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测品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前教育史题库

学前教育史题库

来源:测品娱乐
《学前教育史》 平时作业一

得分 批改人 得分 教师签名 一 单项选择题

1 据史籍记载,“庠"是传说中( B )时代的学校名称 p4

A西周时代 B虞舜时代 C炎帝时代 D南北朝时期

2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 B )p4

A《诗经》 B《礼记.内则》 C《说文》 D《新书。胎教》

3 乳保制度指的是( D ) p5

A从小就建立起保育制度 B西周时代的学前教育

C指从其他地方挑选不相识的女子来担任保姆 D 在后宫中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 4 史料记载,最早实施胎教的是( A ) p5

A 西周文王之母 B 炎帝之母 C 周武王之母 D 商纣王之母 5 太学设立于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D ) p6

A唐朝 B宋朝 C西周 D汉代

6 在封建社会,普通家庭实施学前教育的实质目的是( B ) p7 A齐家治国 B光宗耀祖

C修身养性 D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7 我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根本是( A ) p8

A孝悌之道 B诚信 C为善 D君臣之义 8 ( A )主张对君临天下的太子传授“君国畜民”之道。 P14 A贾谊 B颜之推 C朱熹 D岳飞 9 以下哪部作品被称之为“家教规范”( C ) p15

A《还冤志》 B《三字经》 C《颜氏家训》 D《百家姓》

10 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创办在( A )的幼稚园。 P23 A武昌 B南昌 C南京 D北京 11 1932年10月,在陶行知和陈鹤琴提出讨论案基础上,教育部颁布了( C ),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P37

A注重幼稚教育案 B幼儿园课程标准 C幼稚园课程标准 D幼稚教育 12 以下不是1938年中国临时提出《纲要》的方针( C ) p49 A保育与教导并重 B培养人的良好习惯

C德智体全面发展 D施教对象应推广到贫困儿童

13 我国首次提出儿童公育思想的是( A ) p30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孔子 D老子 14 中国第一个女子学堂是由( C )创办 p23

A梁启超 B康有为 C爱尔德塞 D汤剑娥 15 清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各种慈幼机构的目的是( B ) p25

A帮助中国开展早期教育 B培养教徒 C赚钱 D 培养中国工人 得分 批改人 二 多项选择题

1在西周,为太子实施教育三个正职分别是( BCD )

A少师 B太保 C太傅

D太师

2 封建社会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有( ABCD ) p7 A生活常规教育 B初步的道德教育 C早期的知识教育 D身体保健

3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有名的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教材有( BCD ) p9

A《礼记》 B《千字文》 C《三字经》 D《百家姓》 4 以下哪些是颜之推提倡的家庭教育思想( ABD ) p15—16

A固须早教 B威严有慈 C慎择师友 D应世经务 5 朱熹根据古代的教育经验,将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分为( AC ) p17 A 大学阶段 B中学阶段 C小学阶段 D小成阶段 6 以下不属于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宗旨是( AB ) p33

A忠君 B尊孔 C注重道德教育 D注重全面发展

7 南陈北张指的是那两位教育家( AD ) p65

A陈鹤琴 B张作霖 C陈毅 D张雪门 得分 批改人 三、简单题

1 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的总的特点是:一、由于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公育已经消失,而代之以宗法家族承担教育学前儿童的任务;二、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三、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显的年龄划分;四、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五、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制度,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2 封建社会的胎教给后人留下的影响和经验有哪些?

一、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二、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三、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四、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3 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总的特点是什么?

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儿童学前教育总的特点是:1 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等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门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3 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

前教育内容的难度和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4 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5 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4 朱熹主要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哪些?

朱熹是我国古代有没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主要的儿童教育思想有:1 重视蒙养教育;2 要求慎择师友;3 强调学“眼前事”;4 提倡正面教育。 5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要观点有哪些?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顺道性情,鼓舞兴趣;2 循序渐进,量力而施;3 因材施教,各成其才;4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得分 批改人 四、论述题

1 清代末期蒙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学钱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着中国的近代学制出现而勉强确定的.这不同于西方国家。

第三,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位用"的总原则,它既不肯放弃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又具有近代社会幼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第四,严重抄袭日本.清代末期的蒙养制度,基本上照搬了日本明治三十二年的幼稚园保育设备规程,在实施中,教员从日方聘请,课程、玩具、教法也多参照日本,所以说中国的蒙养院,采用的是日本的一套,显示出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 2 试论述1932《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的意义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是由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结晶,建立起的符合我国实际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理论体系,结束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幼儿园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和非科学化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而这一时期进行的各种实验活动是对幼稚园课程标准科学性的检验,有力地推动了《幼稚园课程标准》的修订.

