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硫和氮的氧化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硫和氮的氧化物》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来源:测品娱乐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教材分析 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来源无忧考网:

高中化学 《硫和氮的氧化物》

学生在初三已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初步了解有关二氧化硫与酸雨危害的知识,有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学习能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力分析 欲。但由于学生是在高中阶段刚开始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尚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既有一般规律义有特殊性。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实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SO2的溶解性。经过实验大家观察到,SO2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2.SO2的化学性质研究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教师引导提问:下面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学生讨论回答: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SO2与CaO、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师生共同判断正误。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活动:农民伯伯夏天劳作的时候也是带“太阳帽”的,他们这个太阳帽是用草编的,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没关系,请看大屏幕,(展示新草帽、旧草帽图片),同学们看看两个草帽颜色有区别吗说明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颜色不同,说明SO2有漂白性。 【板书】2.SO2的漂白性 教师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第90页关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稳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还有哪些其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学生阅读思考:上节课学过的氯气也有漂白性。氯气的漂白是因为它的氧化性。 教师提出问题: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上讲台将SO2通入到老师准备好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并对反应后溶液进行加热。 教师引导:大家观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几价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正四价,处在硫的中间价态,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板书】3.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生讨论探究:由学生代表上讲台用教师提供的试剂(石蕊试液、SO2水溶液、品红溶液、双氧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仪器或用品,选择合适的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教师评价指导。 教师讲授:SO2的氧化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理解,大家请看黑板(写出SO2与H2S反应化学方程式,带领大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设问:我们刚才学习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说出了两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会不会应用呢,我们通过一道习题来巩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体积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充分混合后,通入湿润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发生什么现象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教师陈述: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听作补充。 学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师肯定鼓励。 作业 收集当地的雨水样品,测定其pH。如果是酸雨,

分头了解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的建议。 本节课我以生活中遇到的SO2事例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日常生活所能碰到的问题,渴望了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时顺水推舟引出课题,二氧化硫性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实验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精心的抛出问题,设计实验,我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满堂灌”,激起学生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及兴趣,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课例研究综中,所有知识的传授,都不是直接给出或介绍,而是通述 过一定的情景,慢慢地引导学生探究、总结。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集思广益。总的来说,学生参与度很高,课堂效果很好。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把课堂(探究实验部分)交给了学生,所以,造成课堂教学容量显得过大,对于一些实验或习题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或深入地解决;总之,通过这节课,使我收获很多,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