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来源:测品娱乐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小关中学:余江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活动课的组织教学问题。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语:(书面略) 二、课文朗读:

1、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各自由教师划分的板块。 2、朗读: 第一组:第一板块。 第二组:第二板块。 第三组:第三板块。 第四组:第四版块。 3、教师针对各组朗读情况作点评。 三、课文知识:

由教师归纳,学生用笔在书上勾画,书上没有或不全面的,学生在书上作好笔记,以便于复习。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今地区正式归属统辖的开始。 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四、课文串讲:

由教师对该课文内容作串讲,学生作好相关笔记。

第二课时

五,理解分析:

1、由学生对教师所设置问题作举手抢答。 2、教师设置问题:

1、西汉时期, 汉武帝 为了联合西域国家夹击匈奴,曾先后两次派 张骞 出使西域。 2、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 冒顿单于 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 卫青 、霍去病 出击匈奴,经漠北一役大败匈奴。 4、东汉元帝时 昭君 出塞,嫁于 呼韩邪单于 ,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 西域都护 ,总管西域事务,

这是今 地区正式归属管辖的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公元73年东汉派 班超 出使西域, 班超 经营西域30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7、 166年 ,大秦派使臣安敦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8、西汉时期开通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 “丝绸之路” 。它从 长安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 欧洲 。 10、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答:张骞出使西域,正式与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六、作业布置: 完成教师设置问题。

(注:完成理解分析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其目的是对知识让学生增加印象,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复习和巩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