得分 《学前教育史》 平时作业二

教师签名 一 单项选择题

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是我国教育家( B )的诺言.

A蔡元培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 以下不是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主要人员的是( C )

A晏阳初 B陶行知 C张雪门 D朱其惠 3 平民教育实验基地晓庄学校创办于( B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4 在幼儿师资的培养上,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 B )

A导生制 B艺友制 C导师制 D小先生制

5 张雪门在《幼稚园教材教法》中指出,幼稚园教学法所根据的重要原则只有一条,便是( B )

A做学教合一 B行动 C行为 D从学生出发 6 “五指活动”课程结构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陶行知 B晏阳初 C张雪门 D陈鹤琴 7 以下哪些违背陈鹤琴所提倡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D )

A儿童教儿童 B教学游戏化 C教学故事化 D老师讲,学生听 8 ( D )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教学法"

A陶行知 B晏阳初 C张雪门 D陈鹤琴 9 ( A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个学制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壬戌学制》 C《壬子学制 》 D《壬子癸丑学制》 10 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在教育上,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是( B )

A俄罗斯 B 苏联 C 日本 D 美国 11 1987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规定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全日制的比例是( A )

A 1:6—1:7 B 1:8-1:9 C 1:9-1:10 D 1:10-1:11 12 学前教育第一个博士生培养点是在( B )

A北京师范大学 B南京师范大学 C华东师范大学 D西南师范大学 13 以下不属于90年代幼儿课程的指导思想的是( D ) A中国化 B科学化 C现代化 D个体观 14 中国教育学幼儿教育研究会的成立时间是( A )

A 1979年 B1996年 C1983年 D2001年 15 陶行知认为,学做教师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师,一是( B )

A旅游 B访友 C进修 D实践 得分 批改人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的教育理念包括( ACD )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生活 C社会即学校 D教学做合得分 批改人 一

2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包括( AB )

A生活即教育 B行为即课程 C生存即教育 D 让学生想学习 3 陈鹤琴主张的课程编制方法主要有( ACD )

A圆周法 B螺旋法 C直进法 D混合法 4 1999年转批了教育部的行动计划,其主要观点是( ABCD ) A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 B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 C良好的生活习惯 D求知的欲望

5 以下属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BD ) A整体性 B主体观 C中国化 D活动观

6 2003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意见》指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包括( ACD ) A形成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 B以国家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 C公办与民办想结合 D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

7 199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组织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指出世纪之交的高师改革计划应该是( ABC )

A起点高 B立意新 C针对性强 D要积极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 得分 批改人 三、简答题

1 陶行知提倡的艺友制师范教育优点有哪些?

第一是学生在幼儿园中实地学习,克服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第二,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幼稚师范学校的情况下,能迅速培养有质量的师资;第三,节省时间,仅仅用一年半两年即可结业,缩短正规幼师3年毕业的期限。这种见效快、质量好的幼儿教师培养的方法,在当时很有影响。

2 张雪门提出的实施行为课程的原则有哪些?

张雪门在出版的《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中,提出了实施行为课程的原则:第一,课程固由于自然的行为,却需经过人工的精选;第二,课程固由于劳动行为,却须在劳动那个劳心,第三,课程固由于儿童生活中取材,但须有远大的客观标准。同时,他要求在行为课程的具体实施中要抓好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订好课程的目的和计划,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活动的动机,把握好活动的进程和做好结束时的检查工作。 3 陶行知提出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哪些?

第一是学生在幼儿园中实地学习,克服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第二,在不可能迅速建起大批幼稚师范学校的情况下,能迅速配有有质量的师资;第三,节省时间,仅用一年半至两年就可以毕业,缩短了正规幼师3年毕业的期限。 4 陈鹤琴认为幼稚教育的意义有哪些?

(1 )幼稚园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需要有适当的环境和优良的养育; (2) 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各种教育要发生深刻的影响; (3) 为了减轻工作妇女对养育子女的负担,迫切需要幼稚教育; (4) 为了特殊儿童能得到社会的养护ﻩ 5 请简述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理论。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他提出了课程包括以下的几方面的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这五指之中,同时,他认为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是相互联系的,可以伸缩的。课程是整体的、连贯的,他们就像人手掌上的五个指头一样,结成了一个而 协作的教育网。 得分 批改人

四、论述题

1 什么是行为课程?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你有什么启示?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他提出了课程包括以下的几方面的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在这五指之中,同时,他认为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是相互联系的,可以伸缩的.课程是整体的、连贯的,他们就像人手掌上的五个指头一样,结成了一个而 协作的教育网。

启示:结合自己的工作简要回答。

2 有人认为,21世纪初的幼儿课程理论研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主要体现在;(1)研究在各种新观点(或旧观点新看法)指导下的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问题,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在“科学化”的观点之下,提出了应该在课程的那些方面实施科学化;(2)对瑞吉欧课程的学习和探讨,为我国幼教工作者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时,如何处理幼儿生成的活动和教育预定的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路和样板;

(3)对“园本”理论的探讨。很多幼儿园热衷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但是很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思索.(4)对幼儿生活化的探讨,提出了幼儿生活化的主要途径

总的说来,研究者和广发幼儿教师开始形成合力,对幼儿课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深

入的研究。

《学前教育史》

得分 平时作业三

得分 批改人 教师签名 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幼儿教育一般由( C )承担.

