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得到物体放大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15cm处,并使其在光屏上成像,则有( )A.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B.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 C.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D.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 5.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入镜头,应如何调节照相机 ( )
A.照相机向人移近,减小暗箱长度 B.照相机向人移近,增大暗箱长度 C.照相机离人远些,减小暗箱长度 D.照相机离人远些,增大暗箱长度
6. 某凸透镜,物距为6厘米时,成正立的像;物距为9厘米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物距为8厘米时,成放大的实像 B、 物距为12厘米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物距为16厘米时,成缩小的实像 D. 物距为18厘米时,成等大的实像 7.照相机照相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必须调节 [ ]
A.镜头与物体的距离 B.镜头与底片的距离 C.物体与底片的距离 D.以上都不对 8.患近视眼的人,他眼睛的近点和远点与正常人眼睛相比 [ ]
A.近点比正常眼近,远点比正常眼远 B.近点比正常眼远,远点比正常眼近 C.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近 D.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远
9.与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相当的仪器是 [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10.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11.要想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需要(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12.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距小于焦距 B.物距等于焦距 C.物距大于2倍焦距 D.物距是任意的 13.放映投影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减小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B.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远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C.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增大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D.使投影机的镜头离投影片近一些,并减小投影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14.关于放大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 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虚像
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放大的虚像
15.如果照相机的镜头上不慎落上了一个黑点,那么拍出的照片( )
A.有一个放大的黑影 B.有一个缩小的黑影 C.无法成像 D.照片基本正常 16.老花眼镜的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镜 D.无法确定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 B.实像是由于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 C.虚像的形成遵守反射定律,实像的形成遵守折射规律
D.若某光学器件对点光源发出的光束有发散作用,那么这个点光源通过这个器件只能形成实像
18.有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的距离为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移动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4倍焦距处,那么像距(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9.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cm B.10cm C.20cm D.30cm 四、说理题
1、你能说出两种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或是凹透镜的方法吗?
2.(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有同学提出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可能有关,提出了猜想和假设,并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他实验前测出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他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在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进行观察.怎样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像在什么位置?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按上述计划操作,请你替他把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像到凸透镜的距像的大小(放大或像的正倒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缩小) 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