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测品娱乐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中风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应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综合治疗方案,28 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指数(QLI)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指数(QLI)的变化都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ischemia stroke. Methods Sixty eight patients with ischemia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2 were selected as observing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each group had 3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28 days. Changes of NIHSS and QLI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changes of NIHSS and QLI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ischemia stroke is exact which should be widely used.

[Key words] Ischemia strok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tudy

中风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中风患者中有85%的患者是缺血性中风[1],其有很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同时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因此多年来,都缺乏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其中,男4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5±2.5)岁。所有患者都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8例患者中,脑血栓患者24例、脑栓塞患者28例、腔隙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0例、多发性缺血性脑中风4例、小中风2例。随机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静脉滴注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采用5%葡萄糖250 mL+血塞通注射液200 mg,5%的葡萄糖250 mL+葛根素注射液6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对症治疗,但不应用西药综合治疗方法中的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等治疗。在患者的恢复期采取针灸与推拿治疗,同时配合康复治疗,针灸每日1次,主穴选用内关、水沟、三阴交,辅穴选用极泉、委中、尺泽。推拿每日1次。每次1 h,推拿头颈部:可用手指拿捏患者肩颈部的斜方肌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等;用手指推拿患者肩颈

部的肌肉和天柱、哑门、风池、肩井、廉泉等穴;用手指按揉患者头脸部的肌肉和百会、囟会、印堂、太阳、人中等穴。推拿背腰部时,用手指或掌跟揉按患者背腰部的竖脊肌、腰方肌、脊柱和相关的督脉、膀胱经等。推拿下肢时,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下肢的肌肉和血海、足三里、委中、涌泉等穴。推拿上肢时,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侧上肢的肌肉和天府、曲泽、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等穴。推拿胸部时,揉按患者胸腹部的肌肉和华盖、玉堂、膻中、中脘、天枢、气海等穴。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28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取西医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应用中药制剂及中医方法治疗。根据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通过的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拟订[2],本组研究中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巴曲酶注射液10 u,隔日1次,应用3 d;5%葡萄糖250 mL+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20 mL,静脉滴注,15 d为1个疗程。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应用甘露醇,如患者进食欠佳,给予营养代谢等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28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指数(QLI)的变化。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P 0.05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数(QLI)的变化见表2,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中风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中风人数高达150万~180万,对于此病的治疗,西医一般采取对症治疗,而疗效一般都不甚理想。诸多研究显示,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有很好的疗效,本次研究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乔树真等[3]认为,中风的急性期多属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痰瘀阻络、肾虚血瘀、痰瘀作祟、痰热腑实范畴,故治疗过程中除要结合具体证型施治外,应注意活血化瘀。本次研究应用静脉滴注血塞通与葛根素,血塞通的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皂苷,其具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促进瘀血消散的作用,同时其还能使脑缺血后的脑水肿得到减轻,并使缺血组织的钙含量降低,故具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杨慧[4]研究显示,血塞通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的有效率可高达93.3%。而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葛根素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血浆内皮素,故其有很强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其还可以改善脑循环、扩张脑血管、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5]。

中风后遗症以“本虚”为主,特别是老年人气血不畅,肾虚精亏,故可导致脑脉瘀滞,而针刺推拿能改善脑动脉弹性,使颈内动脉系统血循环阻力降低,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并可以软化血栓或血块,从而增加脑血流量,使脑部血循环得到改善[6]。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广惠. 脑卒中急性期中医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6(4):492.

[2] 姚宏军,李丽.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6(13):586.

[3] 乔树真,王杰,田腊群. 中医辨证配合常规治疗脑梗塞100例[J]. 陕西中医,2009,10(2):118.

[4] 杨慧. 血塞通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观察[J]. 中医

药学刊,2010,2(6):59.

[5] 王静芳,董晓英.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舡性卒中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2(9):66.

[6] 李军,李妍,卞金玲.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浅析之一[J]. 针灸临床杂志,2009,6(18):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