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六下)课文内容汇总
单元 第一单元 双线(单元目标) 民俗之美 ①反复阅读,从平常生活现象和事物中发现民俗之美,品赏文化之味 ②把握叙事详略,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详写主要部分,突出重点内容 ③揣摩文中细腻、生动的描写,品味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 课文(关注文体) ①《北京的春节》老舍 ②《腊八粥》沈从文 ③《藏戏》马晨明* ④《古代诗歌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寒食》韩翃 《十五夜望月》王建 单篇课文教学目标 《北京的春节》 ①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 ②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③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腊八粥》 ①朗读课文,理清脉络,分清内容主次,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②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艺术技巧和语言特点。 ③揣摩作者如何抓住重点,写出传统节日美食的特点,并学会在写作实践中借鉴。 《藏戏》* ①默读课文,把握藏戏的形成及其特点,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梳理文章脉络,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概括。 ③品味文章的语言,了解表达方法。 《古代诗歌三首》 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不同诗歌体裁的韵律美,背诵古诗。 ②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神话传说,感受诗词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匆匆》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 ②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文本蕴含的对时间流逝的哲理之思,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③细细品味文章的精彩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相应的语言积累。 《那个星期天》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情变化,理解其情感。 ②细读课文,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 ③品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 ④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别了,语文课》* ①自主阅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和组材的。 ②体会“我”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变化的过程,以及“我”写作 《家乡的风俗》 ①运用查阅书籍、网络搜索、人物采访等方法,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搜集写作素材。 ②写作时初步形成读者意识,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写作顺序和内容详略。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读文章时要分清主次,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时要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 语句段运用: 习俗的寓意、相同意义的不同表达 日积月累: 《人日立春》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①正眼看招牌 ②我来写广告词 ③寻找“最美对联” 名著导读 第二单元 感受生活 ①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②欣赏课文中各具特色的情感描写,品味精彩的语言,学习作者富有特色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③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拓展阅读相关文章,培养阅读兴趣 ④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生活的敏锐⑤《匆匆》朱自清 ⑥《那个星期天》史铁生 ⑦《别了,语文课》何紫* ⑧《学弈》/《孟子》 让真情自然流露 ①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关键词选择材料,在事件叙述中表达真情实感。 ②指导学生将事件过程中自己的认识、情感变化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题目推荐: 《一件令我_______的事》 交流平台: 直抒胸臆、在叙述和描写中流露真情实感 语句段运用: 抒情效果、结合自身经历体会情感 日积月累: 豆蔻年华 及笄之年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命之年 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 耄耋之年 期颐之年
感,帮助学生认真感悟生活,体察人生种种况味 对母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学弈》 ①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言文特有的韵律感。 ②品读全文,联系实际,感悟学习时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③背诵课文,感受文言文表达的精妙,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 ⑨《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 ⑩《为人民服务》 11《金色的鱼钩》杨旭* ○12《古代诗歌三首》 ○《马诗》李贺 《石灰吟》于谦 《竹石》郑燮 《十六年前的回忆》 ①感受李大钊同志为了民族和人民幸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②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认识的变化过程,体会前后呼应的表达效果。 ③圈画、品读文中描写李大钊语言、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④体会对比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为人民服务》 ①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理解文章标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本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感受以张思德同志为代表的英雄人物的思想境界,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金色的鱼钩》* ①体会文中的老班长爱护同志、尽职尽责、甘愿牺牲的精神。感受党领导人民进行民族的艰辛历程和者的伟大人格。 ②梳理情节,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叙述者对老班长的情感认识变化过程。 ③圈画、品读文中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④思考“金色”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主旨。 《古代诗歌三首》 ①诵读诗歌,借助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理解诗意。 ②把握诗歌所咏事物的特点,结合三位诗人的生平事迹,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人生志向,体会诗人高洁的人格和高远的志向。 ③品味诗中“物”与“我”的相通之处,把握咏物诗的特点。 《表里的生物》 ①感受故事中的童真童趣,体会“我”和父亲的形象特点。 ②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我”既天真又“有理”的想法。 ③品味课文的语言,赏析文中的心理描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心愿 ①结合生活体验选择合适的素材,尝试多种文体的写作。 ②根据不同的交流目的,选择恰当的表达,初步具备读者意识。 