.1畜禽规模化养殖占比小

陈仓区养猪年出栏500头以上不到40%,养殖“小、散、乱”现象未根本解决,农村由于历史畜禽养殖的原因,禁养区划定后,仍有养殖场未按期搬迁或拆迁完,加之粪污处理不彻底,个别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2畜牧业生产方式相对滞后

当前,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占60%以上,即便是一些已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小区),也往往因资金、技术的缺乏,生产水平远远未能达到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而造成的粪污超标排放、疫病防控等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不小损失。

2.3生态畜牧业循环配套脱节

有些规模化养殖场未按要求配足相应农田、林地、菜园,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缺乏,“种、养、加、消”产业链不完备,从外地采购大量饲料原料等物质,产品销售到很远的外地,使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增大。

2.4人才缺乏也是阻遏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从事规模养殖场的部分场主是多年在外经商成功人士,由于他们对生态畜牧业的认识局限,有热情与资金,加上家族式的经营管理,缺乏养殖知识技术经验、人才和生产设施设备,使养殖效益不高或亏损。

3对策与思考

3.1因地施策,因地制宜

利用陈仓区西部山区天然屏障有利地形地貌,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天独厚,按照“生物安全”技术要求,循行山脉、河流、草甸、川崖等,加大招商力度,提供优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创建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大中型养殖场及龙头企业,整合相应的农田、林地,消纳粪污,走种养结合、农牧结合之路,集中养殖优势做大做强生态畜牧业。

3.2产消结合,依靠科技

陈仓区区位优势明显,离宝鸡、西安近,畜牧业发展空间巨大。运用科学发展观,树立“效益优先、科技支撑”新观念,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按照“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精深加工,建设对接超市、连锁店、农贸市场专营店等渠道,提高销售量的同时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发展水平,增加生态畜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3.3创新机制,培育主体

按照“扶优、扶强、可持续”的原则,着力培育养殖业大中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畜牧产业化企业,扩大其生产经营上规模、上档次;提高生产加工能力,促其发展成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力广的畜牧产业化集团;同时,围绕优质畜禽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发展壮大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养殖环节有效整合,把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机衔接起来,实现畜牧业的社会化、组织化生产。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