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研究
作者:刘萍 左娜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文化与身处文化当中的个体的性格的形成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像土壤和生长在土壤之中的植物的关系一般。文化给予个体的性格以潜移默化的滋养和影响,而个体又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回馈给自身的文化以双向的影响。文化具有随着时间增长而不断积蓄自身力量的性质,而人的性格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又得到了不同的改变。日本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其存在的独特性始终为世人所好奇,而日本文化的形成又影响着日本人性格的形成,反过来亦如是。本就试图探析这两者形成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形成过程。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本人;性格;影响
不管身处文化中的人们对其土生土长的文化圈持的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文化以共性的方式将其影响灌输给每一个在其中成长的人们,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在日本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成长成为一个独特的民族时,他们也在不断促进自身文化的形成,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化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在相互影响中形成的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
只要是出生和成长于日本这片土地上的个体,不管在他们的主观意识当中,对于日本文化是持接受还是排斥的态度,这都丝毫不会影响日本文化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灌输给他们的“共性”。这种文化,并不是指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身处日本高层才能够得到浸染的文化,而是指寻常人家,从家庭内部到不断向外延伸的社会交往,包括邻里和学校中的社交等等,其间所包含的文化的共性。不管是在日本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的方式,还是出了家门,邻里间年龄教长的儿童教年幼儿童的游戏方式,都包含着日本文化的影子,而正是这些影子,不断地影响着他们性格的形成。
年龄一到,日本的男子就要开始学习祖辈流传下来的柔道抑或剑道;而女孩子们,就要开始向母亲或者祖母、老师等人学习茶道和花道的艺术。许多的日本年轻人在开始学习这些独具日本文化特点的技艺时,往往都会缺乏耐性抑或是无法理解,但是时长日久,即便是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日本人,也可以逐渐领悟到这些技艺所给予他们的身心方面的影响。不管是男子所学的剑道柔道,还是女子所事的花道茶道,其间蕴含的忍耐之心,都是日本大和文化的精髓。通过这种反复的习练,日本孩童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静下心来,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沉淀自身的性格,感悟特定文化背后的深刻含义。日久天长,肉体的习练变成精神的陶冶,人的性格就在和文化的相互交织中稳定地发展着。
除此之外,日本人平素的娱乐活动还有写作和吟诵、鉴赏当地流行的俳句以及短歌,人们在享受这些文化娱乐活动的时候,不仅充分地投入了自己的身心,还将日本的文化更好地以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字的形式传播开来。而如果没有这些文娱活动,当地的青年也必须定期地参加村里的祭礼。在这些共同的活动中,集体意识在长期活动的熏陶之中被固定下来,宗教和文化的洗礼也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所在的集体有更强的归属之心。进入职场之后,不同的职业技术又以其特定的形式浸染着从事他们的个体,让他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职业相互对应的工作“气质”。日本人在这些文化的浸染中,不断地获得更好地平衡性和耐性,而他们自身的一言一行,也在深刻地体现着日本文化的精髓。
虽然日本人一直极为重视学校教育,但是他们的立国之本却不是源于教育,而是源于文化的传承。这一现象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被更多的人意识到。 二、自然环境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影响
日本人长期以来一直居住在被周围的山川、河流、海洋切分为岛屿的地区,因此从其祖先开始,日本人就发展出了一套适应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的生存法则,这些生存法则自然也会以文化的形式渗入日本人的骨血当中。文化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存条件而演变出来的,民族性格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产物,同样也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
对于日本人而言,除了日本境内的北海道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的气候都兼具寒冷和酷热双重特点,这就使得许多日本人在这样冷热交替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他们宜静宜动的性格。就算是静穆,也拥有雄浑的激情;就算是战斗,也能如水般平静。日本人的性格外柔内刚,能够适应不同的突发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祖先时代就开始适应的处于两大极端之间的气候条件。在日本,我们很少能看见像中国的长城和西方的大圣堂那样,需要历经几个世代千百年的时间,无数的人力物力才能造就的宏伟建筑。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地区长期以来都饱受台风和地震的困扰,因此,他们没有形成做好长期计划的能力,只能安住于当下,勤劳而又踏实地做好眼前的工作。同时,他们也比其他的民族更加看重集体的力量,因为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只有集结团体的力量,才能抵抗自然的侵袭。 三、结语
对于日本人的性格而言,日本文化是供养他们的土壤,而对于日本文化而言,日本人的性格既是其产物,又是其生命力的源头。这两者都是为了适应日本独特环境而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吕超.试论日本民族性格形成的始原文化基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61-66.
[2]董轶男,曹美兰.浅谈日本文化对日本人性格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6(20):244-2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董江洪.[和]与[忍]——从自然环境看日本人性格[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4(5):118-118. 作者简介:
刘萍(1984年—),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商务日语、日本文化。 课题项目:
此文章系咸阳师范学院“第二批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团队(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SYC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