交流平台: ①读古诗词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②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 ③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语句段运用: 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话说千古英雄人物 ①排排英雄谱 ②讲讲英雄传奇 ③说说英雄梦 第三单元 英雄 ①学习英雄人物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优秀品格,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②通过阅读文本内容及查阅资料,了解特定时代背景,理解人物处境,抓住人物的神态、言行描写,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③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叙事者的情感变化过程,理解作者对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第四单元 探索未知 ①理解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不同方式,感受其特点与价值 ②学习梳理并把13《表里的生物》冯至 ○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 15《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阿西莫夫*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①了解科幻故事的要素,发挥想象写一则逻辑自洽的科幻故事。 ②表达自己对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思考。 交流平台: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语句段运用: 借助文言文学过的生字推想
握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③体会不同类型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初步掌握用具体事例印证观点的写法 16《两小儿辩日》/《列子》 ①感受文中的科学精神,尝试思考真理的探求等“重要” ○ “辩证”的问题。 ②把握课文的思路,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组织文章。 ③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学习用具体事例印证观点的写法。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①了解课文内容,重点把握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②理解课文的构思,体会其妙处。 ③对课文的内涵进行多元思考,表达看法要做到“有据”“有理”。 《两小儿辩日》 ①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②通过诵读深入理解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③把握寓意,探究拓展。 17《只有一个地球》李剑波、○蔡士魁 18《三黑和土地》苏金伞* ○19《青山不老》梁衡* ○词语的意思、引用的好处 第五单元 保护地球 ①感受人与地球、土地的密切关系,激发对土地的热爱,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责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②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③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 ①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②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③通过品读准确、严谨而又充满“文学味”的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融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的特点。 《三黑和土地》* ①体会诗中“翻身的人儿”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和诗人对土地、家园的深切热爱、眷恋之情。 ②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中强烈的画面感,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③把握诗歌特有的乡土特色,赏析其朴素自然、平白如话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浓浓的诗意。 《青山不老》* ①梳理课文内容,把握种树老人的形象,学习其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情感。 ②把握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好处。 ③赏析文中带有哲理的语句,体会文章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学写倡议书 ①积极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并通过调研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②掌握倡议书的基本格式,完成表述清晰且言辞恰当的倡议书。 交流平台: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词句段运用: “绿色卫士” 设计乘车路线 日积月累: 五行 五谷 五音 五彩 五味 五金 五经 五岳
第六单元 认识鲁迅 ①通过课文感知鲁迅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体会鲁迅的精神境界 ②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③反复朗读课文,揣摩精彩语句的意味,体会寻常语句的深刻内涵 20《好的故事》鲁迅 ○2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 2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 《好的故事》 ①带着想象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水乡奇幻景物的描写。 ②查找相关资料,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③品味精彩的语言,积累一些精美的词语和句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①感受鲁迅的形象和人格魅力,体会作者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②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 ③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和风趣的语句,训练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力。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①理解诗中所议两种人的形象和他们的最终命运,体会诗人对鲁迅的情感。 ②理解诗作以理入诗、以议论见长的特点。 ③领悟对比手法、形象化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有你,真好 ①运用第二人称叙事,通过事件表现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②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真挚情感。 交流平台: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语句段运用: 拟题 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外古诗词诵读 《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游子吟》孟郊 《春日》朱熹 张开想象的翅膀 ①阅读书目: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②读书方法: 一、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情节 二、放飞想象,把握内容 三、探究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③专题探究 一、梳理情节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重写和续写故事 ④精彩选篇 ⑤自主阅读推荐 郑文光《飞向人马座》、张之路《汉字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