A女人 B男人 C老人 D老人和女人共同承担 2 在父系氏族时期,儿童在幼儿期的教育的承担者主要是( B ).

A老人 B成年妇女 C男人 D父母的兄弟 3 古代西伯来人主要信奉( C )

A教 B新教 C犹太教 D佛教 4 古代西伯来人主要的教育内容是( B )

A生活教育 B宗教教育 C文化教育 D书写教育 5 斯巴达早期教育非常重视( C )

A道德教育 B文化教育 C军事教育 D生活技能教育 6 雅典早期教育与斯巴达最大的区别是( A )

A 重视个体的和谐发展 B 不重视体育 C 不重视文化 D 不重视思辨 7 共和时期,古罗马的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 )

A家庭 B专门的学校 C劳动场所 D畜牧地 8 ( A )是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 A柏拉图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9 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 D )

A柏拉图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0 中世纪欧洲学者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性是( B )

A空白的 B恶的 C善的 D不善不恶,有培养价值的 11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的论断者是( C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培根 D亚里士多德 12 夸美纽斯认为( B )是教育的主导原则 A身心和谐发展 B教育适应自然

C教育要先于科学的发展 D教育环境胜过教育方法 13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的创办人是( D )

A罗素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欧文 14 第一个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D )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洛克 15 卢梭在人性问题上主张( 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原罪说 二、多项选择题

1 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主要是( BCD )

A对话法 B观察与实践 C传习与教导 D奖惩 2 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内容包括( ABD )

A书写 B阅读 C占卜 D简单的计算

3 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是( ABD )

A《理想国》 B《爱弥儿》 C《大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 以下属于亚里士多德在教育领域里的贡献的是( ABC ) A提出教育要与人自然发展相适应 B提出胎教思想 C开创了按不同年龄阶段实施教育的先例 D发明了班级授课制 5 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学代表作是( BCD )

A雄辩术原理 B大教学论 C母育学校 D世界图解 6 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 )

A雄辩术 B智育 C体育和德育 D胎教 7 夸美纽斯认为,给儿童自由活动的三大好处是( ABC ) A锻炼身体增进健康 B运用和磨练思想 C联系四肢五官趋于灵活 D锻炼想象力 得分 批改人 三、简答题

1 简述亚里士多德在学前教育领域所做的贡献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教育领域,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提出胎教思想,开创了教育按不同年龄阶段实施的先例,重视美育,关心幼儿教育,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这些对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对女子教育方面表现消极,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的时代局限性。 2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阶段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合理的教育,就要遵循人的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定其有强健的体魄,然后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性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7岁),主要是发展儿童的身体,引导儿童观察日后他所从事的活动; 第二阶段(7—14岁),主要进行德育,教育内容是体育和音乐,目的是“净化”非理性阴魂中的不良冲动和欲望;

第三阶段(14—21岁)主要是进行至于,目的是为了发展青年的理性阴魂,学习的内容有数学,文法,诗歌,修辞,伦理学和哲学等. 3 在夸美纽斯看来,母育学校有什么意义?

他认为,母育学校就是要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特别是要重视儿童的健康,为将来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

4 简述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队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福禄培尔幼儿园运动队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英国引起福禄培尔幼儿园后,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存在两种制度的并立:一是原来收容工人阶级和贫民子女的幼儿学校,另一种是中上层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二是英国幼儿学校自身也受到福禄培尔

幼儿园运动的影响。福禄培尔精神渗透到幼儿学校中,增加游戏时间,减少读写算的训练,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

5 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的主要观点 (1) 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 (2)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 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得分 批改人 四、论述题 1谈一谈昆体良对体罚的认识,并就社会现实阐述你自己关于体罚的看法。

昆体良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提出对幼儿的体罚更要禁止。还专门给体罚列举了五大罪状:第一,体罚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是一种残忍的行为;第二,孩子一旦对体罚习以为常,教育教难以起到作用;第三,如果儿童在幼年时期遭受体罚,长大以后往往更难以驾驭;第四,体罚只能造价奴隶的性格,而不能造就雄辩之才;第五,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情沮丧压抑,经常感到抑郁,产生恐怖心理。 2 试论述夸美纽斯在学前教育史上的地位。

夸美纽斯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充满民族色彩的单轨学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历史上第一本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首次深入研究了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规定了其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他在论述学前教育时,不仅广泛吸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学前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学前教育史》

得分 平时作业四

得分 批改人 教师签名 一 单项选择题

1 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被称之为( D )。

A教具 B仪器 C设备 D恩物 2 在教育史上,( B )第一个提出了“教育心里化"。

A 福禄培尔 B裴斯泰洛奇 C卢梭 D杜威 3 福禄培尔教学理论的核心是( B )

A要素教育 B恩物 C教育生活化理论 D体育 4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 B )

A致知 B道德 C文化知识 D应试 5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指的是( D )

A桑代克 B杜威 C裴斯泰洛奇 D赫尔巴特 6 蒙特梭利将肌肉训练的方法称之为( C )

A体育 B身心贯通 C体操 D锻炼 7 蒙特梭利用来实践她的教育思想的场所称之为( D )

A幼儿园 B家园共育基地 C托儿所 D儿童之家 8 罗素认为,儿童品性教育能基本完成的年纪是( D ) A 5岁 B 9岁 C 7岁 D 6岁 9 德克乐利的课程与教学系统以( A )为中心

A兴趣 B知识 C技能 D情感价值观

10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联系得越多,习惯形成就越迅速,这是( A ) A频因律 B近因律 C练习律 D熟悉率

11 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这就是( B ) A频因律 B近因律 C练习律 D熟悉率 12 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的揭示者是( C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维果斯基 13 需求层次论的提出者是( A )

A马斯洛 B桑代克 C斯金纳 D维果斯基 14 “发生认知论\"是哪个心理学家理论的核心( C )

A马斯洛 B维果斯基 C皮亚杰 D斯金纳 15 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B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得分 批改人 二 多项选择题

1 福禄培尔制定的儿童游戏体系,可以分为( AB )

A活动性游戏 B精神性游戏 C智力型游戏 D知识

型游戏

2 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BD )

A管理 B教学 C评价 D训育 3 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力量支持者是( BCD )

A福禄培尔 B杜威 C霍尔 D希尔

4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的幼儿智力开发运动中,学前教育领域有哪些举措(AB ) A成立了学前教育研究计划 B开展以开发智力为核心的学前教育实验 C实验教育心理学化 D家园共育机构大量增加 5 美国1983年的教育改革的特点是( AD )

A整体性 B复杂化 C过程性 D综合性 6 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 ABC )

A《我的教育信条》 B《学校与社会》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大教育学》

7 蒙特梭利认为,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BCD )

A观察者 B环境创设者 C指导者 D家园合作的联络者

得分 批改人 三、简答题 1 简述杜威在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杜威作为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论体系,否定了科目本位式的传统课程,设计了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等观点,都具有顺应时代的积极意义,对整个世界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杜威关于经验的学说以及历史条件的,没有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传授系统知识和丰富儿童感性经验的关系,知识传授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以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等等。最受批评的是杜威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姿势特点,而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等同,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结果必然导致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2 简述杜威教育理论中教育的本质的论述。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是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既然教育是一个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3 简述蒙台梭利关于教育的目的。

教育有双重目的:一是生物学目的,教育可以帮助个体自然的发展;二是社会学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人适应环境。在儿童个性形成的时期,即婴幼儿时期主要应帮助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而在以后则应更多地注意社会学的目的,即人能适应环境。 4 儿童之家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1) 实际生活练习;(2) 肌肉练习; (3) 自然教育与体力劳动; (4 )感觉教育 ; (5) 读写算练习. 5 罗素的品性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习惯; 消除恐惧心理; 通过游戏培养想象力; 发展建设本能; 通过同伴交往培养公平的意识; 养成诚实的习惯; 爱心与同情心的引导; 有效的奖励; 重视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智力教育,ﻩ 得分 批改人 四、论述题 1 斯金纳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有哪些?根据自身经验,阐述其影响.

(1) 通过积极强化塑造儿童行为.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是正确使用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的反应,就能塑造出教育者希望的儿童行为;

(2) 重视及时强化的作用,如果想让儿童学会一种良好的行为,一开始就采用继续强化是最有效的方法;

(3) 惩罚以及儿童行为的矫正。斯金纳反对惩罚作为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4) 育婴箱及其功能,斯金纳设立与影响,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自己阐述其影响。

2 论述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并联系实际,说明其对教育的影响。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

二、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三、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

四、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cepb.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7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